癡心父母古來多,孝順兒孫誰見了。----紅樓夢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
隔窗望兒餵孫兒,
想起當年我餵兒
我餵兒來兒餓我,
當心妳兒餓我兒。
詩歌背景:
從前,有位姓宋的私塾先生,為人厚道,很受人們尊敬,不幸的是,兒子尚幼時便喪妻,因家境貧寒,又怕兒子受繼母的氣,未能續弦。他含辛茹苦的將兒子撫養成人。兒子結婚後,卻聽信媳婦的讒言,致使老人衣不暖體,食難飽腹,還惡語傷人,備受虐待。鄰居看在眼裏,氣在心上。十分同情宋先生。
有壹天清晨,宋先生隔窗看小倆口高興的給孫兒餵飯。他觸景生情,思緒萬千,回屋裏便提筆寫了壹首小詩貼在大門外的墻上
2. 形容不孝子的句或詩句孟子言不孝有五:壹、惰其四肢,不顧父母之養;二、博弈好酒,不顧父母之養;三、好貨財、私妻子,不顧父母之養;四、縱耳目之欲,以為父母戮;五、好勇鬥狠,以危父母。
慈烏尚反哺,羔羊猶跪足。人不孝其親,不如草與木。 清代 王中書 《勸孝歌》
無父無君,是禽獸也。 孟軻,戰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 孟子 《孟子·滕文公下》
勿以不孝身,枉著人子皮。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勿以不孝口,枉食人間谷。天地雖廣大,難容忤逆族。 清代文人 王中書 《勸孝歌》
別老母
朝代:清代
作者:黃景仁
原文: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發愁看淚眼枯。
慘慘柴門風雪夜,此時有子不如無。
蓼莪
朝代:先秦
作者:佚名
原文: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勞。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
瓶之罄矣,維罍之恥。鮮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無父何怙?無母何恃?出則銜恤,入則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南山烈烈,飄風發發。民莫不谷,我獨何害!南山律律,飄風弗弗。民莫不谷,我獨不卒!
3. 形容不孝順的詞語有哪些不孝之子,逆子貳臣,逆子賊臣,無後為大,鸮鳥生翼,衣冠梟獍.
解釋
1.不孝之子bú xiào zhī zǐ:不孝順的子孫。
2.逆子貳臣nì zǐ èr chén:貳臣:由舊朝投降後在新朝又擔任官職的人。忤逆不孝的兒子,不忠的大臣。
3.逆子賊臣nì zǐ zéi chén:不忠不孝的反叛臣子。
4.無後為大wú hòu wéi dà:舊時認為沒有子孫後代是最為不孝的事。
5.衣冠梟獍yī guàn xiāo jìng:相傳梟是吃母的惡鳥,獍是吃父的惡獸。舊時比喻不孝的人。
造句
1. 他的不孝之子被剝奪了遺產繼承權.
2. 對於揭“家醜”者,同行業的許多從業人員感到惱火,將其看成“逆子貳臣”是可以理解的。
3. 唯有逆臣賊子,欲謀王之國政,懷邪抱佞,不謹風謠。
4. 對老壹輩來說,"不孝有三,無後為大"的觀念已經根深蒂固,不易改變。
5. 二師父,我在古書上見過‘衣冠梟獍,狼狽為奸’的句子,這便是那梟獍?
4. 用壹句古文來形容心地善良孝順的人、首孝弟,次謹信。——出自(清)李毓秀《弟子規》。
註釋:首先要孝順父母,敬愛兄長,其次要謹慎,守信用。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出自(春秋)《孟子·梁惠王上》。
註釋:孟子說:”尊敬自家的長輩,推廣開去也尊敬別人家的長輩;愛撫自家的孩子,推廣開去也愛撫別人家的孩子。“
為人子,止於孝;為人父,止於慈。——出自《大學》
註釋:做人子的,做到孝順父母;做人父的,做到慈愛兒子。
5. 關於孝順的文言文或古文及解釋 (有分加喔東漢陸績,字公紀。六歲時,隨父親陸康到九江謁見袁術,袁術拿出橘子招待,陸績往懷裏藏了兩個橘子。臨行時,橘子滾落地上,袁術嘲笑道:“陸郎來我家作客,走的時候還要懷藏主人的橘子嗎?”陸績回答說:“母親喜歡吃橘子,我想拿回去送給母親嘗嘗。”袁術見他小小年紀就懂得孝順母親,十分驚奇。
臥冰求鯉
原文
晉王祥,字休征。早喪母,繼母朱氏不慈。父前數譖之,由是失愛於父母。嘗欲食生魚,時天寒冰凍,祥解衣臥冰求之。冰忽自解,雙鯉躍出,持歸供母。
譯文
晉朝的王祥,早年喪母,繼母朱氏並不慈愛,常在其父面前數說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親之疼愛。繼母朱氏時常想吃鯉魚,但因天寒河水冰凍,無法捕捉,王祥便赤身臥於冰上禱告,忽然間冰裂,從裂縫處躍出兩尾鯉魚,王祥喜極,持歸供奉繼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