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天的蠶會壹直織到死,每晚蠟燭都會把燈芯滴幹。——唐·李商隱《無題》
賞析:這首詩寫的是春蠶吐絲到死都要吐出來,蠟燭燒成灰也要滴幹眼淚壹樣的蠟油。這首詩的本意是相思之苦,深深的眷戀,無望的相遇,對愛情的執著與追求。
現在常被用來比喻教師這壹偉大職業的奉獻精神,贊美教師們像蠟燭壹樣,為了教育而照亮別人,燃燒自己的高尚品質。
2.花兒采成蜜後,為誰努力誰就甜。——唐洛音《蜜蜂》
賞析:這首詩描述的是蜜蜂采集了所有的花朵制成花蜜後,付出了自己的辛勤勞動,而別人卻嘗到了花蜜的甘甜。原意是作者對勞苦大眾的同情和憐憫,以及對壹些不勞而獲的朝廷官員的反感。
如今這首詩已大多被用作贊美老師的詩句。老師像蜜蜂壹樣辛勤工作,把自己的時間和汗水奉獻給壹屆又壹屆的培養學生,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和愛都給了學生,就像壹只勤勞的蜜蜂,犧牲自己的時間和精力,讓別人也能嘗到甜蜜的結果。
3,落紅不是沒心沒肺的事,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紀海雜詩》
賞析:這首詩描寫的是從枝頭落下的落花。即使從樹枝上掉下來,它們依然化作春泥,願意培育美麗的春花來生長。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報國的誌向,表達了他雖出官場卻關心國家命運的熱情。
這首詩現在經常被用來描述老師的工作。老師像落紅壹樣不停的付出,日常生活中毫不起眼。但事實上,是老師的努力為學生的未來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也是老師用自己的無私奉獻和奉獻守護著學生的未來。
4,妳老公桃李滿天下,為何不在堂前種花。——唐白居易《風荷綠野堂種花》
賞析:這首詩的翻譯是,裴桃李生遍天下,哪裏還有必要在門前種花?這首詩運用了轉喻修辭,用桃李代替學生,表現了對壹位名揚天下的老師的贊美,如今已成為贊美老師的千古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