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體現出“小草精神”的古詩有: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唐·李世民《贈蕭瑀》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 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 ——宋·張軾?《立春偶成》?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宋·歐陽修《豐樂亭遊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的《山中送別》
詩句釋義:
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勇夫安知義,智者必懷仁。 ?——唐·李世民《贈蕭瑀》
釋義:在猛烈的大風中,才看得出小草堅強的韌性。在動蕩不安的年代,才能辨別出誰是忠臣。勇猛的人,又如何懂得道義。 而有智慧的人,心中必定懷有仁愛。
離離原上草,壹歲壹枯榮。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唐·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釋義:古原上的野草亂生亂長, 每年春來茂盛秋來枯黃。 任憑野火焚燒不盡不滅, 春風壹吹舊蓬勃生長。 ?
律回歲晚冰霜少,春到人間草木知。?便覺眼前生意滿,東風吹水綠參差。——宋·張軾?《立春偶成》?
釋義:立春了,天氣漸漸轉暖,冰凍霜雪雖然還有,但已很少了。春天的到來,連草木也都知道。眼前的壹派綠色,充滿了春天的生機。
紅樹青山日欲斜,長郊草色綠無涯。 遊人不管春將老,來往亭前踏落花。 ?——宋·歐陽修《豐樂亭遊春》
釋義:紅花滿樹,青山隱隱,日已偏西。廣漠的郊野,草色青綠,看不見邊際。遊春的人們,興趣正濃,哪管春天將去。豐樂亭前,人來人往,落花遍地。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綠,王孫歸不歸。 ?——唐·王維的《山中送別》
釋義:在山中送走了我的友人以後,夕陽西墜我關閉柴門。 待到明年春草綠的時候, 友人呀妳還能不能回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