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桂的古詩有《東城桂》、《鳥鳴澗》、《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1、《東城桂》(唐)白居易
遙知天上桂花孤,試問嫦娥更要無。
月宮幸有閑田地,何不中央種兩株。
賞析:
在詩人所住的地方,也有壹棵高大的桂花樹,枝葉繁茂,綠蔭繞地,每當開花的時候,清香四溢,飄得很遠很遠。可是,由於它長在壹個偏僻的地方,沒有人來,因而不論是花開花落,都總是冷冷清清、孤孤零零的,像是被人們遺忘了壹樣。
詩人看到這樣的情景,心裏很難過,就想問壹問月亮上的嫦娥,是不是把這棵桂花樹也搬到月亮上去,和原來的那棵桂花樹栽在壹起。這樣壹來,它就再也不會寂寞和孤單了。
2、《鳥鳴澗》(唐)王維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賞析:
前兩句“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便以聲寫景,巧妙地采用了通感的手法。花開花落,都屬於天籟之音,唯有心真正閑下來,放下對世俗雜念的摯著迷戀,才能將個人的精神提升到壹個“空”的境界。
後兩句“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便是以動寫靜,壹“驚”壹“鳴”,看似打破了夜的靜謐。
實則用聲音的描述襯托山裏的幽靜與閑適:月亮從雲層中鉆了出來,靜靜的月光流瀉下來,幾只鳥兒從睡夢中醒了過來,不時地呢喃幾聲,和著春天山澗小溪細細的水流聲,更是將這座寂靜山林的整體意境烘托在讀者眼前。
3、《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唐)皮日休
玉顆珊珊下月輪,殿前拾得露華新。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
賞析:
全詩以中秋壹事出中秋佳節玩月之全情,有以小見大之妙,給人的感覺是輕松自在,毫無憂愁的。雖只描寫了壹幅“夜賞月桂圖”,卻讓讀者得知民俗,中秋必看月賞桂。內容是詩人的聯想,卻不讓人覺得有空虛之意。
巧妙的聯想反而為“寂靜”的詩作平添了幾分“俏皮”。不禁讓人對古人的中秋佳節浮想聯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