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我眼中的蘇東坡

我眼中的蘇東坡

在歷史的長河中,總有壹些人讓妳記憶深刻,像天上的恒星壹樣璀璨光芒;總有壹些故事讓妳感到惆悵,像經年的老酒品味悠長;總有壹些詩詞讓妳觸動心靈,像清風拂面般溫暖舒暢。

“但願人長久 ,千裏***嬋娟。”每當人們想要體現愛情的美好時就會借用蘇軾的這句名言,卻不明白它最初的情感。提到蘇東坡,大家都不陌生,從小我們就在他的詩詞中體會著各種情感。但對他的認識似乎只限於宋代文學家,唐宋八大家之壹等。想要了解他的壹生,就從《東坡傳》開始吧!

《東坡傳》這本書詳通過描寫少年,中年,老年的蘇軾經歷,豐富的展現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少年得誌,中年官場沈浮,老年大起大落,淒涼落幕。可以說蘇軾壹生都在做官,貶官,流放,發配,再做官,再流放的路上。但蘇軾這個人天性豁達,積極樂觀,總能從細微之處找到人生的樂趣,泰然面對現實。

公元1037年1月8日,蘇軾出生於四川眉山的壹個小鎮。此地好學與善辯之風盛行,蘇軾的家人在生活中也喜愛雄辯文章,閑談時引經據典。而蘇軾的母親知書達理,父親大器晚成,爺爺開明灑脫,在這種環境下出生的蘇軾十分善辯,也養成了他豁達的性格。友人都稱贊他有孟子之風。

蘇軾天資聰穎,勤奮好學,在母親的啟蒙下學習《後書》後立下了誌向,進入私塾後又很快就脫穎而出,十歲便可寫出優秀的詩句,21歲便中了進士。就連當時的文學泰鬥都對他贊美有加:“讀蘇軾來信,不知為何,我竟喜極汗下。老夫當退讓此人,使之出人頭地。”可以說少年時代的蘇軾是順遂的,家庭關系也是有愛互助的,尤其是與弟弟蘇哲更是兄弟情深。流傳至今“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就是中秋佳節蘇軾思念弟弟蘇哲所做的。

少年時期的他也留下了許多優美的詩詞:“霜降水痕收。淺碧鱗鱗露遠洲。酒力漸消風力軟,颼颼。破帽多情卻戀頭。佳節若為酬。但把清尊斷送秋。萬事到頭都是夢,休休。明日黃花蝶也愁。”

“玉肌鉛粉傲秋霜。準擬鳳呼凰。伶倫不見,清香未吐,且糠秕吹揚。到處成雙君獨只,空無數、爛文章。壹點香檀,誰能借箸,無復似張良。”

中年的蘇軾可以說是壹直起起起落,曲折坎坷。王安石變法是他人生經歷的第壹次滑坡,由於他不贊成變法又無力改變現狀,便寫下了萬言書,準備辭官而去。但皇帝出於惜才把他貶到杭州,這是他第壹次遠離京城的政治中心。而後又輾轉蘇州等地。但他無論在哪個地方都會以民為先,為百姓謀福利,積極解決當地存在的問題。同時不忘用詩歌來反射百姓生活中的壹些問題,表達對當局的不滿:“蘇軾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為報傾城隨太守,親射虎,看孫郎。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回憶少年時的意氣風發。”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時見幽人獨往來,縹緲孤鴻影。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這也為他後期的牢獄之災埋下了隱患。

最有名的就是歷史上的“烏臺詩案”,這是壹場針對蘇軾的政治事件。先是禦史以“蔑視朝廷”的罪名彈劾他。其次李定和舒亶又在蘇軾的幾首詩中,找到了批評青苗貸款的內容用來抨擊他,他們以此為由,上書神宗,蘇軾被押解入京鋃鐺入獄。如果不是太皇太後曹氏的賞識,還有他寫給弟弟蘇哲“與君世世為兄弟,又結來生未了因”的詩感動了皇帝,估計他的人生也就結束了。從此以後他就開始了各種做官又貶官,做官又流放的人生。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

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壹尊還酹江月。”正是他被貶黃州時所作。

但不得不說蘇軾壹直有壹顆豁達的心,無論處於什麽逆境都會有壹種怡然自得的心態,不在意名也不在意權。做官時他壹心為民,貶官時自娛自樂。著名的“東坡肉”就是他在被貶黃州時自己研究出來的壹道美食,當時的豬肉富人不屑吃,窮人不會吃。蘇軾便親自下廚做出了這道流傳至今美食,並為此作詩壹首:“鹽油糖醬伴,爐火情熱聊。黃州百年事,水沸賦逍遙。”

晚年時的蘇軾則經歷大起大落,最後淒涼收場!先是擔任“翰林學士知制誥”,相當於預備宰相,期間廣開言路,整治科舉和官場陋習,得罪了很多權貴。在這段時間裏,他的妻子二十七娘離世也給了他沈重的打擊,曾發出了生則同室,死則同穴的誓言。後因不願與小人為伍,再壹次的退出政治漩渦,去了杭州。“易進如蛆蠅,腥膻所在,瞬息千萬”。就是當時他的心鏡。

又經歷幾次幾次官場沈浮後,1094年,大奸臣章惇當上了宰相,這是蘇軾的人生低谷的開始,先是官階被罷,後有流放,行了大半個中國,直至海南,她的愛妾朝雲也死在了惠州。在此期間他壹貧如洗,經常吃不上飯,就到後山尋找蒼耳用來果腹。即使環境如此惡劣,蘇軾依然保留了那份詼諧和輕松,還給自己的草屋起名“檳榔屋”。更寫出了:“白頭蕭散滿霜風,小閣藤床寄病容。報道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的優美詩詞。也許是那些權貴看不得他的怡然自樂和處事風格又壹次的將他流放。最終因感染痢疾死在了常州,享年六十四歲!

縱觀蘇軾的壹生,出場時多麽精彩,收場時就多麽的令人唏噓!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又有幾個人能做到蘇軾豁達的人生態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