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龍門山色
劈破層巒壹水來,儼然雙闕向城開。
千龕佛像唐雕鑿,萬世神功禹削裁。
[作者]呂維祺,明河南新安人,字介孺,號豫石,萬歷進士,曾任吏部主事,後退居洛陽。
[註釋]禹削裁:相傳 “伊闕”、“龍門”是大禹治水時所鑿,故稱萬世神功。唐雕鑿:此系比喻之辭,因龍門石窟始建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493年) 前後,以後魏、北齊、隋、唐、北宋等各代均繼續有營造,非唐朝壹代之功。
2、無題
崢嶸兩山門,***挹壹水秀。
灘聲千鼓輦,石壁萬龕竇。
金銀佛寺古,夜籟笙竽奏。
惟當效樂天,早晚棄冠綬。
[作者]?蘇過,北宋文學家,字叔黨,蘇軾幼子,時人稱小坡。蘇軾連年遭貶,蘇過均隨行,蘇軾死後,他定居於潁昌 (今河南許昌) 斜川,自號斜川居士。
[註釋] 崢嶸:山勢高峻。挹:拱衛的意思。鼓輦:軍隊的鼓樂儀仗。《禮》:“君子聽鼓輦之聲,則思將帥之臣。”竇:孔穴,指佛龕洞穴。樂天:即白居易,樂天為其字。冠綬:作官人的帽和印紐絲帶。棄冠綬,即棄官歸隱。
3、?龍門遊眺
鑿山導伊流,中斷若天辟。
都門遙相望,佳氣生朝夕。
精舍繞層阿,千龕鄰峭壁。
日落望都城,人間何役役。
[作者]?韋應物,中國唐代詩人,漢族,長安(今陜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韋待價曾孫,出身京兆韋氏逍遙公房。今傳有10卷本《韋江州集》、兩卷本《韋蘇州詩集》、10卷本《韋蘇州集》。散文僅存壹篇。因出任過蘇州刺史,世稱“韋蘇州”。詩風恬淡高遠,善於寫景和描寫隱逸生活著稱。
[註釋] 鑿山二句:寫龍門兩山隔伊水雄峙的情景,想起了它的悠久歷史和古老傳說:《水經註》雲,“昔大禹疏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歷其間北流,故謂之伊闕矣”,並說兩山中斷就像天斧辟開壹樣。
都門二句:寫隋唐時洛陽城正南的定鼎門和龍門山遙遙相望,而龍門壹帶朝夕彌散著佳氣雲霧。精舍二句:描寫龍門的寺廟和石窟,佛寺依山而建,樓層相疊,佛龕因壁而鑿,數以千計。人間句:為人們終日為生活而奔忙發出感嘆。
4、?遊龍門奉先寺
已從招提遊,更宿招提境。
陰壑生虛籟,月林散清影。
天闕象緯逼,雲臥衣裳冷。
欲覺聞晨鐘,令人發深省。
[作者]?杜甫,唐開元二十四年 (735年)舉進士,不第,離開長安,遊齊趙,路過洛陽時題詠。
[註釋] 奉先寺:唐代龍門著名的十寺之壹。為唐高宗時雕鑿,武則天曾資助脂粉錢2萬貫,是龍門石窟中規模最大,藝術最精妙的洞窟,其中主佛盧舍那佛像高17.
4米,頭高4米,耳長1.
8米,是迄今保存的龍門佛像中最大的壹尊。
招提:首句“招提”,指寺僧,言自己與他壹起遊覽,後句“招提”,是指佛教寺院,為佛教用語,此處指奉先寺。虛籟:
籟,泛指聲音;
虛籟,就是風。
天闕句:指兩山對峙的龍門,高聳得好似逼近了天上的星辰。象緯,星象經緯,指日月星辰。雲臥句:寫奉先寺的高寒,宿奉先寺如宿雲中,故說:“衣裳冷”。
5、龍門懷古
元魏史余遺萬佛,龍門壁上歷千秋。
環屏洛邑連峰抱,遙指黃河入海流。
人佇碧空風瑟瑟,夢回幽窟思悠悠。
緬懷無限蒼茫意,清濁傾壺醉倚樓。
[作者]?愛新覺羅·溥傑,作於1964年秋。愛新覺羅·溥傑(1907年4月16日—1994年2月28日),乳名譽格,字俊之,號秉藩,滿族,清朝宗室,是清朝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的同母弟。溥傑生於北京醇親王府,是家中的次男,父親是第二代醇親王愛新覺羅·載灃,母親瓜爾佳氏·幼蘭。
[註釋] 元魏:龍門石窟自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開始營造;孝文帝姓元,故稱元魏。佇:佇立,長時站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