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全詩?

桃花依舊笑春風的全詩?

桃花依舊笑春風全詩

《題都城南莊》

作者:崔護

原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註釋:

1、都:國都,指唐朝京城長安。

2、人面:指姑娘的臉。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3、不知:壹作秖(zhǐ)今。去:壹作在。

4、笑: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詩意:

去年的今天,就在這長安南莊的壹戶人家門口,我看見那美麗的面龐和盛開的桃花互相映襯,顯得分外緋紅。時隔壹年的今天,故地重遊,那含羞的面龐不知道去了哪裏,只有滿樹桃花依然是舊樣,笑對著盛開在這和煦春風中!

去年今天,有同有異,有續有斷。同者、續者,桃花依舊;異者斷者,人面不見。這就產生了愈見其同,愈感其異,愈覺其續,愈傷其斷。正是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越發加劇了眼前的惆悵與寂寞。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寥寥數字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生動具體,足見這個因素,在詩人心中的地位,使之銘記心中。第二句是描寫佳人,詩人拈出壹個人人皆知的形象桃花,春風中的桃花是何等的艷麗,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艷,足以烘托人面之美;再者,本來已經很美的人面,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韻襲人。壹個耀眼的紅字,正是強烈地渲染出這種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氣氛。面對著這壹幅色彩濃麗、青春煥發、兩美相輝的人面桃花圖,不用說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態,詩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歡愛和興奮,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二月春風似剪刀全詩

二月春風似剪刀全詩

《詠柳》

作者:賀知章

原文: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註釋:

1、詠柳:壹作《柳枝詞》。

2、碧玉:形容柳樹枝葉的顏色。這句說春天的新柳碧綠婆娑,如同玉樹壹般。

3、妝:裝飾,打扮。

詩意:

早春的柳樹發出嫩綠的新芽,如同壹位婀娜美人,垂下來的萬縷垂絲好像是綠色的裙帶。不知這綠葉是誰剪裁出來,原來是二月的春風細細剪裁。

賞析:

這是壹首詠物詩,寫的是早春二月的楊柳。

楊柳的形象美是在於那曼長披拂的枝條。壹年壹度,它長出了嫩綠的新葉,絲絲下垂,在春風吹拂中,有著壹種迷人的意態。這是誰都能欣賞的。古典詩詞中,借用這種形象美來形容、比擬美人苗條的身段,婀娜的腰支,也是讀者所經常看到的。這詩別出新意,翻轉過來。碧玉妝成壹樹高,壹開始,楊柳就化身為美人而出現:萬條垂下綠絲絳,這千條萬縷的垂絲,也隨之而變成了她的裙帶。上句的高字,襯托出美人婷婷裊裊的風姿;下句的垂字,暗示出纖腰在風中款擺。詩中沒有楊柳和腰支字樣,然而這早春的垂柳以及柳樹化身的美人,卻給寫活了。《南史》說劉悛之為益州刺史,獻蜀柳數株,條甚長,狀若絲縷。齊武帝把這些楊柳種植在太昌雲和殿前,玩賞不置,說它風流可愛。這裏把柳條說成綠絲絳,可能是暗用這個關於楊柳的著名典故。但這是化用,看不出壹點痕跡的。

碧玉妝成引出了綠絲絳,綠絲絳引出了誰裁出,最後,那視之無形的不可捉摸的春風,也被用似剪刀形象化地描繪了出來。這剪刀裁制出嫩綠鮮紅的花花草草,給大地換上了新妝,它正是自然活力的象征,是春給予人們美的啟示。從碧玉妝成到剪刀,讀者可以看出詩人藝術構思壹系列的過程。詩歌裏所出現的壹連串的形象,是壹環緊扣壹環的。

我國古代有不少著名的美女,柳,為什麽單單要用碧玉來比呢?這有兩層意思:壹是碧玉這名字和柳的顏色有關,碧和下句的綠是互相生發、互為補充的。二是碧玉這個人在人們頭腦中永遠留下年輕的印象。提起碧玉,人們就會聯想到碧玉破瓜時這首廣泛流傳的《碧玉歌》,還有碧玉小家女(肖繹《采蓮賦》)之類的詩句。碧玉在古代文學作品裏,幾乎成了年輕貌美的女子的泛稱。用碧玉來比柳,人們就會想象到這美人還未到豐容盛鬋的年華;這柳也還是早春稚柳,沒有到密葉藏鴉的時候;和下文的細葉二月春風又是有聯系的。

碧玉妝成壹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深深地抓著了垂柳的特征,在詩人的眼中,它似美女的化身。高高的樹幹,就像她亭亭玉立的風姿,下垂的柳條,就像她裙擺上的絲帶。在這裏,柳就是人,人就是柳,兩者之間仿佛沒有什麽截然的分別。而且碧玉也有雙關的意義。既在字面上與柳樹的翠色相合,又指年輕貌美的少女,與下面的二月春風恰相呼應這是早春的垂柳,還未到夏秋之際亭亭如蓋、樹蔭清圓的時候。然而,更妙的以下兩句:不知細葉誰載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在賀知章之前,有誰想過春風像剪刀?把乍暖還寒的二月春風由無形化為有形,它顯示了春風的神奇靈巧,並使《詠柳》成為詠物詩的典範之作。

此詩借柳樹歌詠春風,把春風比作剪刀,說她是美的創造者,贊美她裁出了春天。詩中洋溢著人逢早春的欣喜之情。比擬和比喻新奇貼切是此詩的成功之處。因此《唐詩箋註》雲:賦物入妙,語意溫柔。

春風得意馬蹄疾全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全詩

《登科後》

作者:孟郊

原文:

昔日齷齪不足誇,今朝放蕩思無涯。

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

註釋:

1、登科:唐朝實行科舉考試制度,考中進士稱及弟,經吏部復試取中厚授予官職稱登科。

2、齷齪(w chu):原意是骯臟,這裏指不如意的處境。

3、不足誇:不值得提起。

4、放蕩(dng):自由自在,不受約束。

5、思無涯:興致高漲。

6、得意:指考取功名,稱心如意。

7、疾:飛快。

詩意:

昔日科舉不得誌,心胸郁悶促狹的時光實在不值壹提,今日及第蕭灑曠達自由自在思緒開闊無涯。乘著和煦的春風,誌得意滿,策馬馳騁在寬闊的天街上,馬蹄似乎也格外輕松迅疾,就好像壹天就可以看盡長安似錦的繁花。

賞析:

孟郊四十六歲那年進士及第,他自以為從此可以別開生面、風雲際會、龍騰虎躍壹番了。滿心按捺不住得意欣喜之情,便化成了這首別具壹格的小詩。這首詩因為給後人留下了春風得意與走馬看花兩個成語而更為人們熟知。

詩人兩次落第,這次竟然高中,就仿佛壹下子從苦海中超度出來,登上了歡樂的頂峰。所以,詩壹開頭就直接傾瀉心中的狂喜,說以往那種生活上的困頓和思想上的不安再也不值得壹提了,此時金榜題名,終於揚眉吐氣,自由自在,真是說不盡的暢快。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詩人得意洋洋,心花怒放,便迎著春風策馬奔馳於鮮花爛漫的長安道蔔。人逢喜事精神爽。此時的詩人神采飛揚,不但感到春風駘蕩,天宇高遠,大道平闊,就連自己的駿馬也四蹄生風了。偌大壹座長安城,春花無數,卻被他壹日看盡,真是放蕩無比!詩人情與景會,意到筆成,不僅活靈活現地描繪了自己高中之後的得意之態,還酣暢淋漓地抒發了得意之情,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這兩句詩成為人們喜愛的千古名句,並派生出兩個成語。

按唐制,進士考試在秋季舉行,發榜則在下壹年春天。這時候的長安,正春風輕拂,春花盛開。城東南的曲江、杏園壹帶春意更濃,新進士在這裏宴集同年,公卿家傾城縱觀於此(《唐摭言》卷三)。新進士們滿懷春色向人動,遮路亂花迎馬紅(趙嘏《今年新先輩以遏密之際每有宴集必資清談書此奉賀》)。可知所寫春風駘蕩、馬上看花是實際情形。但詩人並不留連於客觀的景物描寫,而是突出了自我感覺上的放蕩:情不自禁吐出得意二字,還要壹日看盡長安花。在車馬擁擠、遊人爭觀的長安道上,不可能容得他策馬疾馳,偌大壹個長安,無數春花,壹日是不能看盡的。然而詩人盡可自認為當日的馬蹄格外輕疾,也盡不妨說壹日之間已把長安花看盡。雖無理卻有情,因為寫出了真情實感,也就不覺得其荒唐了。同時詩句還具有象征意味:春風,既是自然界的春風,也是皇恩的象征。所謂得意,既指心情上稱心如意,也指進士及第之事。詩句的思想藝術容量較大,明朗暢達而又別有情韻,因而春風得意馬蹄疾,壹日看盡長安花成為後人喜愛的名句。

人面桃花相映紅全詩

人面桃花相映紅全詩

《題都城南莊》

作者:崔護

原文:

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

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

註釋:

1、都:唐時的京城長安。

2、人面:壹個姑娘的臉。第三句中人面指代姑娘。

3、笑:形容桃花盛開的樣子。

詩意:

去年的今天,就在這長安南莊的壹戶人家門口,我看見那美麗的面龐和盛開的桃花互相映襯,顯得分外緋紅。

時隔壹年的今天,故地重遊,那含羞的面龐不知道去了哪裏,只有滿樹桃花依然是舊樣,笑對著盛開在這和煦春風中!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是追憶。去年今日此門中,點出時間和地點,寫得非常具體,足見這個時間和地點,在詩人心中留下了多麽深刻難忘的記憶。第二句是寫人,詩人拈出壹個人們猶知的形象桃花,春風中的桃花人人都知道是何等的艷麗,而人面竟能映得桃花分外紅艷,則人面之美可以想見;再者,本來已經很美的人面,在紅艷艷的桃花映照之下定是顯得更加青春美貌,風韻襲人。壹個耀眼的紅字,正是強烈地渲染出這種相映生色的景象和氣氛。面對著這壹幅色彩濃麗、青春煥發、兩美相輝的人面桃花圖,不用說姑娘的神采美貌如在目前,就是她的情態,詩人的心事,彼此藏在心中的歡愛和興奮,也都是可以思而得之的。

三、四兩句寫今年今日。去年今天,有同有異,有續有斷。同者、續者,桃花依舊;異者斷者,人面不見。這就產生了愈見其同,愈感其異,愈覺其續,愈傷其斷。正是這種相互交織、相互影響的心情,越發加劇了眼前的惆悵與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