鸕鶿捕魚是中國勞動人民傳承千年的古老技藝,這項技藝在江西省著名的風景名勝區龍虎山中的漁民中也世代相傳著。壹葉扁舟出沒於龍虎山的丹山碧水之中,矯健的魚鷹、迅捷的魚兒、黝黑的漁夫、碧綠的江水、兩岸的群山,構成了壹幅完美動人的和諧畫卷。 龍虎山的鸕鶿捕魚具有自己獨特的歷史傳承,這項工作需要勇氣、技藝、人與鷹的無間合作,是龍虎山的野性、力量與傳統的象征。竹筏原本停靠於龍虎山無蚊村上遊。只聽音樂起後,筏子出發,六筏呈壹字排開,到達指定演出地點後,圍成扇面。鸕鶿捕魚好戲此時精彩上演。只見"牧鷹人"(漁人)發令,魚鷹們便壹頭紮進水裏,僅壹會兒功夫,第壹只魚鷹鉆出了水面,喉嚨裏塞滿了魚。捕魚時,魚鷹們的脖子上,通常套有壹根麻織的細繩子,以防它們私吞大魚。眼疾手快的"牧鷹人"壹手抄回子、把魚頭抄進去,壹手抓鷹把魚扔進艙裏;順手拿出壹條小魚填進魚鷹嘴,用手壹抻皮條的活扣、將其皮囊解開,小魚便進了其胃中。為了將這項古老的捕魚技術能夠傳承並發揚光大,江西龍虎山風景名勝區管委會已經將龍虎山中所有有這項捕魚技藝的漁民召集起來,從2009年開始每年舉辦壹次大規模的鸕鶿捕魚大賽,在豐富該景區旅遊內容的同時,更重要的是將中國這項古老的捕魚技藝不斷保留。魏塘橋港村河面寬廣,港澤交錯,許多村民為了生活訓養鸕鶿,以捕魚補貼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