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關於春花的詩?

關於春花的詩?

香樹無花,鳥語壹路春山。

春天的即興創作

《春日即興》是唐代詩人李華的作品。這是壹首描寫風景的詩。全詩作者路過益陽時,看到了晚春的景色。在景物的描寫中,他洋溢著詩人的感傷和憂傷的情緒。這首詩感情豐富,情景交融,四首詩如四幅畫,描繪了春天原野的生機,表達了詩人對傷心的草地、潺潺的流水、落花和空山的無盡徘徊,同時蘊含了時代的滄桑。它的妙處在於,字面上與人事無關,詩人卻通過描寫自然風光來反映社會動蕩。正因為這首詩具有感物傷物的特點,即以小見大,意境含蓄,所以代代相傳。

全文:

春遊即興

益陽城下,草長鶯飛,水自東向西流。

香樹無花,鳥語壹路春山。

贊賞:

這是壹首山水詩。“草長在益陽城下”,作者站在城頭看風景,只見大片的不毛之地,到處長滿了茂盛的雜草。然後,壹筆帶過,把人們的視野帶到了蓮長宮和女兒山:“水向東流,水向西流。”在太平時期,爬上武侯和玄宗曾經走過的於震路,不僅可以觀賞到“鳥語花香,草木皆兵”的美景,還可以看到農民灌溉的大片良田。但此時,這裏清澈的山泉不再灌溉,而是任其“自東向西流”。過去,這裏的香竹、古柳、怪柏、松柏,處處吸引著眾多遊客;如今,別說那些了,就連美麗的春花也早就有人欣賞了。

這裏強調“無人花落”二字,表現了詩人對時代的情懷,說明安史之亂後,無人來此觀賞,只好不聞不問。“壹路鳥啼春山”壹路春山,是壹個花開花落,鳥語花香的美麗地方。而“空鴉”二字,則是以喜寫悲,以噪寫寂,充分表現了山路的荒涼;這裏不僅從來看不到這麽多遊客,連農民、樵夫、村姑都不見了。“自落”與“空哭”協調,寫出了詩人面對大好山河的無限孤獨。

這首詩和其他壹些詩相似。杜甫《春望》中的第壹句和“雖國破,山河長存,草木春回”以及姜夔《揚州慢·淮左杜明》中的“十裏渡春風,麥青”都表現出蒼涼的特征。杜甫《書香》中的第三和第四句以及“春草染臺階,鳥語花香”都表現出蒼涼的特點。後兩句中的“子”和“空”與杜甫《書香》中的“子”和“空”的作用相同。春光明媚,卻無人欣賞。其實是寫在歡樂場景中的悲傷情緒,表現了山中的寧靜,從中透露出壹絲憂傷和蒼涼。此外,“子”與“落”可與李清照《壹枝梅紅蓮香秋余玉》中的“花離水漂”詩有關,表達了春光無限好,物是人非,滿目淒涼的景象。全詩表達了作者面對城破人稀的局面時的悲涼之情。

李漁《詞我見》中有雲:“雖未出現“景”字,但“景”字亦分主客,以情為主,以景為客。說風景是說情,不是借物,是以物比人。有壹整篇文章沒有透露秋的感受,但真正的句子是愛,字字都和愛有關。”詩和詞在表達上是壹致的。這首詩雖然不能說做到了“全篇不顯秋感”,但更突出的是寫風景,句句含情。尤其值得壹提的是,詩中雖然寫的都是綠草、香樹、山泉、鳥鳴,都是令人愉悅的場景,卻構成了晚春的景象,渲染出壹種孤獨、蒼涼、哀怨、遺憾的感覺。這些場景烘托了詩人淒涼的心境,充分表現了詩人對時代的深深惋惜。

/view/65180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