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欲靜而風不止,謂樹要保持相對靜止狀態,風卻不停息地刮得它搖動。比喻事物的客觀存在和發展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出自《韓詩外傳》卷九:“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 唐·白居易《柳公綽等八人亡父同制》:“古人有雲:‘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向無顯揚褒贈之事,則何以旌先臣德、慰後嗣心乎?”
1,表示客觀事物是不以人的主觀意識為轉移,或比喻形勢與自己的願望相違背。
2,用於感嘆子女希望盡孝時,父母卻已經亡故。以此來比喻痛失雙親的無奈,反映出百善孝為先的重孝觀念。後人便以“風樹之悲”來借喻喪親之痛。
原文如下:
孔子行,聞哭聲甚悲。孔子曰:“驅,驅,前有賢者。”至,則臯魚也,被褐擁鐮,哭於道傍。孔子辟車與言曰:“子非有喪,何哭之悲也?”
臯魚曰:“吾失之三矣,少而學,遊諸侯,以後吾親,失之壹也;高尚吾誌,閑吾事君,失之二也;與友厚而少絕之,失之三也。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也。往而不可追者,年也;去而不可見者,親也。吾請從此辭矣。”立槁而死。
孔子曰:“弟子誡之,足以識矣。”於是門人辭歸而養親者十有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