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求壹句表達親情難忘的詩句 急!!

求壹句表達親情難忘的詩句 急!!

蘇東坡的詞《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裏孤墳、無處話淒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岡。

兩種解釋

這首詞是蘇軾為懷念亡妻而作,寫於寧熙八年(1075),時距王去世恰好十年。

上片寫對亡妻的懷念之情。首句便直接傾訴了作者對亡妻十年來的深摯懷念和傷悼。陰陽兩世,生死相隔了茫茫十年,作者對亡妻的懷念始終沒有淡化。既使不去思量,過的的壹切自會浮漾心頭,難以忘懷。雖時光易逝,但真情難忘。追念之情,不能自已。次壹句寫作者當時的感受。佳人香消玉殞,斯人獨自憔悴。孤墳遠在千裏。無處可訴衷腸。這裏的"淒涼”壹詞有兩種含意。壹是指作者思念亡妻的淒苦。同時又指作者仕途坎坷的悲涼。壹句"無處話淒涼"寫盡作者孤寂悲郁的心境。令人為之心酸。

第三句話緊接第二句話的"悲涼",用壹假設引出作者當時的境遇。"縱使相逢應不識"。是啊,因為當年尚還年輕的我,如今已是風塵滿面,鬃發如霜了,"塵滿面,鬃如霜"。短短六個字便將作者仕途潦倒的形象栩栩如生地描繪了出來。表面是悼亡妻,實際卻是抒發作者的人生感慨。今人不覺心下憾憾了。

下片寫夢境。有所思,必有所夢,於是作者"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生動地寫出了十年前夫婦問那充滿歡樂的愛情生活。但乍然的相逢競使他們"相顧無言”。作者自妻子辭世後已經歷了十年的宦海沈浮。也飽嘗了十年的相思之苦。此時,他該有多少要講給自己心愛的妻子的話啊!"惟有淚千行”無聲勝有聲。通過寫夢見妻子的情境,真實地表現了夫妻間生死不渝的恩愛之情。同時正是夢裏相見更加重了現實中的生死之隔的悲涼之感。令人不由心中憾然而至於淚下了。

夢裏再美畢竟還是夢。夢醒了只會使人更難以接受這永不相見的現實,但現實中來,那個在小軒窗前梳妝的女子只能出現在夢中了,現實是明月夜下短松崗上的孤墳。而這正是作者每每想起都要肝腸寸斷的地方。最後壹句作者傳達了生離死別的悲痛。"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崗"。淒涼之意,縈回不絕,令人不覺掩卷拭淚而長嘆。

1075年正值蘇軾與王安石政見不同自請外調,在密州為官時期,仕途失意。在這首詞中作者不僅表達了對亡妻的滌摯感情,同時借悼亡,出寫出了自己的人生感慨,擴大了詞的容量。 (我覺得這純粹是放屁,任意拔高)

全詞語言樸素自然,純用白描,不事雕。感情至純哀而無脂粉氣,纏綿意,真實自然。具有令人蕩氣回腸的藝術魅力。因此流傳古。感人至深,堪稱悼詞之絕唱。

------

用詞寫悼亡,是蘇軾的首創。這首悼亡詞運用分合頓挫,虛實結合以及敘述白描等多種藝術的表達方法,來表達作者懷念亡妻的思想感情,在對亡妻的哀思中又糅進自己的身世感慨,因而將夫妻之間的情感表達的深婉而摯著,使人讀後無不為之動情而感嘆哀惋。

寫這首詞時,正是作者任密州知密州時所作。當時蘇軾宦海浮沈,南奔北走,心情十分蒼老,這時思念起自己甘苦與***的結發夫妻很自然的。當年作者十九歲就同郡的王弗結婚後離開蜀地出任仕途,夫妻恩愛、相敬如賓,誰料十年後王弗亡故,葬於家鄉四川的祖瑩。生者與死者幽明永隔,感情的紐帶卻結而不解,始終存在。有了這十年生死兩茫茫的無奈。

“不思量,自難忘”兩句,看來平常,卻出自肺腑,十分誠摯。生死相約陰陽隔絕,卻不能忘懷。這種深深地埋在心底的感情,是難以消除的。因為作者時至中年,他表達出人們進入中年後壹起擔受著壹生憂患的正常的夫妻感情,它象日常生活壹樣,平淡無奇,然而淡而彌永,久而彌篤。更能顯示出生死不渝的愛情。後面的“千裏孤墳, 無處話淒涼。”承接著前面的生死兩茫茫,更顯得淒苦哀涼與無奈。好象讓妳感受到了在千裏之外的哪個孤墳,和秋風瑟瑟烏啼滿天的淒涼景色。

作者又回到了現實,想這即便是再見到自己的先妻,象他這樣的老態龍鐘,落魄失意妻子也不會認出自己來的。話鋒轉到作者幽幽的夢中,在故鄉鄉的家中,夢中的王弗“小軒窗,正梳妝”,猶如結婚未久的少婦,形象很美,帶出蘇軾當年的閨房之樂。但是十年來的人世變故尤其是心理上的創傷在雙方都很顯然的。相互面對卻不知到要說什麽, 只有任憑淚水傾盈。

最後壹段“料得年年斷腸處, 明月夜, 短松岡。”是對現實的壹種感嘆,只有著明月夜和短松岡是真實存在的,是年年歲歲的哀思與憑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