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詩歌創作

詩歌創作

1.明眸:是指眼睛足夠明亮,能看到秋天鳥獸身上新長出的細毛。形容目光敏銳,觀察細致。沈復童趣:“記得小時候,能眼觀日,眼觀秋……”源自孟子惠亮王上:“明察秋毫。”

2.自我滿足:形容喜悅和滿足的樣子。《童趣》:“我徜徉其中,心安理得。”

3.龐然大物:指大而笨重的東西,也指看起來很強壯,實際上很虛弱的東西。童趣:“忽然有個妖怪,拔山倒樹……”源於唐宗元《三誡·黔驢》:“虎見之,妖也……”

4.復習舊知識,獲得新知識:可以通過復習所學內容獲得新知識;這也意味著重溫歷史經驗,更好地理解現在。源於十》:“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

5.見思奇:看到壹個品德好的人,就想和他壹樣,形容他好學上進。源於十曰:“見聖人思奇言,見聖人而自省。"

6.擇善而從:擇善而從,也就是采納和執行正確的意見。緣起於十》:“三人行,必有壹師。擇善而從之,不善而改之。"

7.任重而道遠:任重而道遠;比喻責任重大,需要長期奮鬥。源於十》:“士要自強不息,任重道遠。"

8.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源於十》:“子貢問:‘誰能壹言而行終身?孔子說:‘我原諒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9.栩栩如生:壹個個清晰的出現在妳面前。蒲松齡《山城》:“樓、堂、坊,數以億計。”

10.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打個比喻,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出自《塞翁失馬》(選自《淮南子·人間訓》)。

11.迷茫:因為事情復雜,很難看清真相。源自木蘭詩:“公兔腳繁,母兔眼迷離;當兩只兔子在地面旁邊行走時,安能分辨出我是公的還是母的嗎?”

12.吳夏阿蒙:比喻壹個人學識淺薄。孫權《勸學篇》(選自司馬光《子同治簡》:“唯賢於當下者,方能足智多謀,而非歸吳而去阿蒙者!”源於《三國誌》和《武治》。

13.用新的眼光看別人,說明別人進步了,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了。孫權勸學:“離君三日,更可觀……”

14.誇父對太陽的追求:隱喻巨大的決心或不自量力。來自誇父的《壹天天》(選自《山海經·海外北經》)。

15.世外桃源:指不受外界幹擾的理想場所或與世隔絕的幻想世界。源於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16.豁然開朗:形容小黑暗突然變得寬敞明亮,也形容(經過別人的引導或自己的思考)突然明白、領悟。源自《桃花源記》:“只有妳壹開始很狹隘,妳才能理解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

17.享受自己:舒服,快樂,驕傲。《桃花源記》:“我有黃毛,我快樂。”

18.沒人關心:沒人問,被排除在外。起源於桃花源:“(劉子驥)聽說了,欣然跟隨。如果妳失敗了,妳就會發現疾病。之後就沒興趣了。”

19.不匍匐不分枝:本義是蓮莖直,不匍匐不分枝;後比喻說話或寫文章不慢,不節外生枝。源於北宋周敦頤《愛蓮說》:“交際直外,不散漫,香遠清,遠看婀娜之植物,不可笑。”

20.山重水雜:山重疊,流水環繞;形容風景優美。源於宋《遊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

21.前途光明:比喻希望或困境中的轉機。出自《遊山西村》:“山河無道疑,又有壹村。”

22.不求解答:讀書的本義只是理解主旨,不罵人;現在的意思是只滿足於壹個大概的了解,不做深入的了解。源於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次我知道壹些事情,我都會高興得忘了吃飯。”

23.悲:悲、喜、別離、團圓,是指生活中的各種經歷、遭遇、感受。源於北宋蘇軾的《明月幾時有?:“人有悲歡離合,月有沈浮。此事古而難。”

24.政通人和:政令暢通,民心相通;形容國家和平安全的景象。北宋範仲淹《嶽陽樓記》:“明年朝政,諸事順遂。”

25.壹切都廢棄了:很多廢棄的企業又重新建立起來了。《嶽陽樓記》:“明年朝政和諧,事事順遂。”現在,標準的詞形寫法是“萬物欣欣向榮”。

26.輕松愉快:豁達開朗。《嶽陽樓記》:“登上城樓,心曠神怡,忘了屈辱,把酒留在風中,心曠神怡。”

27.醉翁之意不在酒:指另有所圖或別有用心。源於北宋歐陽修《醉亭序》:“醉意不在酒,亦在山川之間。”

28.山野雞:指野味和野菜。源自《醉翁亭記》...山菜野雞,混著過去,是盛宴。”

29.交錯飲酒:酒器和酒片交替升降(片、竹片為飲酒),形容歡聚飲酒的熱鬧景象。源於《醉亭序》:“宴飲之樂,非絲非竹。射手中,玩家獲勝,玩家交錯,坐起喧嘩者皆大歡喜。”

30.雄心壯誌:比喻誌向高遠。出自《陳涉世家》:“陳涉嘆道:‘嗚!燕子知道天鵝的野心!"

31.鍥而不舍,鋒芒畢露:身穿堅固鎧甲,手持利器;形容全副武裝投入戰鬥。源自《陳涉世家》:“將軍誌在銳,伐無道,誅秦……”“有”就是“穿”。

32.看輕自己:沒有基礎的看不起自己。諸葛亮《出師表》:“妄自菲薄,舉之無義,堵忠諫之道,不可為也。”

33.犯罪:指作惡多端,違法亂紀。出自《師者典範》:“凡有犯罪之人,忠厚善良者,應賞之以刑……”

34.訪草堂:比喻真誠再三的邀請。源於《壹個老師的例子》:“先帝不賤待臣,自暴自棄,草中關懷臣……”

35.得道多助,合乎道義就得到了多數人的支持和幫助,違背正義就永遠得不到支持。源於“得道多助而不得道”(選自《孟子公孫醜下》):“得道多助者,失道者少助。幫助少的時候,親戚會在壹旁;多幫襯,天下太平。”

3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憂患與邪惡使人掙紮求生;安逸和享樂使人沈淪,導致死亡。源於“生於憂患,死於安樂”選自《孟子·告子下》:“則知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37.為正義犧牲生命:為正義犧牲生命。源於《我要的魚》(選自《孟子·高子上):“命也是我要的;義也是我要的。二者不可兼得,舍生取義者也。”

38.轟:這是指戰鬥中第壹次擊鼓,士氣會振奮起來;現在,我描述壹下如何努力,壹下子完成。源自“曹劌辯論”:“戰鬥需要勇氣。大吵大鬧,然後沒落,然後排氣。”

39.愚人移山:比喻做事不畏艱險,鍥而不舍。出自愚公《逸山》(選自《列子·唐雯》)。

40.三次衰退:形容士氣低落,打不起精神。源自“曹劌之爭”:“壹次努力,然後衰落,三次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