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回答人們
太上老君[唐朝]
偶爾來到松樹下,腦袋裏塞著塊石頭睡覺。
山裏沒有歷法,不知道寒氣過去是幾月。
翻譯:
我偶爾會來到松樹下,頭靠在石頭上睡覺。
山裏沒有歷法,所以當寒冷消失時,我甚至不知道是哪年哪月。
註意事項:
答:這是壹個隱士寫的詩,回答人的問題。據《古今詩詞》記載:“過於隱逸的人,對自己的身世壹無所知,善人不問姓名,卻不作答,留下壹首無韻的詩。”
偶爾。
高枕:有兩種解釋,壹種是用高枕解決問題,另壹種是說明躺著也沒什麽好解決的。
日歷:指日歷,記錄壹年四季的書。
寒:指寒冷的冬天。
贊賞:
如果陶淵明生活在魏晉,主要是因為他對現實的不滿。然後,唐人向往古代,據說是淡泊,比較浪漫。道教在唐代很流行,這首詩的作者可能是道教的皈依者。據古今詩文記載,這位隱士來歷不明。有壹次,有人當面問他的名字,他沒有回答,而是寫了這首詩。在這裏,詩人以他的隱居和山中節氣的變化,向人們展示了壹個不食人間煙火的大師形象。
第壹副對聯“偶來松樹下,高枕上眠”與其說是“答人”,倒有點像壹幅生動的自題畫像。“偶爾”,它的行蹤很逍遙,妳追不到。“坐回去”,妳會看到它是平靜的,無憂無慮的。“松樹”和“石頭”的設置簡單,但充滿了深山的興趣。
在這座“有壹個不是人類的世界”的大山裏,就像生活在壹個想象中的古代社會。“雖無日歷,但四時自成壹家。”(陶淵明《桃花源記》詩)“寒竭”二字,意為四時老。此外,它還更進壹步。雖然它知道寒冷的盡頭,但它不知道年份。這裏有兩層意思:壹是來源於“無歷日”,意思是“妳解不了甲子”(唐詩:“壹山僧解不了甲子,壹葉落知人間秋”);二樓,不知道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麽,就像桃花源裏的“不知如何有漢,無論魏晉”。可見,詩中的人不僅在空間上是孤獨的,在時間上也是無拘無束的。至此,“太隱者”的形象已經完成,有種呼之欲出的感覺。
“五絕無閑言,難有回味。”(劉熙載《藝術大綱》)此詩無虛詞,語言古淡,無武力痕跡;它的美特別富有內涵,讓人敬而遠之。李白《山中答俗人》寫了壹個不答的問題,答了也不答,表情已經很高了。這首詩無問有答,是壹首絕妙的“俗人之問的回答”。但回答的方式更活潑通暢,更自鳴得意健忘,讓人覺得“羚羊掛在角上,無跡可尋”。
關於作者:
臺商隱士,唐朝的壹個隱士,住在鐘南山,自稱臺商隱士,身世不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