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範仲淹
l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陶行知
l我好像壹只牛,吃的是草,擠出的是牛奶、血。——魯迅
l人生價值的大小是以人們對社會貢獻的大小而制定。——向警予
l生到世上來不是為個人,而是要把個人貢獻出來壹部分給國家,壹部分給朋友。——拉伯雷
l像蠟燭為人照明那樣,有壹分熱,發壹分光,忠誠而踏實地為人類偉大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法拉第
l妳要記住,永遠要愉快地多給別人,少從別人那裏拿取。——高爾基
l愛,首先意味著奉獻,意味著把自己心靈的力量獻給所愛的人,為所愛的人創造幸福。——蘇霍姆林斯基
l上天賦予的生命,就是要為人類的繁榮和平和幸福而奉獻。——松下幸之助
l壹個人的價值,應該看他貢獻什麽,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什麽。——愛因斯坦
l壹個只顧自已的人不足以成大器。——羅斯金
l把別人的幸福當做自己的幸福,把鮮花奉獻給他人,把棘刺留給自己!——巴爾德斯
l人並非為獲取而給予;給予本身即是無與倫比的歡樂。——弗羅姆
l奉獻乃生活的真正意義。——阿德勒
l人只有為自己同時代人的完善,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他才達到自身的完美。——馬克思
②古今詩句
l鞠躬盡瘁,而後已。——諸葛亮
l捐軀赴國難,視忽如歸。——曹植
l莫道今年春將盡,明年春色倍還人——杜審言
l采得百花成蜜後,為誰辛苦為誰甜。——羅隱
l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杜甫
l春蠶到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李商隱
l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陸遊
l陶盡門前土,屋上無片瓦。——梅堯臣
l人生自古誰無,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l粉身碎骨魂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於謙
l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
l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魯迅
l只要人人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黃奇石
l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愛情。——(歌詞)
l埋在地下的樹根使樹枝產生了果實,卻並不要求什麽回報。——泰戈爾
三、素材聚焦
1、兩彈元勛鄧稼先對祖國的奉獻
1950年,26歲的鄧稼先在美國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後回國,祖國張開溫暖的雙臂迎接這位“娃娃博士”,鄧稼先沈浸在青春的歡樂和家族的幸福之中。但是,歷史風雲變幻,祖國面臨核大國的威脅。鄧稼先毅然接受開拓祖國核事業重任,離別妻兒,隱姓埋名,走向大戈壁,為中國的國防事業進行著艱苦的科學攻關,為我國的兩彈試驗成功地鋪平了道路。從此,他從物理學界的講臺上消失了。20多個春秋過後,頭發裏夾著大戈壁沙粒的鄧稼先回來了,“兩彈元勛”的美名才開始傳揚,鄧稼先的名字才重新出現在普通人的中間。此時,他的妻子已年過花甲,而癌魔卻早註入他的肌體,他光輝的生命已燃燒到了盡頭。他臨終前對妻子說的最後壹句話是:“我而無憾!”
內涵解讀奉獻既是壹時壹事,也是壹生壹世,奉獻是壹個廣義的概念,它不只是物質的給予,更是精神上的付出。人生到世上來不是為個人,而是要把個人貢獻出來給國家,獻身同時,自己也會升華。
適用考點愛國對待名利命運人生價值觀
2、為藝術而奉獻生命
法國著名喜劇大師莫裏哀壹生熱愛戲劇藝術為之付出了畢生精力,直至為藝術獻身。他的最後壹部作品《心病者》於1673年2月在巴黎皇家大劇院上演。他本人親自扮演該劇的主角。此時,他的肺病已非常嚴重,加之受了風寒,他覺得頭暈目眩,渾身無力。17日這天,他的病情更重了,但他以堅強的毅力,克服病痛,堅持演出,並且壹絲不茍地進行角色創造,把阿爾貢的性格刻畫得入木三分,贏得了觀眾的喝彩。但大幕剛落下,莫裏哀就昏倒在舞臺上。演出結束後僅4個小時,莫裏就永遠離開了他所愛的戲劇藝術。
內涵解讀不論在什麽國家,在什麽時代,奉獻,總是壹個崇高、溫暖和感動人心的話題。奉獻,是人在愛心和責任感的驅使下,自覺自願地無償地付出或給予的行為,是壹種純潔高尚的精神境界。無論時代發生怎樣的變化,奉獻精神永遠熠熠生輝,光耀人間,永遠是鼓舞和激勵人們奮發向上的巨大力量。
適用考點對事業的熱愛責任心奉獻精神藝術生命的意義
3、把壹生奉獻給科學
鐳的發明者、兩次諾貝爾獎的獲得者居裏夫人壹生忠於科學,厭惡金錢和榮譽,她把所得的獎金絕大部分用於科學實驗及贈送給貧窮的學生和需要幫助的朋友。她把研究的結果毫無保留地公之於眾,而不接受當時可謀取巨富的專利權。在社會授予她的榮譽面前,居裏夫人只有壹句話:“在科學上我們應該註意事,而不應該註意人。”
居裏夫人長期接觸鐳,健康受到嚴重的損害,兩手被鐳射線燒得傷痕累累,並得了致命的血液病。眾人勸她休息治療,她謝絕了,她說:“我的生活是離不開實驗室的。”在晚年10多年裏,她帶病寫出30種科學報告,好幾種高深的科學理論書籍,每天仍然工作14小時,直到1934年閉上了她那雙智慧的眼睛。
內涵解讀奉獻是壹種責任,把奉獻當成壹種責任,就為奉獻找到了動力,就會把奉獻當作是應該做的事,心甘情願地去奉獻。人生只有無私奉獻,才能貢獻社會,服務他人,才能擺脫卑俗,才能真正完美,才能造福社會。
適用考點責任名利觀精神財富興趣勤奮
4、南丁格爾奉獻出愛心
19世紀中葉,護士地位低下。出身名門的南丁格爾決心以身作則,改變這壹現狀,自願當了壹名護士。1854年,英、俄在克裏米亞開戰,南丁格爾親自奔赴前線。她替傷員清洗、消毒、包紮、按時換藥、改善夥食,還經常跪在地上擦洗地板,洗滌帶血的衣褲。每天晚上她都要提壹盞燈,在4公裏的巡診線上,挨個查看病情,給傷員唱歌,送去安撫和愛心,從無間斷。為此,她經常工作20小時以上,累得頭發掉光仍然堅持不懈。由於她的努力,傷員的亡率從60%降為0.3%。後來,直到英、俄停戰,最後壹名士兵離開戰場,她才回到家園。回國後,她又把英國人民為獎勵她而募捐的5萬英鎊悉數拿出,創辦了世界上第壹所護士學校。她還著書立說,為現代護理學的創立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有鑒於此,國際紅十字會在她逝世後,將她的生日5月12日定為“國際護士節”。英國人民為她立起了手持油燈的巨型銅像,“提燈女郎”南丁格爾被稱為“英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女人”。
內涵解讀:南丁格爾奉獻出了自己的時間與愛心,從而改變了整個世界對護士的看法。由此可見,個人的力量並不微小,關鍵看妳願意奉獻出多少。只要人人都能有所奉獻,世界定會被改變。
適用考點人生價值個人的力量影響行為偉大的女性
5、留美博士50萬救命錢奉獻鄉親
留美博士穆京虹,祖籍山東臨清市魏灣鄉小由馬莊村,童年在臨清度過,之後在北京上小學、中學,畢業於北京大學生物系,1988年以優異成績赴美留學,獲得賓夕法尼亞大學博士學位,並先後在美國紐約洛克菲勒大學和西南醫學中心當博士後,之後在美國壹生物技術公司做研究工作。工作期間發表多篇英文散文,2000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長篇紀實文學《在美國屏風上》,記錄其留學經歷。2008年,穆京虹被查出癌癥晚期。親人們為她籌集近50萬元治病。但她把家人叫到壹起,開了次家庭會議,說要把治病的錢全捐給家鄉,成立“京虹老家基金會”,號召更多留美人士為家鄉教育做貢獻。基金會成立後不久,穆京虹就去世了。她把錢都留給基金會,卻沒留給她的3個孩子。
內涵解讀生命的意義不在於長短,而在於對他人對社會的奉獻。有的人生命已經結束,可他們為社會所做的貢獻卻讓後人受益無窮,這樣,他們的生命價值得以延伸。給人壹束玫瑰,會留下壹縷芬芳,奉獻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適用考點奉獻家鄉教育大愛無疆影響力人生觀
6、布魯諾——為科學獻身的勇士
布魯諾出生在意大利的壹個貧苦家庭,15歲進修道院,24歲成為牧師,並獲得哲學博士學位。此後,他逐漸對宗教產生懷疑。他大膽地批判《聖經》,因而冒犯了羅馬教廷,只好逃出意大利,到法國、英國等地宣傳哥白尼的日心說,批判托勒密的地心說。他認為宇宙是無限的,在太陽以外,還有無數個類似的恒星系統。太陽不過是壹個恒星系統的中心,而不是整個宇宙的中心。布魯諾發展了哥白尼太陽中心說,把人類對天體的認識提高到壹個新水平。由於布魯諾廣泛宣傳他的先進思想,引起了羅馬宗教裁判所的恐懼和仇恨。1592年,羅馬教廷采用欺騙手段把他騙回意大利並逮捕。劊子手們使盡了種種威脅利誘手段,想讓布魯諾屈服,但他堅貞不屈地說:“我半步也不退讓。”經過八年的折磨,他被處以火刑。1600年2月17日,布魯諾被燒在羅馬的鮮花廣場上。在生命的最後時刻,布魯諾面對行刑的劊子手,莊嚴宣布:“妳們對我宣讀判詞,比我聽到判詞還要恐懼!”布魯諾被處了,他的科學精神永存!1889年,人們在布魯諾殉難的鮮花廣場上豎立起他的銅像,永遠紀念這位為科學獻身的勇士。
內涵解讀奉獻是推進社會進步的內在動力。正是古往今來無數仁人誌士的奉獻犧牲,才構成了人類今日燦爛的文明。他們的無私奉獻,為人類社會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人們把他們刻在心裏,千古流芳。如果只有索取,沒有奉獻,就沒有人類社會的今天。
適用考點社會的進步堅持真理個性鬥爭犧牲
16、普通人的不平凡的奉獻
張震1964年出生在定遠。定遠是陜甘寧蒙交界處壹個貧瘠的縣城,百姓壹年收入三四百元。張震考入西安交通大學後,學習英語,是校報記者,多次在寫作比賽中獲獎。快畢業時,他舍棄了成功率很大的考研和記者生涯,帶著妻子韓雅婷回到家鄉,舉債辦起了壹所小學。
1992年8月,他們把自家的房子拆了,借錢買磚木,蓋起最初的四間教室,名曰“育才小學”。學生來自田野,來自其它學校趕出來的差生。學費減免,其它費用低於國家標準,開設英語。幾年下來,學生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好成績,學生人數逐漸增加,可張震他們欠債已達11萬元。
內涵解讀人生的意義在於奉獻。奉獻是發揮個人積極性和創造力的源泉,能促使人自覺追求真、善、美,提升自身素質;是自我塑造、自我完善的基石;也是實現人生價值的重要條件。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正義和善良的奉獻精神是我們生存的意義,奉獻創造人生的價值。
適用考點實現人生價值熱愛家鄉人生的意義教育善良
18、“備飛”的奉獻換得集體的成功
2009年10月1日,作為中國第壹批殲擊機女飛行員,她們以威武雄壯的“楔形”梯隊,拉著彩煙飛過天安門上空,接受祖國和人民的校閱閱兵。這是新中國成立60年來首次有殲擊機女飛行員受閱,因此備受關註。就是在這次飛行任務中,張曉佳成為了“備飛”,不是由於她的技術不過硬。相反,正由於“備飛”需要技術全面且出眾、在特殊情況下能在任何位置上飛行的女飛行員,因此才把平時壹向練習刻苦的張曉佳選中。
練習中,所有人都在猜測“備飛”的終極人選,但出乎意料的竟然是張曉佳。當時在她旁邊的隊友,只能默默地安慰獨自流淚的張曉佳,那種滋味可想而知。就像2009年春晚小品《我心翺翔》中的臺詞壹樣,“我覺得自己像壹只離群的孤雁,我多想飛啊。可我知道,假如我飛了,就意味著她們當中有人飛不過去,我不想那樣。”張曉佳還是默默的準備,辛苦的奉獻。終極,她和所在的這支團隊,出色地完成了國慶閱兵任務,被記集體壹等功。
內涵解讀在國家的建設中,有很多人平時默默的工作,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績,但是在領獎臺上沒有他們的身影,這是壹種奉獻的精神。建設國家、強大民族就離不開這種精神,這種不計功勞、不為金錢的精神才是壹個民族真正強大的動力所在。
適用考點閱兵式個人和集體凝聚力80後巾幗不讓須眉
19、奉獻社會是優秀企業家的良知體現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發生裏氏8.0級大地震。江蘇黃埔集團董事長陳光標當即命令屬下壹百二十名機械師和六十臺重型工程機械,從江蘇、安徽日夜兼程壹千多公裏到達汶川地震災區,在災後不到三十六小時的時間,幾乎與軍隊同時抵達了災區,成為自發抗災救災首支民間機械救援隊,為打通救援生命線贏得了寶貴的時間,受到溫總理的“致敬”。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樹發生裏氏7.1級地震,陳光標立即派人在西寧購得21臺二手吊機、推土機及挖掘機等救援裝備,前往玉樹縣開展救援行動。
江蘇黃埔集團在江蘇民營企業中的規模並不算大,但是陳光標的捐贈卻是最多的。面對眾多媒體的采訪,陳光標沒有絲毫的炫耀,恰恰相反,他用質樸的話語呼籲更多的人來投身慈善公益事業。陳光標,壹個聲名日隆的蘇商,他的“名”,並不在於他有多富有,他的“名”有壹個響亮的稱呼——慈善家。10年來,他累計捐贈款物到位3.17億元,其中現金2.18億元,物資9900多萬元,捐助範圍達全國10多個省市欠發達地區,受益人數超過30萬人……這壹連串的數據,是對他的“名”的最好註腳。
內涵解讀美國民族英雄內森·黑爾的名言“我唯壹的遺憾,就是沒有第二次生命獻給我的祖國和人民”是最高尚的人生境界。慈善、奉獻、愛心是有良知的企業家應該有的,也是每個有良知有理性的人所應該有的。
適用考點慈善愛心地震良知體現物質與精神
20、奉獻成就香港義工黃福榮英雄傳奇
“香港英雄”、“港人之光”、“香港人的驕傲”、“偉大的誌願者”……連日來,青海玉樹地震的消息牽動港人,舍己救人的“香港好人”黃福榮更讓港人感動和自豪。
46歲的黃福榮,原是香港壹名貨車司機,患有糖尿病,需要定時服藥,但每年都會花上幾個月的時間,壹心投入在行善活動上,2002年,黃福榮用7個月時間獨自從香港步行到北京為中華骨髓庫籌款,還捐出自己全部積蓄;在2008年汶川地震後,他到四川災區做了兩個多月義工。2010年4月14日玉樹地震發生時,黃福榮正在玉樹慈行喜願會孤兒院做義工。當時,阿福已經很幸運地逃了出來。為營救孩子和老師,沖進孤兒院樓房,因余震不幸被掩埋而身受重傷,半小時後去世。壹個平凡的香港市民,拋卻安閑生活,為行善捐出所得,四海奔波,直至為之舍身捐軀,表現出的是最不凡的崇高境界。斯人之逝,神州同悲。
內涵解讀奉獻並不難,奉獻在實實在在的行動中,它並非高不可攀,其實,我們每個平凡的人都能做到。奉獻是每個人心中都有的壹顆種子,是平凡的、大眾的,它需要每個人的參與。社會需要奉獻,更需要我們以行動來實踐這壹美德。
適用考點大愛無疆扶弱濟貧仁慈博愛平凡的英雄境界
23、奉獻與追求
古代的陶朱公,在19年間數致千金,但每次,他都把它們“分散與貧交疏昆弟”,他曾用錢資助過勾踐,也資助過田成子,現在,他把它分散給那些需要資助的人,對他來說,賺錢不是最終目的,他只想利用賺來的錢有所作為。現代的李嘉誠,大巨富之後,時刻關註著社會公益事業和慈善事業,從不吝嗇解囊。1980年起,他又以極大的熱情和精力投入到汕頭大學的創辦中,不惜花費5.7億港元的巨資,要為潮汕地區興建第壹座學府,並立誌要把它建設成為國內乃至國際上知名的高等學府。為此,他親力親為,殫精竭慮,從最初的圖紙設計到後來的師資配備,無不壹壹過問。他曾說:“汕大在我心目中的位置,甚於其它壹切事業。”對於曾經因貧困而不得不中斷學業並走上經商之道的李嘉誠來說,汕大的創立,不啻是圓了他當日求學的壹個夢。而當他積畢生的心血以報效桑梓,當他智慧地運用他的成功之果服務於華夏的子孫後代的時候,眾不難從這壹系列的壯舉中窺析他所追求的人生理想和生命意義。
內涵解讀生命的價值在於奉獻,默默地不求任何回報,生命的價值同樣在於追求,追求自己的人生理想。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幫助他人後內心的充實感是其他任何事都無法比擬的,這也是支撐很多人壹直立足奉獻的動力。將奉獻進行到底,讓追求長伴壹生。
適用考點生命的價值追求幫助他人人生理想慈善
24、奉獻讓人生有意義
人生的意義到底是什麽?怎樣活著才算有意義?活著為自己還是活著為他人?這是每個人都要考慮的問題。“只要人人都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壹曲《愛的奉獻》之所以能久唱不衰,是因為它唱出了大家***同的心聲。奉獻與索取是壹對矛盾,壹心索取的人,貪欲永遠得不到滿足,再者,沒有別人的奉獻,自己又能索取什麽?
奉獻是不計報酬的給予,是“有壹分熱放壹分光”,是“我為人人”。奉獻者付出的是青春,是汗水,是熱情,是壹中無私的愛心,甚至是無價的生命。因為有人奉獻,社會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才會不斷增加,人類才會不斷前進。奉獻者收獲的是壹種幸福,壹種崇高的情感,是他人的尊敬與愛戴,是自己生命的延長。
內涵解讀人生是花,而奉獻是花的蜜。現代社會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高度發達,兩種文明的發展都源於無私的奉獻。因此,奉獻在兼顧個人利益的同時已成為社會進步的動力。只要人人獻出壹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明天。
適用考點人生的意義愛心文明索取品格
25、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獻
追求奉獻還是索取,這是人生價值高低的分水嶺。人生最大的幸福是奉獻。古今中外許多偉人英雄,他們生前無私奉獻,為人類社會建立了不朽的功勛。人民把他們刻在心裏,千古流芳。同樣,更多地是推動社會前進的、辛勤勞作的、像牛壹樣的普通人民,像工人、農民、教師、清潔工等,他們壹生任勞任怨,默默奉獻,不求名利。他們平凡而偉大,吃的是草,流出來的是血和牛奶,他們更值得歌頌、贊美。相反,對於那些騎在人民頭上橫行霸道,利用手中權力貪汙腐化,勒索百姓的索取者,人民深惡痛絕。
壹個人的能力有大小,對社會的貢獻自然也不同。只要壹生盡力奉獻,哪有高低貴賤之分!何必牢騷抱怨,難道為人民奉獻,就是想得到人們的“喜歡”嗎?
內涵解讀有人認為奉獻是為了更多地索取,是為了獲得人對它的贊揚。恰恰相反,奉獻的本質在於它的無私性,奉獻是積極主動的,個人的奉獻在於主觀願望的偉大體現。讓我們新世紀的壹代青年都投身到樂於奉獻的革命洪流中,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讓奉獻這棵常青樹,永遠蔥籠、繁茂。
適用考點價值觀索取人生態度奉獻的本質無私奉獻
追問:
這不是奉獻嗎!我百度上查到的也這些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