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壹絲楊柳千絲恨,三分春色二分休。——元·薛昂夫《最高樓》
年年柳色,灞bà陵傷別。——唐代李白《憶秦娥》
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
《詩經 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浮雲玉葉君不知,思君惜去柳依依。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江南無所有,聊贈壹枝春。
東風柳線長,送郎上河梁。
曲成攀折處,唯有怨別離。
看梅復看柳,淚滿春衫中。
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
客亭門外柳,折盡向南枝。
青青壹樹傷心色,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長條折盡減春風。
唐朝 羅隱的《柳》:灞岸晴來送別頻,相偎相倚不勝春.自家飛絮猶無定,爭解垂絲絆路人?
唐朝 宋之問《折楊柳》玉樹朝日映,羅帳春風吹.拭淚攀楊柳,長條宛地垂.
宋朝 曾鞏《詠柳》
亂條猶未變初黃,倚仗東風便勢狂.
解把飛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忽見陌頭楊柳色,悔教夫婿覓封侯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管別離
陶淵明的“榆柳蔭後檐,桃李羅堂前”、賀知章“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劉禹錫的“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韓愈的“最是壹年春好處,絕勝煙柳滿皇都”、 高鼎的“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 *** 的“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
《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
楊柳含煙灞岸春,年年攀折為行人”
“年年柳色,灞橋傷別”
為近都門多送行,長條折盡減春風”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輕輕柳色新
柳永的“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參差煙樹灞陵橋,風物盡前朝.衰楊古柳,幾經攀折,憔悴楚宮腰”
趙孟頫的“野店桃花紅粉姿,陌頭楊柳綠煙絲.不因送客東城去,過卻春光總不知”
喬吉的“瘦馬馱詩天壹涯,倦鳥呼愁村數家.撲頭飛柳花,與人添鬢華”
“指青青楊柳,又是輕攀折.動黯然,知有後會甚時節”
“西城楊柳弄輕柔.動離憂,淚難收.猶記多情,曾為系歸舟”
柳外樓高空斷魂,杜宇聲聲不忍聞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笛中聞《折柳》,春色未曾看
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
五原春色舊來遲,二月垂楊未掛絲
弱柳青槐拂地垂,佳氣紅塵暗天起
古往今來,在詩人們的眼中,“柳”是他們所鐘愛的意象之壹.清人李漁在《閑情偶記》中這樣寫道:“柳貴乎垂,不垂則無柳;!柳貴乎長,不長則無婀娜之致.”《詩經》中的“楊柳依依”之句,其意境只有垂柳才可以擔當.於是乎,詩人們或詠柳喻人,或借柳送別,或緣柳抒情,或道人生哲理……凡此種種,“柳”成為中國詩歌中的壹道靚麗的風景.
壹、芙蓉如面柳如眉,對此何須不淚垂
詠柳喻人,在這類詠柳詩中,令人拍案叫絕的當推李商隱的《贈柳》:
章臺從掩映,郢路更參差.
見說風流極,來當婀娜時.
橋回行欲斷,堤遠意相隨.
忍放花如雪,青樓撲酒旗.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壹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雖然柳枝是等待人們折來送別的,見到柳畢竟會產生壹點離情別緒.但王維顯然要淡化那離情別緒,所以強調柳色是壹片青青,在細雨清洗下更煥發著新的神采.
《送別》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整理:zjh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