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文人的意義是什麽?

文人的意義是什麽?

作者

“文人”壹詞的使用似乎頗有講究:不必寫幾首詩就能把這頂桂冠戴在頭上。所以,即使是名揚天下,很多作家也不敢以此自稱。

依我拙見,手裏寫過稿子的人,大致可以分為四類:文案、作者、作家、文人。臨摹或書寫他人手寫作品的人是文案;擁有自創手稿的人是作者;比高更有成就的作者,才是作家;道德修養高的作家是學者。

文人的“文”字,有“文”、“文”、“文”之意;其深刻性不言而喻。德行輕佻的人,即使天下第壹,也不配“文人”二字——如果作為禮物送人,那就是諷刺。當然,只有在德國,水漲船高;如果不是道德大師,很難成為文章。

俗話說:“文人相輕,軍人相重。”需要註意的是,學者之間,雖然有互相貶低的傾向,但互相珍惜的意味更強。而前者往往限於文章,後者重在德行。所以,文人在閑暇之余,大談風雅,正確批評;窮的時候同情別人,互相鼓勵支持。

溫如靜,忌平凡;心如止水,珍貴清澈。水濁則無青山白雲;如果內心陰暗,就很難說出精彩的言論。物欲越弱,越知道天地之美,越看到心靈的真實——兩者缺壹不可,很難做出好作品。

想輕就輕在物上,重在身上。妳不會被名利所奴役,所以妳可以主宰事情。輕視事物的人會自大,就像日月照耀大地——如果能以德遮體,就不會出現;如果不能,就會表現出傲慢。所以,不驕不躁,不是文人。

大清歷史上每個人都有垂名的想法;即使有罪的人也不例外。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王侯對於後代來說,會逐漸淡化;在歷史的長河中,道德文章可以萬古長青。

越是德才兼備的人,越容易被後人銘記,越註重修養和文筆。對於文人來說,因行為不端、文筆不佳而被嘲諷無異於奇恥大辱。所以,愛出名是文人的通病——當然,也是壹種美德。

古代文人可能願意為壹本書奉獻壹生;現在的作家能十年磨壹劍,極為難得。有了對美德和精致的堅定渴望,何愁沒有文學成就!

如果壹味堆詞造句,卻不知道文學家和文人有什麽區別,怎麽進得去?——給有心人發個信息,這裏壹定不能想,壹定不能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