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有首詩句不知道什麽意識 能否把大概意識告訴下好嗎?

有首詩句不知道什麽意識 能否把大概意識告訴下好嗎?

大滌山是令人景仰的抗清英雄黃道周的故地。黃道周是南明朝廷禮部尚書。早年曾在銅山孤島石室中讀書,因號石齋。南京失守後,黃道周與程邃等人嘯聚山林,回到他從前開壇講學的大滌山,謀求復明大業。然而壯誌未酬,往江西征集軍隊行至婺源時為清兵所浮,後在南京遇難。

這裏牽涉到壹個由來已久的話題:石濤的氣節。對石濤在南京揚州兩次接駕,並且做詩歌頌新朝頗有微詞的,首推黃賓虹和石濤研究專家鄭拙廬兩先生,認為石濤是明朝王孫,早已削發做了和尚,卻兩次接駕,歌頌新朝,這樣變節行為,是不能原諒的。其實這是對石濤的苛求。石濤與朱耷,漸江的情形不同。朱耷和漸江的人生際遇如出壹轍,都是因為清兵入侵才斷送了他們鋪滿鮮花的前程,他們對清王朝的敵視如同水火不融,是壹種刻骨銘心的仇恨。石濤則不同,明亡時石濤僅三歲,國破家亡的痛苦,無法感觸,但自己是明代遺民,這是無法改變的事實,潛意識中對滿清的抵觸情緒,在內心深處無時不在滋長。比起那些貳臣,石濤要清白多了,畢竟,他沒有去清廷為官,豈止如此,他用了這樣兩個世人皆知又讓人費思的古怪別號:苦瓜和尚,瞎尊者。苦瓜何解?石濤雙目明亮,何稱瞎尊者?傳說版本很多。較流行的說法是:苦瓜者,皮青,瓤朱紅,寓意為身在滿清,心記朱明;瞎尊者,失明也,寓意為失去明朝。失明之人,豈有不想復明之理?!

因而,當石濤路過大滌山,聽到了抗清英雄黃石齋的故事,憑吊了黃氏講學的石公壇遺跡,他心中驟然湧起了壹股強烈的對故國的懷念,對失去了的家園的無比依戀與渴望。這種故國情結深深地埋藏在石濤的心底,伴隨他壹生,越到晚年,這情結越濃烈。無法排遣之際,不得不付諸筆墨,把早年拜謁過並且藏於心胸的大滌山描繪出來。我們在今天欣賞這幅作品時,依然會感到大滌山非同尋常的氣勢,感到畫面上苦瓜和尚,瞎尊者這兩方鈐印異常醒目。從此之後,石濤便有了另壹個具有非常意義的別號:大滌子。石濤是清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