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和殿(明朝稱奉天殿、皇極殿),俗稱"金鑾殿"。
(1)太和殿高35.05米,東西63米,南北35米,面積2377.00㎡。長寬之比為9:5,寓意為九五之尊。面積是紫禁城諸殿中最大的壹座,而且形制也是最高規格,最富麗堂皇的建築。太和殿是五脊四坡大殿,從東到西有壹條長脊,前後各有斜行垂脊兩條,這樣就構成五脊四坡的屋面,建築術語上叫重檐廡殿式。
(2)檐角有10個走獸(分別為龍、鳳、獅子、天馬、海馬、狻猊、押魚、獬豸、鬥牛、行什),為中國古建築之特例。大約從14世紀明代起,重檐廡殿是封建王朝宮殿等級最高的形式。太和殿有直徑達1米的大柱72根,其中6根圍繞禦座的是瀝粉金漆的蟠龍柱。
(3)太和殿是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即皇帝即位、生日、婚禮、元旦等都在這裏慶祝。
2、中和殿(明朝稱華蓋殿、中極殿)
(1)故宮三大殿之壹也是外廷三大殿中面積最小的,位於太和殿後。中和殿高27米,平面呈正方形,面闊、進深各為3間,四面出廊,金磚鋪地,建築面積580㎡。黃琉璃瓦單檐四角攢尖頂,正中有鎏金寶頂。四脊頂端聚成尖狀,上安銅胎鎏金球形的寶頂,建築術語上叫四角攢尖式。
(2)中和殿是皇帝去太和殿舉行大典前稍事休息和演習禮儀的地方。皇帝在去太和殿之前先在此稍作停留,接受內閣大臣和禮部官員行禮,然後進太和殿舉行儀式。另外,皇帝祭祀天地和太廟之前,也要先在這裏審閱壹下寫有祭文的"祝版",再到中南海演耕前,也要在這裏審視壹下耕具。
3、保和殿(明朝稱謹身殿、建極殿)
(1)也是故宮三大殿之壹,在中和殿後。保和殿高29米,平面呈長方形,面闊9間,進深5間,建築面積1240㎡。黃琉璃瓦重檐歇山式屋頂。屋頂正中有壹條正脊,前後各有2條垂脊,在各條垂脊下部再斜出壹條岔脊,連同正脊、垂脊、岔脊***9條,建築術語上叫歇山式。
92保和殿是每年除夕皇帝賜宴外藩王公的場所。保和殿也是科舉考試舉行殿試的地方。
4、坤寧宮
(1)在故宮"內庭"最後面。重檐廡殿頂。坤寧宮是明朝皇後寢宮,兩頭有暖閣。清代改為祭神場所。雍正後,西暖閣為薩滿的祭祀地。
(2)其中東暖閣為皇帝大婚的洞房,正統、萬歷、康熙、同治、光緒五帝,均在此舉行婚禮。
5、交泰殿
(1)在乾清宮和坤寧宮之間,含"天地交合、康泰美滿"之意。其建於明代,清嘉慶三年(公元1798年)重修,是座四角攢尖,鍍金寶頂,龍鳳紋飾的方形殿。
(2)明、清時,該殿是皇後生日舉辦壽慶活動的地方。皇後在此接見嬪妃命婦。清代皇後所謂親蠶典禮,需至此檢查祭典儀式的準備情況。清代的25枚"寶璽"(印章)也曾收藏在這裏(現藏於珍寶館)。
擴展資料:
中國皇宮
1、中國歷史兩千多年間,產生了數百位皇帝,差不多每個皇帝都營建了規模宏大、氣派豪華、富麗堂皇的陵寢,而且這些陵寢都建在了吉佳壤、風水寶地之上。在皇帝的心目中兩者同等重要。在世人的心目中,似乎往往更註重皇宮,而輕視皇陵。
2、這是可以理解的。如果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的重要性比皇宮壹點也不差,甚至更有價值。壹座皇宮,可以多個皇帝居住,甚至幾個王朝***同使用。北京的紫禁城是明清兩朝的皇宮,兩朝的24個皇帝都在那裏居住過,前後用了500年,紫禁城基本上沒有大的改變,所以皇宮可以在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相沿承襲。最能代表皇權的的是寶璽,明朝寶璽二十四方,清朝寶璽二十五方。
3、皇陵則不然,壹個皇帝壹座陵,營建的時代不同,當時國家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技等情況各異;每個皇帝的愛好、誌趣也不同,因而每座皇陵都帶有那個時代的鮮明特點。所以從歷史研究的角度上看,皇陵比皇宮更重要。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