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廬山康王谷者言之鑿鑿。康王谷,俗稱廬山壟。從現在的星子縣城乘車至隘口,然後沿著通往廬山的南山公路北行數公裏,在壹處叫觀口的地方棄車步行,即可進入廬山壟。這是壹條長達7 公裏的絕密坳谷,“整個壟中,峰嶺對峙,聯綿延伸,東靠著最高漢陽峰,西臨於長嶺馬耳峰,森林掩映,溪泉沿流,竹木青秀,花草爛漫。屋舍靠山近水,碧蔭遮蓋村莊,阡陌縱橫,水田旱地,男女耕耘,壹展世外桃源景象”(《廬山旅遊介紹》)。進谷的“葫廬口”極狹,壹踏進谷口,溪聲林濤便撲面而來,但見青山高聳,古木參天,溪水隨山勢而轉,小路傍溪澗而進。山重水復,曲折蜿蜒,頭頂現出壹線藍天,循著溪旁小道山行二、三裏,山勢漸緩,眼前出現壹片村落。田園蔥翠,“屋舍儼然”,雞犬之聲相聞。倘若是在春天進山,則夾岸桃花灼灼,香氣氤氳,雲霧融和著裊裊炊煙,如絲如帶,壹路鳥語花飛,宛如進入了傳說中的仙境壹般。
廬山壟這片幽深而狹長的谷地,史、誌上稱作康王谷。宋《南康軍圖記》載:秦滅楚時,楚懷王之子康王避難谷中,秦將王翦追趕甚急,幸而天降大風雨,康王得以脫險,從此隱居谷中,“不復出焉”。康王谷即因之而得名。另據《星子縣誌》亦如是載,至今山谷盡頭,尚有壹處村落叫“半山康家”。村中還有康氏的人家居住。康王谷中,不但秀麗的風光與《桃花源記》中描述的壹模壹樣,而且楚康王避難的故事與陶令筆下“先世避秦時機,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遂與外人間隔”數語正吻合。陶淵明長期生活在廬山山南壹帶,對谷中的風光和康王避難的掌故壹定非常熟悉,所以他以康王谷作為生活原型,構想桃源情境,進行藝術創造,寄托自己的政治理想,應該是當信勿疑的。
持江蘇連雲港之說者信誓旦旦。江蘇連雲港市雲臺山脈的宿城西麓,亦被人們稱作陶令筆下的桃花源。那裏三面環山,壹面向海,除了翻越虎口嶺,與外界無路可通;其中,川原坦蕩美麗,山畔竺篁搖曳,山腳拐彎處通向高公島,與《桃花源記》的描述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而考查史實,陶淵明確實曾到過這個地方。公元400年, 高公島戰爭期間,陶淵明任鎮軍劉牢之的參軍時,親赴戰場。因此,他的後裔、清末兩江總督陶澎,在宿城法起寺旁建起了‘晉鎮軍參軍陶靖節先生祠堂’,其錄書刻石的匾額至今尚在”(見《語文教學通訊》1995年第6 期)雲雲。
大概人們都有壹種慕名的心理,都希望自己的家鄉與歷史上的名人有點“沾親帶戚”的緣故吧。廬山南北兩麓的星子縣和九江縣,為爭“奪”陶淵明的籍貫,打了數百年的“官司”,前幾年論爭達到了空前激烈的程度。雙方都請來了全國知名的“陶學家”,評陶、研陶、註陶、吟陶,當然也期望能在壹個權威性的陶淵明研究會上,對陶淵明的籍貫進行“仲裁”,而有關桃花源的原型在什麽地方的問題,人們更是眾口異詞,說法不壹。據統計,在神州大地上,被“疑為桃花源原型的地方壹***有十余處”(《廬山風景話趣》)之多。
近年,湖南的桃源洞,也被人們稱作桃花源。桃源洞位於桃源縣城西南15公裏的水溪,它俯臨沅江,背倚青山,松竹垂陰,景色綺麗。唐代開始在此建有寺觀。清光緒年間,曾重修“淵明祠”,並順著山勢以陶淵明的詩文命名建造了桃花觀、水源亭、纜船洲等。遺憾的是據《桃源縣誌》記載:這裏的桃源洞,本名“烏頭村”,因為陶淵明的名篇影響越來越大,才改名“桃源洞”的。
有的學者認為,桃花源“並非作者虛構,也不是幻想的再創造,而是切切實實的居住在武陵地區的苗族社會的寫真”(《桃花源究竟在哪裏?》)其依據是,東晉文人劉敬叔在《異苑》中記述:“元嘉初,武陵人射鹿,逐入石穴,才容人。其人入穴,見其旁有梯,因上梯,豁然開朗,桑果蔚然。”縣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素有對桃花的崇拜,以及見客人“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的習俗。再據《苗族簡史》介紹,武陵地區的苗族人民早在晉朝前,就呈現出了“春蠶收長絲,秋熟靡王稅”(《桃花源詩》)的社會景象。
上列種種,恐怕還僅僅是被考證的部分“謎底”而已,正確與否,難以明斷,真可謂“說是就是不是也是”“說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
中國人做了1600多年的“桃花源”美夢。但直到當前,還是沒有人知道 “真”桃花源究竟在哪裏。這不但是壹件怪事,而且至今仍然是壹個神秘未解的謎。
疑問在哪裏呢?有六大懸念:壹、陶淵明是不是當時受歧視的“少數民族”溪峒蠻人的後代?二、陶淵明的創作、生活與思想,對寫作《桃花源詩並記》有什麽影響?三、較早記載入史冊的 “桃花源”究竟在哪裏?四、陶淵明究竟受到了哪些“傳聞”的啟發?五、“發現”桃花源的漁人黃道真是南方的“少數民族”溪峒蠻人嗎?六、武陵在陶淵明時代有沒有桃花源?
現代史學家陳寅恪,率先捅了這個“馬蜂窩”。1936年,陳寅恪發表《桃花源記旁證》,質疑公認的南方武陵說,認為“真”桃花源在北方的弘農、洛水上遊壹帶。這篇論文傳播開來以後,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大的影響,被許多人爭先恐後地搶著拜讀。在當今的文化界,學者們對這個問題,還在爭論不休。
也許人們會好奇地問: 桃花源不是在武陵嗎?難道另外還有地方叫桃花源的?壹般人看來,桃花源在武陵已是“定論”,這個質疑竟然引發這麽大的爭議,簡直不可想象。這是為什麽?都是那些疑問惹的“禍”。讀完本文,就會知道其中為何如此神秘的。
先從第壹個疑問談起,講講陶淵明是不是當時受歧視的“少數民族”溪峒蠻人的後代?
許多人都不了解,陶淵明有“少數民族” 溪峒蠻人嫌疑的身世。陶淵明的家族可能是當時受歧視的溪峒蠻人,還被人抓著了“把柄”,屬地位低下的寒門庶族。他的祖先原居住在鄱陽郡(今江西波陽),西晉滅掉吳國後遷到廬江尋陽(今江西九江)。那裏都屬鄱陽湖地區,雜居著漢族和溪峒蠻等少數民族。陶淵明的曾祖叫陶侃,早年是壹個窮光蛋,靠捕魚為生。來到洛陽“跑官”,因“府望不顯”,沒有人把他帶進“圈子”,甚至認為同他打交道都是恥辱。雖然後來成為壹個大軍閥,官拜大司馬,封長沙郡公,但還是被士人鄙視為“溪狗” 。可見,他們的家族為主流社會所歧視,根本沒有什麽門望,極有可能是溪峒蠻人,不然的話,別人也不會罵他是“溪狗”。
當時的戶籍檔案的記載能影響壹個人壹生的命運。東晉時期的戶籍檔案有“黃籍”、“白籍”之分。江南本土戶口,編入“黃籍”;南渡僑民,類似於“流動人口”,於是僑置郡縣,編入“白籍” ,相當於辦“暫住證”。當時的士族豪強享受特權,“百役不及,高臥私門”,所以不少寒門庶族,冒充士族,逃避賦役。壹旦在它上面造假改動壹下,寫上壹筆輝煌的“神話”,偷偷填下原本沒有官爵之類,那麽壹生不僅能享受特權,還可能趁此顯赫的資歷做官,如魚得水,平步青雲。
陶淵明家族有可能偷改戶籍檔案,以受歧視的“少數民族”冒充華夏族,但被人抓到了“把柄”, 蓋子沒捂得住,“負面”消息傳播開後,於是人人都認為他家是“溪峒蠻”,所以即使陶侃身為大軍閥,還是被罵作“溪狗”。
因此,陶淵明壹生坎坷,到處碰釘子,不是偶然的。更不幸的事情,到陶淵明長大成人的時候,有數代人做大官的他們家已經衰敗沒落了。四十壹歲的那年,他做了彭澤縣的縣令,只當了八十多天的官,想起多年來的辛酸,好沒面子,在官場中混了這麽久,還要向壹個比自己年紀小的上司哈腰敬禮,何必“為五鬥米折腰”?不如提前“退休”算了,於是陶淵明把縣令印信壹丟,主動離職,回家種地去了。
既沒有顯赫壹時的官爵,又不是士族豪強,還有少數民族溪峒蠻人的嫌疑,更被主流社會歧視,所以,在當時的世人心目中,陶淵明只是壹位人格高潔的隱士,他的詩文沒有什麽大名氣。
陶淵明死了百余年後,被崇拜者們追捧為大詩人。南朝梁代的昭明太子蕭統為之編集和作序,還舉辦了《陶淵明集》首發式的“新聞發布會”。壹時,陶淵明的身價飛漲,蔚然為壹代大詩人。於是,他被推尊作田園詩派的開創者,也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對後世影響最大的作家。譬如唐代的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權貴,正是這位“先進”“標兵” 陶淵明 “不能為五鬥米折腰”的遺風。
現在再談第二個疑問,看看陶淵明的創作、生活與思想對寫作《桃花源詩並記》有什麽影響。根據文獻材料,可以斷定,其中必有緊密聯系。
陶淵明隱居山林,壹生從事田園詩歌創作。作為民間文藝家,他寫下了大量的田園詩歌,內容包括為對田園自然風光的描繪、對自己勞動生產的體驗和閑居交遊、讀書飲酒等多個方面。陶淵明熱愛自然風光,厭惡現實社會,把它稱作“俗”,認為官場是“樊籠”、“塵網”。他怕“坐牢”,要“逃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壹去三十年。……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
作為壹個農民,陶淵明非常貧困。在壹首懷念古田舍的詩中,他說,“轉欲誌常勤”、“聊為隴畝民” ,表示要勤勞和安心種地。還有壹首詩,寫了他為豆除草:“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願無違。”在壹首收獲早稻的詩中,寫他早起收割,夜晚負耒而歸,“田家豈不苦” ?陶淵明這樣勤勉,卻不免“夏日長抱饑,寒夜無被眠”,甚至於無米下鍋,被迫乞食。
陶淵明改創新自然說,鼓吹“非暴力不合作主義”,是壹位大思想家。陳寅恪先生在《陶淵明之思想與清談之關系》壹文說:“淵明之思想為承襲魏晉清談演變之結果及依據其家世信仰道教之自然說而創改之新自然說。······推其造詣所極,殆與千年後之道教采取禪宗學說以改進其教義者,頗有近似之處。然則就其舊義革新,‘孤明先發’而論,實為吾國中古時代之大思想家,豈僅文學品節居古今之第壹流,為世所***知者而已哉!” 依據陳寅恪先生的研究,舊自然說公然對抗“吃人”的“名教”,甚至搞宗教起義,而陶淵明的新自然說雖反對 “名教”,但僅只是搞“非暴力不合作主義”,即不和政治勢力合作,外學儒家,內修道家,將生命精神融入宇宙造化之中,達到“天人合壹”的境界。這壹點,類似於道教吸收禪宗學說改進教義的方法,也是中國文化吸收外來文化的壹個範例。
正是如此,在生命融入宇宙造化之中後,田園生活無處不有“真意”。在“心在兩端”的陶淵明看來,生命的“真意”只有從田園風光的遊賞、勞動生產的體驗、讀書飲酒中才能獲得,有他的詩為證:“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辯已忘言。”詩中提到的“真意”究竟是什麽?應當是真樸無偽,純粹天然。莊子早就說了:“真者所以受於天也,自然不可易也。”
桃花源是陶淵明幻想出來的安慰劑,有點像吃現代人搖頭丸。他想通過它徹底否定當時的既成社會,以寄托他壹生對田園山水的詩意理想。這些理想全部體現在《桃花源詩並記》中:桃花源裏風光恬靜和諧,自然與人融為壹體;沒有世俗政權,不收農業稅,沒有雜役,無剝削與掠奪,人人自由、平等,人人勞動,家家富裕,人們生活愉快。
也許有人會問:桃花源究竟是壹個什麽性質的理想世界呢?
許多人認為,桃花源是帶有道教色彩的神仙境地。大約是《桃花源詩並記》中有 “奇蹤隱五百,壹朝敞神界”壹句,於是詩人們都認為桃花源是仙境,如韓愈《桃源圖》有“神仙有無何渺茫,桃源之說誠荒唐”詩句;劉禹錫《桃源行》有“仙家壹出尋無蹤,至今流水山重重” 詩句;王維《桃源行》有“初因避地去人間,及至成仙遂不還”與“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詩句。據說,最早認為桃花源是仙境,還是陶淵明的《搜神後記》壹書。
對於真桃花源在武陵(今常德),幾乎從來沒有人懷疑過。自從陶淵明以後,歷代文人騷客還爭相詠題 “桃花源”,譬如南北朝時期有庾信、徐陵等人,唐代有王昌齡、李白、劉禹錫、杜牧等幾十個人,宋代有王安石、蘇軾、黃庭堅、朱熹等人。
陳寅恪先生是近代第壹個懷疑者。因此,他撰寫《桃花源記旁證》後,引起學術界爭議,先後有唐長孺先生的《讀桃花源旁證質疑》、勞幹先生的《桃花源偶記》,逯耀東先生的《何處是桃源?》的對他的質疑。
最近幾年,中國旅遊業發達,不少地方乘機大肆炒作,在某些學者索隱文獻的配合下,牽強附會,自稱“真” 桃花源。於是乎,“真”桃花源如雨後的春筍,壹夜之間冒遍全國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