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關於雨的詩句 1.李清照的關於“雨”的詩句有哪些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李清照《多麗·詠白菊》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李清照《念奴嬌·春情》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李清照《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蝶戀花 。李清照《離情》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
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李清照《點絳唇·寂寞深閨》。
2.李清照雨的詩句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 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
黃昏疏雨濕秋千。 ——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 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3.關於李清照雨的詩詞
1、《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初中
宋·李清照
常記溪亭日暮,沈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
2、《醉花陰·薄霧濃雲愁永晝》重陽節
宋·李清照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東。
3、《聲聲慢·尋尋覓覓》閨怨詩
宋·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
4、《永遇樂·落日熔金》元宵節
宋·李清照
落日熔金,暮雲合璧,人在何處。染柳煙濃,吹梅笛怨,春意知幾許。元。
5、《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婉約詩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
6、《漁家傲·雪裏已知春信至》描寫梅花
宋·李清照
雪裏已知春信至,寒梅點綴瓊枝膩,香臉半開嬌旖旎,當庭際,玉人浴出。
7、《點絳唇·蹴[1]罷秋千》
宋·李清照
蹴罷秋千,起來慵整纖纖手。露濃花瘦,薄汗輕衣透。見客入來,襪刬金。
8、《點絳唇·寂寞深閨》閨怨詩
宋·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倚遍闌幹,只是無。
9、《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婉約詩
宋·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
10、《蝶戀花 離情》描寫春天
宋·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淚融殘粉花。
4.李清照描寫“雨”的詩句有哪些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海燕未來人鬥草,江梅已過柳生綿。黃昏疏雨濕秋千。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
出自李清照《多麗·詠白菊》原文:多麗·詠白菊小樓寒,夜長簾幕低垂。恨蕭蕭、無情風雨,夜來揉損瓊肌。
也不似、貴妃醉臉,也不似、孫壽愁眉。韓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將比擬未新奇。
細看取、屈平陶令,風韻正相宜。微風起,清芬醞藉,不減酴醿。
漸秋闌、雪清玉瘦,向人無限依依。似愁凝、漢臯解佩,似淚灑、紈扇題詩。
朗月清風,濃煙暗雨,天教憔悴度芳姿。縱愛惜、不知從此,留得幾多時。
人情好,何須更憶,澤畔東籬。翻譯:長夜裏,雖然放下了簾幕,小樓上依舊寒氣逼人。
可恨那蕭蕭颯颯的無情風雨,在夜裏摧殘著如玉的白菊。 看那白菊,不似楊貴妃的微紅醉臉,也不似孫壽的嬌柔愁眉。
韓令偷香,徐娘傅粉,他們的行徑都不能拿來與白菊相比。 細細看取,屈原和陶令,孤傲高潔的品性正與白菊相宜。
微風吹起,白菊的清香蘊藉,絲毫不亞於淡雅的荼蘼。 秋天將盡,白菊愈發顯得雪清玉瘦,似向人流露出它無限依戀的惜別情懷。
妳看它似憂愁凝聚,在漢臯解佩;似淚灑,於紈扇題詩。有時是明月清風,有時是濃霧秋雨,老天讓白菊在日益憔悴中度盡芳姿。
我縱然愛惜,但不知從此還能將它留下多少時候。唉!世人如果都曉得愛護、欣賞,又何須再去追憶、強調屈原和陶淵明的愛菊呢?“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出自李清照《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原文: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酒意詩情誰與***?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翻譯:暖暖的雨,暖暖的風,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來了。
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
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
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裏呵,手弄著燈花,心裏想著愛侶。“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
出自李清照《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原文:添字醜奴兒·窗前誰種芭蕉樹窗前誰種芭蕉樹,陰滿中庭。陰滿中庭,葉葉心心,舒卷有余情。
傷心枕上三更雨,點滴霖霪。點滴霖霪,愁損北人,不慣起來聽。
翻譯:不知是誰在窗前種下的芭蕉樹,壹片濃陰,遮蓋了整個院落。葉片和不斷伸展的葉心相互依戀,壹張張,壹面面,遮蔽了庭院。
滿懷愁情,無法入睡,偏偏又在三更時分下起了雨,點點滴滴,響個不停。雨聲淅瀝,不停敲打著我的心扉。
我聽不慣,於是披衣起床。“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
出自李清照《念奴嬌·春情》原文:念奴嬌·春情蕭條庭院,又斜風細雨,重門須閉。寵柳嬌花寒食近,種種惱人天氣。
險韻詩成,扶頭酒醒,別是閑滋味。征鴻過盡,萬千心事難寄。
樓上幾日春寒,簾垂四面,玉闌幹慵倚。被冷香消新夢覺,不許愁人不起。
清露晨流,新桐初引,多少遊春意。日高煙斂,更看今日晴未。
翻譯:蕭條冷落的庭院,吹來了斜風細雨,壹層層的院門緊緊關閉。春天的嬌花即將開放,嫩柳也漸漸染綠。
寒食節即將臨近,又到了令人煩惱的時日,推敲險奇的韻律寫成詩篇,從沈醉的酒意中清醒,還是閑散無聊的情緒,別有壹番閑愁在心頭。遠飛的大雁盡行飛過,可心中的千言萬語卻難以托寄。
連日來樓上春寒泠冽,簾幕垂得低低。玉欄桿我也懶得憑倚。
錦被清冷,香火已消,我從短夢中醒來。這情景,使本來已經愁緒萬千的我不能安臥。
清晨的新露涓涓,新發出的桐葉壹片湛綠,不知增添了多少遊春的意緒。太陽已高,晨煙初放,再看看今天是不是又壹個放晴的好天氣。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出自李清照《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原文:攤破浣溪沙·病起蕭蕭兩鬢華病起蕭蕭兩鬢華,臥看殘月上窗紗。
豆蔻連梢煎熟水,莫分茶。 枕上詩書閑處好,門前風景雨來佳。
終日向人多醞藉,木犀花。翻譯:兩鬢已經稀疏病後又添白發了,臥在床榻上看著殘月照在窗紗上。
將豆蔻煎成沸騰的湯水,不用強打精神分茶而食。靠在枕上讀書是多麽閑適,門前的景色在雨中更佳。
整日陪伴著我,只有那深沈含蓄的木犀花。“人道山長水又斷。
蕭蕭微雨聞孤館。”出自李清照《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原文: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翻譯: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壹遍又壹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
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
5.李清照所作關於“聽雨”的詩詞有哪些
1、《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宋 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2、《點絳唇·寂寞深閨》 宋 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3、《浣溪沙》 宋 李清照
淡蕩春光寒食天,
玉爐沈水裊殘煙,
夢回山枕隱花鈿。
海燕未來人鬥草,
江梅已過柳生綿,
黃昏疏雨濕秋千。
4、《浣溪沙》 宋 李清照
小院閑窗春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
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暮。
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5、《浣溪沙》 宋 李清照
小院閑窗春色深。重簾未卷影沈沈。倚樓無語理瑤琴。遠岫出山催薄暮,細風吹雨弄輕陰。梨花欲謝恐難禁。
6.李清照寫雨的詩有哪些
1、《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譯文: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麽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壹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壹個人怎麽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這般情景,怎麽能用壹個“愁”字了結!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天夜裏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壹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壹點酒意沒有消盡。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
3、《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譯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風,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來了。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裏呵,手弄著燈花,心裏想著愛侶。
4、《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譯文: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壹遍又壹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淒清。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後囑咐姐妹,妳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5、《點絳唇·閨思》
宋代: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譯文:暮春時節,深閨裏無邊的寂寞如潮水般湧來,這壹寸的柔腸卻要容下千絲萬縷的愁緒。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卻越容易流逝,淅淅瀝瀝的雨聲催著落紅,也催著春天歸去的腳步。 在這寂寞暮春裏,倚遍了每壹寸相思闌幹,縱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無情緒。輕問壹聲:“良人呵,妳在何處?”眼前只有那壹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的道路。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今有《李清照集校註》。
7.李清照寫雨的詩有哪些
1、《聲聲慢·尋尋覓覓》 宋代:李清照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
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譯文:苦苦地尋尋覓覓,卻只見冷冷清清,怎不讓人淒慘悲戚。乍暖還寒的時節,最難保養休息。
喝三杯兩杯淡酒,怎麽能抵得住早晨的寒風急襲?壹行大雁從眼前飛過,更讓人傷心,因為都是舊日的相識。 園中菊花堆積滿地,都已經憔悴不堪,如今還有誰來采摘?冷清清地守著窗子,獨自壹個人怎麽熬到天黑?梧桐葉上細雨淋漓,到黃昏時分,還是點點滴滴。
這般情景,怎麽能用壹個“愁”字了結! 2、《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 宋代:李清照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譯文:昨天夜裏雨點雖然稀疏,但是風卻勁吹不停,我酣睡壹夜,然而醒來之後依然覺得還有壹點酒意沒有消盡。
於是就問正在卷簾的侍女,外面的情況如何,她只對我說:“海棠花依舊如故”。知道嗎?知道嗎?應是綠葉繁茂,紅花雕零。
3、《蝶戀花·暖雨晴風初破凍 》 宋代:李清照 暖雨晴風初破凍,柳眼梅腮,已覺春心動。 酒意詩情誰與***?淚融殘粉花鈿重。
乍試夾衫金縷縫,山枕斜欹,枕損釵頭鳳。 獨抱濃愁無好夢,夜闌猶剪燈花弄。
譯文:暖暖的雨,暖暖的風,送走了些許冬天的寒意。柳葉長出了,梅花怒放了,春天已經來了。
端莊的少婦,也被這春意撩撥起了愁懷。愛侶不在身邊,又能和誰把酒論詩呢?少婦的淚水流下臉頰,弄殘了搽在她臉上的香粉。
少婦試穿金絲縫成的夾衫,但心思全不在衣服上面。她無情無緒的斜靠在枕頭上,把她頭上的釵兒壓壞了,她也茫然不顧。
她孤單的愁思太濃,又怎能做得好夢?惟有在深夜裏呵,手弄著燈花,心裏想著愛侶。 4、《蝶戀花·淚濕羅衣脂粉滿》 宋代:李清照 淚濕羅衣脂粉滿,四疊陽關,唱到千千遍。
人道山長水又斷,蕭蕭微雨聞孤館。 惜別傷離方寸亂,忘了臨行,酒盞深和淺。
好把音書憑過雁,東萊不似蓬萊遠。 譯文:與姐妹們分手時,惜別的淚水打濕了衣衫,洇濕了雙腮,送別的《陽關曲》唱了壹遍又壹遍,縱有千言萬語,也難盡別情。
而今身在異鄉,望萊州山長水遠。寄宿館所,秋雨瀟瀟,不禁感到無限淒清。
被離情別緒攪得心亂如麻,竟不知在餞行時姐妹們送別酒是如何喝下去的,那杯中酒是深是淺,都全不知道了。最後囑咐姐妹,妳們要將音訊讓過往的大雁捎來,以慰我心,東萊畢竟不像蓬萊那樣遙遠。
5、《點絳唇·閨思》 宋代: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壹寸愁千縷。惜春春去。
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幹,只是無情緒。
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譯文:暮春時節,深閨裏無邊的寂寞如潮水般湧來,這壹寸的柔腸卻要容下千絲萬縷的愁緒。越是珍惜春天,春天卻越容易流逝,淅淅瀝瀝的雨聲催著落紅,也催著春天歸去的腳步。
在這寂寞暮春裏,倚遍了每壹寸相思闌幹,縱是春天千般好,怎奈也是無情緒。輕問壹聲:“良人呵,妳在何處?”眼前只有那壹眼望不到邊的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的道路。
作者簡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號易安居士,漢族,山東省濟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詞人,婉約詞派代表,有“千古第壹才女”之稱。
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後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
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提出詞“別是壹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
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後人有《漱玉詞》輯本。
今有《李清照集校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