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中只有《離騷》和《琵琶行》中有唯和惟的句子。
有唯的句子:
《琵琶行 》 作者白居易?朝代唐
東船西舫悄無言,唯見江心秋月白。
沈吟放撥插弦中,整頓衣裳起斂容。
白話釋義:
東船西舫人們都靜悄悄地聆聽;只見江心之中映著白白秋月影。
她沈吟著收起撥片插在琴弦中;整頓衣裳依然顯出莊重的顏容。
有惟的句子:
《離騷》作者屈原?朝代先秦
民好惡其不同兮,惟此黨人其獨異!
戶服艾以盈要兮,謂幽蘭其不可佩。
白話釋義:
人們的好惡本來不相同,只是這邦小人更加怪異。
人人都把艾草掛滿腰間,說幽蘭是不可佩的東西。
擴展資料《離騷》寫作背景:
關於《離騷》的創作年代,司馬遷在《史記·太史公自序》裏說:“屈原放逐,著《離騷》。”據此則當作於屈原放逐後。今人對此說法不壹,有說作於楚懷王時屈原被疏遠後,還是作於楚頃襄王時屈原被流放後,有說作於懷王末頃襄王初,有說始作於懷王時而成於頃襄王初,迄無定論。寫作時間當在秋天。
《琵琶行 》寫作背景:
元和十年(815年)六月,唐朝藩鎮勢力派刺客在長安街頭刺死了宰相武元衡,刺傷了禦史中丞裴度,朝野大嘩,藩鎮勢力又進壹步提出要求罷免裴度,以安藩鎮“反側”之心。
這首詩最令人稱道的是詩對琵琶樂聲的描寫。由“大弦嘈嘈如急雨”到“曲終收撥當心畫”幾句,將抽象的、難以感知的樂曲用形象生動的比喻模擬出來,既有聽覺形象,又有視覺形象,讀過後讓人感到余音裊裊,余味無窮。其中“大珠小珠落玉盤”、“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等成了寫樂聲的經典詩句。“
元和十壹年(公元816年)秋天,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已兩年,在潯陽江頭送別客人,偶遇壹位年少因藝技紅極壹時,年老被人拋棄的歌女,心情抑郁,結合自己路途遭遇,用歌行的體裁,創作出了這首著名的《琵琶行》(原作《琵琶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