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關紡織的詩詞有什麽?

有關紡織的詩詞有什麽?

1.日暮堂前花蕊嬌,爭拈小筆上床描。繡成安向春園裏,引得黃鶯下柳條。選自詠繡障(胡令能)

2.田蠶事已畢,思婦猶苦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選自子夜四時歌(“夏歌”之七)

3.春月采桑時,林下與歡俱。養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選自采桑度(之五)

4.小麥青青大麥黃,原頭日出天色涼。婦姑相呼有忙事,舍後煮繭門前香。繅車嘈嘈似風雨,繭厚絲長無斷縷。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選自繅絲行(範成大)

5登店賣三葛,郎來買丈余。合匹與郎去,誰解斷粗疏?選自讀曲歌(之八十二)

1.《詠繡障》這是壹首贊美刺繡巧奪天工的詩句。說的是傍晚時分,堂屋前面的花朵開放得鮮艷美麗,女工們拿著描花的彩筆,精心地把花朵描在繃著繡布的繡架上。繡成的屏風擺放在春天的花園裏,因繡得精巧逼真,竟引逗得黃鶯飛下柳條,向著繡障中的花間飛來。

2.《子夜四時歌》(“夏歌”之七)這首南朝樂府民歌,寫思婦對客居異地的丈夫的懷念,也委婉地反映了思婦的辛苦與怨恨。這位思婦,顯然也是個絲婦,她辛辛苦苦地養蠶繅絲,結果“田蠶事已畢”,而她卻所獲甚微,“猶苦身”。是誰掠奪了其勞動果實,詩中雖未明言直說,但我們不難想象得出這掠奪者當是彼時彼地的豪富。思婦的勞動果實大都被剝奪了,她只得自己服用粗疏的葛布,而將稍為細密的葛布寄給客居異鄉的丈夫:“當暑理絺服,持寄與行人”。

3.《采桑度》(之五)這首詩是寫男女同往采桑之情事。前兩句描寫壹對戀人同往采桑,時值陽春三月,桑葉茂盛,可他們卻顧不上采桑,在林間盡情相悅,饒有情趣。這兩句,給人身臨其境之感,如見其人相悅之態,如聞其人嬉笑之聲。

4.《繅絲行》(範成大)這首詩的妙處不僅在於傳神地描繪了婦姑繅絲的情景,還在於以此來襯托“今年那暇織絹著,明日西門賣絲去”,將反映農村織婦的辛勤勞動與揭示封建剝削結合起來。“今年”兩句是說,繅絲的婦姑在往年還有余絲織成絹,留作己用,可“今年”卻不得暇織,急著將絲全都賣出去。其潛臺詞是:賦稅加重,官府催租急,婦姑不得不繅絲賣絲。這兩句與上文互相映襯,增強了詩的藝術感染力。

5.讀曲歌(之八十二)這首南朝樂府民歌,以壹位賣布女的自我表白委婉曲折地抒寫了此女對前來買布的情人深摯愛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