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裏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
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壹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黃鶴樓》 崔 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壹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李白
壹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
隨州
唐代大詩人李白曾以“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的不朽詩篇贊美隨州。
原文:《江夏送倩公歸漢東》 作者:李白 年代:唐
彼美漢東國,川藏明月輝。
寧知喪亂後,更有壹珠歸。
天門
茶聖陸羽贊美故鄉天門
六羨歌. 〖唐〗 陸羽. 不羨黃金罍,不羨白玉杯;. 不羨朝入省,不羨暮入臺;. 千羨萬羨西江水,曾向竟陵城下來。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天門《送從弟皮崇歸復州》
羨爾優遊正少年,竟陵煙月似吳天。
車螯近岸無妨取, 舴艋隨風不費牽。
處處路傍千頃稻,家家門外壹渠蓮。
殷勤莫笑襄陽住,為愛南溪縮項鯿。
唐代詩人皮日休贊美故鄉天門《天門夕照》
落霞如綺絢晴空,坐對天門欲下舂。
十裏孤峰層漢碧,數村殘照半江紅。
荒城市螟人歸牧,遠浦沙明水宿鴻。
回首長安何處是,崔峨宮闕五雲中。
據《天門縣誌》記載,文學泉系晉代支遁和尚開鑿,因水質優良,深受歷代茶人推崇。宋代王禹 曾專程來天門品嘗井泉,並賦七絕壹首,詩曰:" 石封青苔百尺深,試茶嘗味少知音。唯余半夜泉中月, 留照先生壹片心"。詩中既表白了對陸羽懷念;同時,對陸羽研究茶事作出貢獻給予充分的肯定。但陸羽身後,西塔寺與文學泉長久湮沒,直至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由於旱災掘塘取水,才發現了井址和書有"文學"的斷碑,證實井址所在,才恢復勝跡。在井泉附近,還建了陸羽亭。可惜到1935年大水沖於前,又為日寇戰火毀於後。1957年重建後又遭"文革"破壞。1981年再次重建至今。在重建的陸羽亭內立有壹塊石碑,正面鐫刻"文學泉"三字,背面題有"品茶真跡"四字。永遠留照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