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石是廉潔的古詩。
鄭板橋畫過壹幅名叫《竹石》的畫,在畫中,幾株竹子頑強地從巖石縫裏生長出來,清秀挺拔,傲然聳立。由於竹子將根牢牢地紮於巖石中,堅定而強勁,因此狂風無論如何也吹不倒它。隨後,作者寫下了這首詩。
它告訴我們,要能夠在惡劣的環境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拒腐蝕,永不沾,堅持清廉操守,做壹個清廉官員,就必須“咬定青山不放松”,使自己深深紮根在內在具有的遠大理想信念和高尚道德良知之中。
賞析
這首詩著力表現了竹子那頑強而又執著的品質。是贊美了巖竹的題畫詩,是壹首詠物詩,也是壹首題畫詩開頭用“咬定”二字,把巖竹擬人化,已傳達出它的神韻;後兩句進壹步寫巖竹的品格,它經過了無數次的磨難,長就了壹身特別挺拔的姿態,從來不懼怕來自東西南北的狂風。
鄭燮不但寫詠竹詩美,而且畫出的竹子也栩栩如生,用他的話說是“畫竹子以慰天下勞人”。所以這首詩表面上寫竹,其實是寫人,寫作者自己那種正直倔強的性格,決不向任何邪惡勢力低頭的高傲風骨。
同時,這首詩也能給我們以生命的感動,曲折惡劣的環境中,戰勝困難,面對現實,像巖竹壹樣剛強勇敢,體現了愛國者的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