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對那些朗朗上口的古詩很是熟悉吧,古詩準確地來說應該叫格律詩,包括律詩和絕句。妳知道什麽樣的古詩才能算得上是好的古詩嗎?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柳宗元《江雪》原文及賞析,歡迎閱讀與收藏。
詩句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出處
唐·柳宗元《江雪》。
意思1
群山中,不見壹只飛鳥的影 子:眾多的小路上,沒有壹個行人的蹤 跡。千、萬:虛指,形容其多。
意思2
巍巍群山中, 見不到飛鳥的影子; 條條小路上,找不 見壹個行人的腳印。兩句詩寫大雪時的 空疏冷寂景象。
用法例釋
壹、用以形容冬天寒冷 空寂的景象。[例]而他們的工作也並 不輕松,要從幾十公裏之外購菜、運 糧、運煤,特別冬季壹來臨,道路難 行,“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鄒 荻帆《玉門秋色賦》)
二、用以形容不 見人煙,不見鳥獸的荒蕪景象。[例] 他們有種到了天涯海角被紛繁喧囂的 世界拋棄了的感覺,這裏荒蕪得慘無人 道,大有“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那 麽壹種淒涼景觀。(李能《天邊那群 兵》)
全詩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註釋
絕:無,沒有。
萬徑:虛指,指千萬條路。
人蹤:人的腳印。
孤:孤零零。
蓑笠(suō lì):蓑衣和鬥笠 笠:用竹篾編成的帽子。(“蓑” ,古代用來防雨的衣服;“笠” ,古代用來防雨的帽子。)
獨:獨自。
寫作背景
唐順宗永貞元年,柳宗元參加了王叔文為首的政治革新運動。由於保守勢力與宦官的聯合反攻,致使革新失敗。因此,柳宗元被貶官到有“南荒”之稱的永州。他在任所名為司馬,實際上是毫無實權而受地方官員監視的“罪犯”。官署裏沒有他的`住處,不得不在和尚廟——龍興寺的西廂裏安身。
柳宗元自從被貶到永州之後,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壓抑,他就借描寫山水景物,借歌詠隱居在山水之間的漁翁,來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發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悶苦惱。於是,他懷著幽憤的心情,寫下了這首令人傳頌的名詩
全詩賞析
這是唐代詩人柳宗元筆下的壹首膾炙人口的小詩,是其代表作之壹,作於詩人外貶永州 (今湖南省零陵縣) 期間。
自轟轟烈烈的 “永貞革新” 運動失敗以後,唐代社會的政治生活日益黑暗、腐朽,主張變法革新的人士遭到了殘酷的打擊和迫害,作為曾積極參與革新運動的柳宗元,更成了保守勢力打擊的對象,他被貶謫到遙遠、荒涼的永州,雖名為 “司馬”,卻實為“囚犯”,政治上無人過問,生活上亦充滿艱辛,孤苦伶仃地在那裏渡過了長達十年的流放生涯。在此期間,唐代社會由於賊臣當道而壹天天地走向了下坡路。這對於壹個有理想、有抱負的詩人來說,不能不使他倍感壓抑和苦悶,為了反抗,也為了排遣心中郁悶,他於遊山玩水之中創作了壹批山水詩歌,寄寓和披露了他當時的真實思想。《江雪》壹詩便是他這壹時期、這壹方面的代表作。
全詩只有四句,20個字,但呈現在讀者眼前的卻是壹幅寥廓、壯觀而又淒清、冷寂的畫面。“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這是在寫遠景。舉目四望,遠處那層層疊疊的群山之中竟無壹只飛鳥出現; 遼闊原野上那縱橫交錯的小徑上也見不到壹個人影,真是萬籟俱寂 ! 怎麽會是這樣呢? 原來詩人描寫的是壹個嚴寒冬季中的大雪天,那紛紛揚揚的大雪籠罩了整個自然界,也覆蓋了千山和萬徑,致使人蹤、鳥影皆無。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兩句是寫近景。它緊承前面兩句,本來四野茫茫,壹片銀裝素裹,既看不到壹只飛鳥,也見不到壹個行人的腳印,就在這萬籟俱寂的世界裏,人們忽然發現,在那茫茫的大江面上,停泊著壹葉漁舟,上坐壹個身披蓑衣,頭戴鬥笠的老人,正迎風冒雪,在那裏執桿垂釣呢。多麽新奇而清冷的畫面啊! 多麽孤僻而又清高的老人啊! 他在這大雪紛飛,寒氣襲人的天氣裏在釣什麽啊。原來他正在獨自釣“雪”。
這首詩似乎純是寫景,四句詩中有山,有水,有孤舟,有老翁,構成了壹幅漁翁獨釣寒江雪的奇景。人物景色,渾然壹體,詩情畫意,妙絕人間。但人們再仔細觀察壹下那位處於風雪之中而全然無畏,壹桿獨釣的老翁,盡管自然環境是如此險惡,但他依然我行我素,神態安祥,難道由他的身上還不能看到詩人自己的影子嗎。在這個“獨釣寒江雪”的老漁翁的身上,寄托著詩人仕途失意後的苦悶與孤獨,也表現了詩人堅毅不屈的精神。儒家宣揚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壹直是詩人生活的理想。現在自己流放南荒,政治上雖不能有所作為,但也決不與黑暗勢力同流合汙,於是乎詩人便塑造了壹個在飛雪之中執桿垂釣的老翁,使人感到他是那樣的高潔,偉岸而與眾不同,是那樣的灑脫,超然而置身塵外,這也正好集中反映了詩人由積極入世不得到退而遊山玩水,尋求出世的矛盾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