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讀《致橡樹》有感

讀《致橡樹》有感

 讀完壹本名著以後,相信大家壹定領會了不少東西,不能光會讀哦,寫壹篇讀後感吧。妳想知道讀後感怎麽寫嗎?以下是我精心整理的讀《致橡樹》有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致橡樹》有感1

 舒婷的這首詩壹直是我向往的愛情境界,可是如今讀來卻另有壹番感想。有次看到舒婷的采訪,她說這首詩並不是愛情詩,而是為女人的外表和她的獨立性而寫的。舒婷認為,每壹個女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和理性的思考,所以女人應該堅強獨立。我在不久之前仍對她的觀點百分百的認同。可如今當我也經歷了感情磨難,我發現也許是我的理解太片面,太表面了。

 這個世界是壹個充滿了各種關系的社會,女性的覺醒和追求獨立自由是多少年來,多少代女性被壓抑的集體反彈。但是在我們中國大陸婦女解放運動是否矯枉過正?當越來越多的女性在追求“自我為中心”時,我們也看到了另壹方的反彈,男性和女性成了競爭對手,他們都在爭取有限的資源,都在爭取到底那壹個是被動那壹個是主動。現代女性很大的糾結就是,事事都在爭取主動的姿態,但傳統價值觀念又讓她覺得自己應該是被動的。

 反觀我自己的經歷,我就是如此直白的把這種競爭引進了自己的私生活,甚至當我遵循傳統價值觀念以付出和奉獻為愛時,卻仍然選擇了具有攻擊性的姿態,我恰恰放棄了我之所以成為女人的柔軟,也不自覺的放棄了我身為女人應該得到的關愛與憐惜。當我執著於為什麽我的付出沒有被認可時,原來在我自己的心中也沒有把自己作為壹個女人來對待。我的咬牙硬撐是件多麽主觀的事,我忽略自己內心的感受,同時也疏忽了給對方造成的壓力。

 如今的我仍然追求《致橡樹》般的愛情關系,但要把作者稱為“這些都還不夠”的部分放到更重要的位置----像泉源 常年送來清涼的蔚籍;像險峰 增加妳的高度 襯托妳的威儀;甚至陽光 甚至春雨。遵循我內心的感受,發覺我女性的溫柔。

 今天下午在言談之中,忽然想起壹首詩——舒婷的《致橡樹》。雖然這不是壹首純粹描述愛情的詩句,但是許多人卻從中看出了愛情該有的'態度。記得以前最喜歡其中的壹句“我必須是妳近旁的壹株木棉,做為樹的形象和妳站在壹起。”正是這種努力成長為樹的信念,讓我壹度動容。自古以來,女性的形象似乎就被設定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風,長久以來受到壓迫的舊社會的婦女也習慣了依附男人而生。擁有與失去似乎向來不是由女性向導,而只是被動地承受。

 也許真的存在那種耐心極好的男人,那就是極品了,不是妳我輕易能夠遇到的。男人的確喜歡溫柔的女人,但是溫柔不是軟弱無力、不是悲泣啼哭,溫柔的女人也可以擁有壹個堅毅的靈魂。淚水也許會換來男人壹時的柔情,但總怕終有壹天,這個曾經給予妳溫暖的手也會因為疲倦而無力地垂下。我想我是不願當這棵菟絲花的,那樣只能努力地依附大樹而生,貪婪地榨取大樹的精力來得到生存,讓大樹的軀幹無法得到伸展。我願意用我的智慧來經營我的感情和生活,將自己塑造成壹個溫柔的女人和壹個並肩的戰友,擁有自己獨特的和煦而堅定的微笑。當欣賞江山如畫的時候,我願意化為壹汪春水,為這副風景增添壹抹麗色;當遭遇風浪襲人的時候,我亦可以和妳壹起迎風而上 ,而不是委屈地退縮害怕、逃離。

讀《致橡樹》有感2

 如果問,有壹首什麽樣的愛情詩可以打動我?我會回答,它不止是有象淩霄花壹樣的美麗意象,也不止是有行雲流水壹般的語感,也不止像泉源壹樣能給人帶來清涼的慰藉,不止日光,不止春雨,甚至霧靄,甚至虹霓。

 如果問我找到了這樣的詩嗎?當然,是《致橡樹》。

 近來重讀《致橡樹》,感覺歷久彌新。詩人舒婷以明麗雋美的意象,縝密流暢的思維邏輯,全新的思想內涵,給閱讀者的心海帶來了浪潮般的沖擊,創造了愛情詩中的經典。

 在作品問世後的三十多年裏,對於《致橡樹》的藝術性,已經有太多太多的作家和評論家對它進行解剖,透析,重構,反思,談得非常非常多,析得非常非常透,憑我的淺薄道行,實在是很難在此方面貢獻什麽新的意見。

 不過,在重讀的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到,任何偉大的作品都是具有時代特征的。中國歷史上封建帝制比較長,民主的歷史比較短,很難想象在封建社會裏會出現《致橡樹》這種主旨的文藝作品。那時候,能夠出現“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這樣的作品,已經是對於愛情最高境界的描述和追求了。我看過電視劇《白銀谷》,裏面的老太公娶了六七房姨太太,在這樣的婚姻制度下,能夠產生男女平等的愛情嗎?顯然不能。大導演張藝謀曾拍過壹部電影《大紅燈籠高高掛》,裏面仍然是三妻四妾,這顯然是如《白銀谷》壹樣的社會環境,這種社會背景下出現的愛情觀顯然與舒婷的思想距離十萬八千裏。從新文化運動到解放這壹段時間,中國壹直在進行民族解放運動,民族大義超越了個人的“小情小愛”,雖然期間也出現了徐誌摩,戴望舒這樣壹批傑出的浪漫詩人,但封建殘余仍廣泛存在,他們對於男女平等愛情觀的呼喚顯然停留在攀援的淩霄花或者癡情的鳥兒或者日光春雨泉源的層面。

 現代愛情觀必然產生於完全意義的民主社會之上,當平等自由博愛成為社會的基本制度時,現代的愛情觀便有了生長的土壤,空氣,陽光,雨露,養分和水源。所以,我們看到,在建國以後開始出現了壹些具有現代愛情觀的文藝作品,它們對於男女平等的描述和歌頌顯然是前所未有的,是開天辟地石破天驚前無古人的。不過,由於歷史局限性的原因,當時的壹些文藝作品也不可避免的烙上了時代印跡,體現物質文明的較多,寫人文關懷和春花雪月的較少,所以,這就把創立偉大作品的機會留給了後來的人們。十壹屆三中全會以後,中國社會走向發生了新的變化,民主精神更加張揚,人文關懷被大力提倡,社會日益繁榮,這個時候,作家和詩人們擁有了可以自由馳騁,自由翺翔,自由飛舞,自由宣泄的天地,於是,《致橡樹》這麽精致,大氣,明麗,雋美的偉大作品便產生了。

 我比較閱讀了《致橡樹》和《我願意是激流》,覺得這兩首詩均是偉大而不朽的愛情詩精品。《我》詩誕生了160多年,依舊像是現代年輕人的情書,《致》詩誕生了30多年,依然沒有舊俗落伍之感,它們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我認為這壹點可能是衡量偉大作品最重要的尺度吧。

 重讀《致橡樹》,我更多的感悟在詩外,我覺得它既是舒婷的作品,也是中國的作品,它是中國時代進程的產物。在中國,早壹點產生不了《致橡樹》,晚壹點也產生不了它(因為它已被另外壹個舒婷寫出來了),它是時代的產物。我不知道別人在讀此詩時會產生什麽樣具體的思緒,但我知道我自己的感慨是:詩歌是有韻律的史書。

讀《致橡樹》有感3

 舒婷,原名龔佩瑜,是中國當代著名女詩人,朦朧詩派代表之壹,而致橡樹更是引領朦朧詩潮的代表作之壹。

 愛情是什麽?每壹個人都有自己的觀點。席慕蓉說:愛,原來是沒有名字的,在相遇之前等待的,就是它的名字。三毛說:壹剎真情,不能說是假的,愛情永恒,不能說只有那壹剎那。舒婷在致橡樹中表達的愛情更是獨特的。

 作者借助橡樹木棉這兩個中心意象表達了女性對愛情的觀點。我如果愛妳絕不像攀援的淩霄花,借妳的高枝炫耀自己;我如果愛妳絕不學癡情的鳥兒,為綠蔭重復單調的歌曲。

 她認為愛情不是唐王和玉環是的附庸愛情,而是平等的。自古以來,女性的形象被設定為了柔情似水、若柳扶風,長久以來受到壓迫的舊社會的婦女也習慣了依附男人而生。擁有與失去似乎向來不是由女性向導,而只是被動地承受。她認為在新時代,女性應該,擺脫羈絆,擁有自由追求自己幸福的權利。

 她認為真正的愛情是堅貞的,即使如曼珠沙華般花開無葉,葉生無花,生生相錯不相見,仿佛永遠分離,它們的心也依然在壹起。都市的牢籠困住了妳的身軀?快節奏的生活羈絆了妳愛的步伐?沒關系!只要跟著心的感覺走,即便遠隔重洋也會近如咫尺。

 她認為真正的愛情是相愛的兩個人比肩而立,風雨同舟,***同堅守。我們***同分擔寒潮風雷霹靂,我們***享霧靄流嵐虹霓。愛壹個人很容易,愛她壹生卻是很難得。現實中充滿了太多的誘惑,也瘞藏著太多的危險。記得有人說過:最初教會妳舞步的人不會,不會陪妳到散場。我覺得這句話有些偏激。

 不過這句話也反映了這樣的壹個事實:大難臨頭是所謂的愛情難免不會像無根的浮萍,風兒壹吹就散。就像九把刀寫的等壹個人咖啡中女主人公思螢與男主人公阿拓之間的故事,在經過風風雨雨之後的他們才找到自己的真愛。這部小說中有這麽壹句我深有感觸:沒有經歷過生死的愛情是毫無趣味的。

 愛情是純真、熱烈、平等、高尚的,可以感觸的到,卻說不清道不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