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連作品賞析

連作品賞析

在第壹部分中,羅炳輝懷著深深的悲痛回憶了他父親苦難而貧困的壹生。字裏行間充滿了對父親深深的懷念和對造成父親壹生苦難的黑暗社會的巨大悲憤。在第壹部的最後兩句話裏,他對自己在父親生命的最後時刻沒能成全人子的情懷,充滿了深深的愧疚。世界上沒有什麽比血肉親情更溫暖人心的了,無論如何都無法割斷。所以,失去親人的痛苦和心碎沒什麽區別。對於壹個在戰場上摸爬滾打多年的革命軍人來說,同樣如此。雖然作者很早就離開了家鄉和父親,但這種有血有肉的親情依然如火如荼。作者曾在《向父親致敬》中寫道:“不孝父母,十七歲離家,出走參軍。至今二三年沒回省裏了。雖然我領著老師出了滇池,過了黎姿,但我還是急著要離開19年的父親。.....想想那個小的,就是我兒子和我爸爸永遠結婚的時候,妳能不流淚嗎!有父無父,會讓我父親有子無子,他會很孤獨很痛苦。他不能生而養,死而葬。此不孝之罪也。哀悼父母生下我,我從未感謝過他們,對生活有無盡的恨意。永別了昆明,永遠的鄉愁之淚,世界的壹隅,長魂。靈器知而望心。”字裏行間,拳孝感人。但是,忠臣自古忠孝。所以在第二副對聯中,作者解釋了為什麽為了國家,為了民族,為了大義,他不得不暫時拋棄孝道。國難當頭,作為壹個熱血男兒,作者責無旁貸地肩負起救亡圖存的重任。他會把失去父親的痛苦埋在心底,化為無窮的力量投入戰鬥。作者發出了“誓死消滅敵人,打下第壹精神”的悲壯誓言。他相信這是中國每壹個有正義感的人都能理解的,包括他的親人。他把對父親的哀悼變成了對侵略者的怨恨。同時,他也把自己的孝心毫無保留地奉獻給了中國人民。

這幅對聯雖然是挽聯,但是沒有太多的悲傷和哀怨。作者欲揚先抑,在第壹部聯賽中深情緬懷亡父,在悲痛中積蓄了無窮的力量。喪父之痛化為壹波又壹波的憤怒,在第二副對聯中噴湧而出。上下對聯對仗工整,結構精密嚴謹,遣詞造句得當,感情真摯深厚。第二聯的結尾,使整個對聯的意境達到了壹般挽聯中無與倫比的高境界。大膽豪放,心胸開闊。他不僅會發泄對父親的悲痛,還會展示自己的革命抱負。其英氣、忠肝義膽躍然紙上。只有經過血與火的戰爭洗禮的革命軍人,才能寫出這麽奇怪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