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壹首當代名家寫的關於荷花池的唯美古詩詞名言名句,供參考:
蓮
文/李者也
風光入夏最堪憐,凝紅滴翠盡畫蓮。
萬重綠浪蔚為壯,壹碧千頃接天連。
葉如濃繪花似染,白雲照影映清漣。
日夕可得此景賞,我欲化身荷下鰱。
註荷花節,位於上海市松江區。有多處以荷花為主題的景點,如新浜荷花公社、雪浪湖生態園等。新浜荷文化積澱深厚,早在1500年前,就由於地小多嶼、形似荷葉,得名“荷葉地”。元朝因遍植荷花而得“芙蓉鎮”之名。近年來,新浜鎮大規模種植荷花,壹望無際,品種逾500種,睡蓮60多種。
2.求描寫荷花的古詩詞句(10——15首)龍昌寺荷池
白居易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
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
衰荷
白居易
白露雕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幹。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壹匝看。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新荷
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秋荷
陸龜蒙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葉束煙如效顰。
盈盈壹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
黃子陂荷花
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曲塵,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
荷花
韓偓
紈扇相。龍昌寺荷池
白居易
冷碧新秋水,殘紅半破蓮。
從來寥落意,不似此池邊。
衰荷
白居易
白露雕花花不殘,涼風吹葉葉初幹。
無人解愛蕭條境,更繞衰叢壹匝看。
荷花
李商隱
都無色可並,不奈此香何。
瑤席乘涼設,金羈落晚過。
回衾燈照綺,渡襪水沾羅。
預想前秋別,離居夢棹歌。
新荷
李群玉
田田八九葉,散點綠池初。
嫩碧才平水,圓陰已蔽魚。
浮萍遮不合,弱荇繞猶疏。
增在春波底,芳心卷未舒。
秋荷
陸龜蒙
蒲茸承露有佳色,茭葉束煙如效顰。
盈盈壹水不得渡,冷翠遺香愁向人。
黃子陂荷花
唐彥謙
十頃狂風撼曲塵,緣堤照水露紅新。
世間花氣皆愁絕,恰是蓮香更惱人。
荷花
韓偓
紈扇相欹綠,香囊獨立紅。
浸淫因重露,狂暴是秋風。
逸調無人唱,秋塘每夜空。
何繇見周昉,移入畫屏中。
荷
李嶠
新溜滿澄陂,圓荷影若規。
風來香氣遠,日落蓋陰移。
魚戲排緗葉,龜浮見綠池。
魏朝難接采,楚服但同披。
南池荷花
羊士諤
蟬噪城溝水,芙蓉忽已繁。
紅花迷越艷,芳意過湘沅。
湛露宜清暑,披香正滿軒。
朝朝只自賞,秾李亦何言。
荷花
陸遊
風露青冥水面涼,旋移野艇受清香。
猶嫌翠蓋紅妝句,何況人言似六郎!
荷花
陸遊
南浦清秋露冷時,雕紅片片已堪悲。
若教具眼高人看,風折霜枯似更奇。
荷花
王安石
亭亭風露擁川坻,天放嬌嬈豈自知。
壹舸超然他日事,故應將爾當西施。
蔔算子·為人賦荷花
辛棄疾
紅粉靚梳妝,翠蓋低風雨。
占斷人間六月涼,期月鴛鴦浦。
根底藕絲長,花裏蓮心苦。
只為風流有許愁,更襯佳人步。
3.請寫出幾句有關夏的詩句小池
[宋]楊萬裏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註釋 這是壹首情趣盎然的寫景狀物詩。那小小的荷池有壹眼清泉,泉水
無聲細細地流著,好象泉眼十分愛惜它們,不願多流壹點似的。樹
的影子映照在池中,好象很喜愛這晴天的柔和風光。鮮嫩的荷花在
水面剛露出尖端,便有蜻蜓歡躍地飛來立在上面了。
泉眼 : 泉水出口。
細流 : 細小的流水
4.采蓮曲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詩句是《采蓮曲》
作者:王昌齡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采蓮女的羅裙綠得像荷葉壹樣,出水的荷花正朝著采蓮女的臉龐開放。碧羅裙芙蓉面混雜在荷花池中難以辨認,聽到歌聲才發覺池中有人來采蓮。
擴展資料:
《采蓮曲》前兩句詩人巧妙地將采蓮女與周圍的環境組成了壹個和諧完美的整體。荷葉像羅裙,羅裙似荷葉,壹樣綠來壹樣美;少女的臉龐似荷花,荷花的嬌艷又映襯著少女的臉龐,壹樣的紅來壹樣的艷。
如果說可以把這首詩看成是壹幅《少女采蓮圖》的話,那麽畫面的中心自然應該是采蓮的少女們,但詩人卻自始至終也沒有讓采蓮女們在畫面上出現,而是將她們“隱”在了田田的荷葉、艷艷的荷花叢中;若隱若現,若有若無,人與荷花,人與自然,渾然壹體。全詩洋溢著浮動著壹種飄渺朦朧的美。
百度百科-《采蓮曲》
5.看到荷塘裏的采蓮姑娘我會想起王昌齡的哪首詩的詩句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
采蓮曲
王昌齡 〔唐代〕
荷葉羅裙壹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融為壹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擴展資料:
賞析
這首詩寫的是采蓮少女,但詩中並不正面描寫,而是用荷葉與羅裙壹樣綠、荷花與臉龐壹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采蓮少女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壹體。全詩生動活潑,富於詩情畫意,饒有生活情趣。
詩的前兩句的描寫,讓人感覺到這些采蓮少女簡直就是美麗的大自然的壹部分;後兩句寫的是佇立凝望者在剎那間所產生的壹種人花難辨的感覺。前兩句側重於客觀描寫,後兩句側重於寫主觀感受,客觀描寫與主觀感受相結合的手法,很好地表現了人花難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優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