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蕨是什麽植物

蕨是什麽植物

蕨是孢子植物,靠真菌孢子繁殖。。又稱蕨菜。蕨類植物門,真蕨亞門,蕨科(又鳳尾蕨科)。為林地、灌叢、荒山草坡最常見的蕨類植物。大型多年生草本。土生。根狀莖長而粗壯,橫臥地下,表面被棕色茸毛。葉每年春季從根狀莖上長出,幼時拳卷,成熟後展開,有長而粗壯的葉柄,葉片輪廓三角形至廣披針形,為2~4回羽狀復葉,長60~150厘米,寬30~60厘米,革質。孢子囊棕黃色,在小羽片或裂片背面邊緣集生成線形孢子囊群,被囊群蓋和葉緣背卷所形成的膜質假囊群蓋雙層遮蓋。為世界性種。我國各地普遍生長。春天長出的嫩葉,俗稱蕨菜,清香可口,有“山珍之王”的美稱。根狀莖富含澱粉,其營養價值不亞於藕粉,不但可食,還可作釀酒的原料。藥用有去暴熱和利水濕等功效。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葉、嫩芽及根莖有毒,牛食後常引起慢性中毒,主要癥狀有:血尿、腹痛、消瘦、貧血、毛粗亂無光並常有部分脫毛、精神沈郁、呆立凝視、行走緩慢、多臥少立、咀嚼無力、瘤胃蠕動音短而弱[47];此外,還有血小板和白細胞減少,發生廣泛的點狀出血,腸肌出現大面積損傷和潰瘍。另據報道蕨也有很強的致癌活性物質。

別名蕨菜、如意菜、狼萁

拉丁名Pteridium aquilinum(L._)Kuhn var.Latiusculum (Desv) Underw

藥理作用本品之原種植物 P.Aquilinum ,牛、羊及馬食之可中毒,豬食之無礙。毒性物質可能系硫眩酶,故維生素B,有治療作用。有人認為,毒性物質不僅是硫胺酶,還有其他成分。對全骨髓造血系統都有傷害,特別是抑制紅細胞之生成,抑制紅細胞對59Fe的攝取。此外也有血小板及白細胞的減少,發生廣泛的點狀出血。牛大量食此草質,有小腸的傷害、潰瘍,血尿及膀胱腫瘤,給大鼠餵食,也可致癌,特別是小腸部位。

考證出自 崔禹錫《食經》;

1.《本草拾遺》:蕨,葉似老蕨,根如紫草。生山間,人作茹食之。

2.《綱目》:蕨,處處山中有之。二、三月生芽,拳曲狀如小兒拳,長則展開如鳳尾,高三、四尺。其莖嫩時采取,以灰湯煮去涎滑,曬幹作蔬,味甘滑,亦可醋食。其根紫色,皮內有白粉,搗爛,再三洗澄,取粉作粔妝,蕩皮作線食之,色淡紫而甚滑美也。

性味歸經甘,寒。①《食療本草》: “寒。”②《本草拾遺》: “味甘,寒。”⑧《飲膳正要》: “苦,寒,有毒。”入脾、心、小腸經;①《本草再新》: “入脾經。”②《本草撮要》: “入手少陰、太陽經。”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消腫,安神。用於發熱,痢疾,濕熱黃疸,高血壓病,頭昏失眠,風濕性關節炎,白帶,痔瘡,脫肛。

用法用量 0.3~1兩。

相關藥材短葉蹄蓋蕨 黑足金粉蕨 掌葉三叉蕨 掌葉線蕨 瓊越線蕨 鱗始蕨 攀援星蕨 鐮葉瘤足蕨 鐮片假毛蕨 鞭葉耳蕨

關 鍵 詞清熱 滑腸 降氣 化痰 食隔 氣隔 腸風熱毒

備註(1)嫩葉可食,稱蕨菜,根狀莖供提取蕨粉,為滋補食品。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