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名稱示兒
創作年代南宋
作者姓名陸遊
作品體裁詩 七言絕句 愛國詩
陸遊畢生從事抗金和收復失地的正義事業。雖然屢遭投降派排擠、打擊,但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消減。
[編輯本段]詩詞原文:
示兒
(宋)陸遊
死去元知萬事空,
但悲不見九州同。
王師北定中原日,
家祭無忘告乃翁。
[編輯本段]註釋譯文:
示兒:示:告訴。告訴兒子。
某些版本為元:本來;原來。在冀教版小學課本中,印為“原”應為“元”。(附:“元”同“原”)
九州:古代中國分為九個州:冀州、兗(yan)州、青州、徐州、揚州、荊州、豫州、幽州、雍州(《禹貢》)。這裏代指中國。
九州同:全國統壹
同:統壹。
王師:國家的軍隊。
北定:向北方平定。
家祭:家中祭祀祖先的儀式。
乃翁:妳的父親;也表示老頭 。乃:妳 ,妳的
元:原來
但:但是
註: 在冀教版小學課本中,無印為“毋”。故上為按冀教版小學課本訂正。
"我"本來就知道人壹死世間壹切就與我無關了,死去時唯壹的遺憾就是沒能看到祖國統壹。待到南宋軍隊收復北方中原的那壹天,在家裏祭祀祖先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把這件事情告訴妳們的父親。
[編輯本段]詩詞鑒賞:
首句“死去元知萬事空”。“元知”,本來就知道;“萬事空”,是說人死後萬事萬物都可無牽無掛了。但接著第二句意思壹轉:“但悲不見九州同”,唯獨壹件事卻放不下,那就是淪喪的國土尚未收復,沒有親眼看見祖國的統壹。詩的第三句“王師北定中原日”,表明詩人雖然沈痛,但並未絕望。他堅信總有壹天宋朝的軍隊必定能平定中原,收復失地。有了這壹句,詩的情調便由悲痛轉化為激昂。結句“家祭無忘告乃翁”,情緒又壹轉,無奈自己活著的時候已看不到祖國統壹的那壹天,只好把希望寄托於後代子孫。於是深情地囑咐兒子,在家祭時千萬別忘記把“北定中原”的喜訊告訴他。
這首詩是陸遊的絕筆。他在彌留之際,還是念念不忘被女真貴族霸占著的中原領土和人民,熱切地盼望著祖國的重新統壹,因此他特地寫這首詩作為遺囑,諄諄告誡自己的兒子。從這裏我們可以領會到詩人的愛國激情是何等的執著、深沈、熱烈、真摯!無怪乎自南宋以來,凡是讀過這首詩的人無不為之感動,特別是當外敵入侵或祖國分裂的情況下,更引起了無數人的***鳴。
這首詩用筆曲折,情真意切地表達了詩人臨終時復雜的思想情緒,既有對抗金大業未就的無窮遺恨,也有對神聖事業必成的堅定信念。全詩有悲的成分,但基調是激昂的。詩的語言渾然天成,沒有絲毫雕琢,全是真情的自然流露,但比著意雕琢的詩更美,更感人。
[編輯本段]作者簡介:
陸遊(1125壹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是南宋偉大的的愛國詩人。他始終堅持抗金,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傑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虜”,被後人稱為“詩魔”。
陸遊出身於壹個由“貧居苦學”而仕進的世宦家庭。陸遊的高祖是宋仁宗時太傅陸軫,祖父陸佃,父親陸宰。 當時正值宋朝腐敗不振、屢遭金國(女真族)進犯的年代。出生次年,金兵攻陷北宋首都汴京,他於繈褓中即隨家人顛沛流離,因受社會及家庭環境影響,自幼即立誌殺胡(金兵)救國。
封建家庭雖帶給陸遊良好的文化薰陶,尤其是愛國教育,但也帶來婚姻上的不幸。他20歲時與表妹唐婉結婚,夫妻感情甚篤,可是其母卻不喜歡唐氏,硬逼他們夫妻離散,唐氏改嫁趙士程,陸遊亦另娶王氏為妻。離婚後陸遊非常傷痛,紹興二十五年31歲遊經沈園時,偶見唐琬夫婦,陸遊在沈園墻上寫了〈釵頭鳳〉詞以寄深情,此後屢次賦詩懷念,直至75歲時還寫了有名的愛情詩《沈園》。唐氏讀了陸遊的釵頭鳳後悲痛欲絕,和了壹首釵頭鳳,不久便去世了。
陸遊“年十二能詩文”,學劍,並鉆研兵書。29歲赴臨安省試,名列第壹。次年參加禮部考試,因名次居於主和派權臣秦檜的孫子之前,又因不忘國恥“喜論恢復”,要求“賦之事宜先富室,征稅事宜覆大商”,為秦檜所黜。檜死,紹興二十八年出任福州寧德縣主簿,紹興三十年,召除敕令所刪定官。孝宗繼位,賜進士出身。後因力勸張浚北伐,發生部下將領不合的情況,再加上主和派阻饒,朝廷立即動搖,而陸遊亦被冠上“交結臺諫,鼓唱是非,例說張浚用兵”之罪名而遭免職。六年,起通判夔州。
1172年(乾道八年)主戰將領王炎聘陸遊至幕中襄理軍務,使陸遊的生活發生很大的變化。軍旅生活使他的懷抱不禁為之壹開,寫出了許多熱情奔放的愛國詩篇。“飛霜掠面寒壓指,壹寸丹心唯報國”可說是他這壹時期生活和心情的寫照。雖然陸遊滿懷報國赤誠,但因朝廷腐敗,只求茍安無意進取,他復國的壯誌壹直無法得到伸展的機會。
1175年(淳熙二年),範成大邀陸遊入幕僚,為成都路安撫司參議官。陸與範素有詩文之交,因此不甚拘守官場禮數,以致引起同僚譏諷;又因復國抱負和個人功名長久無法得到伸展的空間,故常有較放縱輕佻的行為,被同僚指責為“不拘禮法,恃酒頹放”。於是陸遊索性自號“放翁”,並在詩中自我嘲解。淳熙五年,提舉福建路常平茶鹽。淳熙六年,改提舉江南西路。淳熙十三年,知嚴州。淳熙十五年,擔任軍器少監。
之後歷經多次升降官職,在1190年(光宗紹熙元年)之後的二十余年,長期蟄伏在山陰老家農村,家居時“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因為養生有術,嗜食薏米和木耳,到了晚年,依然耳聰目明。期間雖仍有向朝廷提出抗敵作戰的主張,但始終遭受非議。最後於在1209年(嘉定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陰歷日期,陽歷為公元1210年1月26日)抱著未見國土收復的遺恨與世長辭,享年86歲。
陸遊生活的時代,北方的少數民族政權金國頻頻向宋朝發動戰爭,積貧積弱的宋朝喪失了大量國土,被迫不斷向南遷移,人民生活在戰亂和動蕩之中。少年時代的陸遊就不得不隨著家人逃難,飽嘗流離失所的痛苦。 在十二世紀初,我國東北地區的女真族建立了金國。在陸遊出生後的第二年,金國占領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市);第三年把徽、欽二帝擄去,北宋亡國。而當欽宗之弟趙構逃到南方,在臨安(今浙江杭州市)建立了政權之後,不但不發憤圖強,收復失地,反而任命臭名昭著的漢奸秦檜做宰相,壹意向金人屈膝求和。紹興十二年(1142年)和議告成,趙構競無恥到向金國皇帝自稱臣子,並答應每年獻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跟金人劃淮水為界。從此北方的大好河山淪為金人的領土,北方的廣大人民橫被金人奴役,而南宋小朝廷也只是偏安壹隅,在敵人的威脅壓榨下茍延歲月。後來宋孝宗趙眘與金簽訂的“隆興和議”及寧宗趙擴與金簽訂的“開禧和議”,照舊屈辱求和。這種局面,當然是壹向反對民族壓迫的廣大漢族人民所不能容忍的。因此在這壹歷史時代,不知有多少中華民族的優秀兒女挺身而出,展開了不屈不撓的鬥爭,而陸遊則是他們在文學戰線上的傑出代表。
作為壹名傑出的詩人,陸遊壹生創作詩歌9300余首。這些詩中大多數都是與抗擊侵略者的有關的。或者描寫火熱的軍中生活,"失衣臥枕戈,睡覺身滿霜",或者寄托自己對祖國前途命運的深切憂慮和自己空抱壹腔報國熱情的愁悶心情。
陸遊詩特征之壹,是氣吞山河的英雄氣概和萬死不辭的犧牲精神。這在他壹生的詩作中都有充分的反映,直到82歲,他還高唱“壹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的詩句。陸詩第二個特征是,對投降派尖銳的諷刺和堅決的鬥爭。另外,他也有壯誌未酬的感嘆和對理想境界的寄托,如《書憤》、《秋思》、《枕上偶成》、《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等。此外,他還有不少象“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壹村”(《遊山西村》)和“小樓壹夜聽春雨,深巷明朝賣杏花”(《臨安春雨初霽》)等歌唱美好生活的詩句。陸詩的基本特征是現實主義。在表現手法上,他壹般不直接對客觀事物做具體刻畫,而是抒寫個人的主觀感受,因此,他的詩概括性、抒情性強。陸詩在現實主義基礎上,還極富浪漫主義情調。這主要表現在詩人對復國理想追求時的瑰麗想象上。他的想象主要是對抗金戰爭的想象,包括戰鬥的陣勢、敵軍的潰敗及朝廷的中興。誇張也是構成陸詩浪漫主義特征的壹個因素。如“逆胡未滅心未平,孤劍床頭鏗有聲”(《三月十七日夜醉中作》),“起傾鬥酒歌出塞,彈壓胸中十萬兵”(《弋陽道中遇大雪》)等詩句,與表現陸詩悲壯、奔放的風格特征極有關聯。
陸詩語言不尚粉飾、奇險,追求明白如話,自然而精煉。
《示兒》是在他臨死前寫的
[編輯本段]創作背景:
這首詩是陸遊對兒子的臨終遺囑。詩中表達了壹個行將去逝的老人至死都不忘因為外族的入侵而山河破碎的祖國,他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在祖國光復的那壹天,告訴他勝利的消息。從這首詩中,人們可以感覺到壹位老詩人在人生的彌留之際強烈的愛國之心。這首《示兒》詩是他生命終點所爆發出的愛國火花,也可看做他壹生愛國思想及詩作的總結。
[編輯本段]後世影響:
歷代文人,凡是讀過《示兒》詩的無不為之感動。早在南宋當時,劉克莊就有壹首絕句說:
不及生前見虜亡,放翁易簀憤堂堂。遙知小陸羞時薦,定告王師入洛陽!
其他評述陸詩而特別提到《示兒》這首的,就我所見,不下三十余家(請參看我與孔繁禮同誌同纂的《陸遊研究資料匯編》),或者說它有宗澤“三呼渡河”之意,或者說它與杜甫“壹飯不忘”的忠君愛國相同,也有讀後嘆息泣下的,也有作詩同情寄慨的。足見這首詩情真語摯,感人之深!
《示兒》是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詩中所表現的愛國熱誠催人淚下,發人深省。“鳥之將死,其鳴也哀;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這首詩裏“但悲不見九州同”的哀音,對祖國統壹,認同回歸,仍然是壹個有力的呼。
陸遊壹生經歷了北宋的末年和南宋的前半期。由於幼年在敵人入侵下倉皇逃難,以及家庭和親友的愛國言論的啟發教育,陸遊對當時的嚴重民族災難有著極其深刻的感受,因而早在青少年時期,就在心靈深處埋下了愛國復仇的種子。此後無論在朝廷和地方做官,到川、陜前線從軍,直至晚年在紹興老家閑居,這顆種子生根、發芽、挺幹、開花,雖然不斷遭到風雨的摧殘,卻也不斷地成長壯大,並且終於結滿豐碩的果實。清朝詩人趙翼的《甌北詩話》中有壹段話,說得十分概括,他說:
放翁十余歲時,早已習聞先正之緒言,遂如冰寒火熱之不可改易;且以《春秋》大義而論,亦莫有過於是者,故終身守之不變。入蜀後在宣撫使王炎幕下,經臨南鄭,瞻望鄠、杜,誌盛氣銳,真有唾手燕、雲之意,其詩之言恢復者十之五六。出蜀以後,猶十之三四。至七十以後,……是固無復有功名之誌矣,然其《感中原舊事》雲:“乞傾東海洗胡沙”,《老馬行》雲:“中原旱蝗胡運衰,王師北伐方傳詔,壹聞戰鼓意氣生,猶能為國平燕趙”,則此心猶耿耿不忘也。臨歿猶有“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之句,則放翁之素誌可見矣。
當然,這裏所謂“十之五六”,“十之三四”,只是粗略的統計,而且只是從數量上、表面上來看的;然而即此也可見陸遊的“素質”是壹貫的,是自少至老歷久不渝的。
1234年金朝被蒙古族滅亡之後,南宋政府從淮西調兵進駐開封城內,並從開封分兵收復了洛陽之後,劉氏在興奮之際,想到陸遊的子孫壹定會遵從他的遺囑,把這個好消息祭告“乃翁”的。但是好景不長,那個歌舞湖山、奸臣當道的南宋小朝廷連暮氣已深的金兵尚且不能抵抗,更何況這“方張之寇”的蒙古大軍呢?多虧廣大愛國軍民奮起阻擊,才使得這個風雨飄搖的政權又延續了四十多年。這時南宋遺民林景熙寫了壹首《讀陸放翁詩卷後》,詞意極為沈痛,其末四句雲:
“青山壹發愁蒙蒙,幹戈況滿天南東。來孫卻見九州同,家祭如何告乃翁!”
這是說,陸遊臨終時以不見“九州同”為憾事,現在他的孫子們卻看到了種這局面,但是統壹中國的不是宋王朝,而是新興的元帝國,這樣的消息在家祭時怎樣告訴他老人家呢?以上所舉兩首詩,前壹首洋溢著“漫卷詩書喜欲狂”的激情,後壹首抒發了“亡國之音哀以思”的悲痛,壹喜壹悲,都是由《示兒》詩引發的。他們的愛國熱情與陸遊息息相通。他們都是我國愛國主義詩人的典範,即使至今也令後人難以忘懷.。
但是以上諸人,大都是受了此詩的感染而引起***鳴,卻未暇對它的內容作細致的分析。值得參考和向讀者推薦的,要數當代朱自清先生的《愛國詩》壹文。在這篇文章裏,他把我國古典詩歌中的愛國詩分為三個項目:壹是忠於壹朝,也就是忠於壹姓;其次是歌詠那勇敢殺敵的將士;再其次是對異族的同仇。並指出第三項以民族為立場,範圍更為廣大。他認為陸遊“雖做過官,他的愛國熱誠卻不僅為了趙家壹姓。他曾在西北從軍,加強了他的敵愾。為了民族,為了社稷,他永懷著恢復中原的壯誌。”因此在歷代愛國詩中,他特別推崇這首《示兒》詩,並對它做了具體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