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生不戴烏紗帽,
半路常逢白眼狼
中山有狼,白眼而雜色,東郭嘗飼之,終自害。
有同類,亦白眼,頗通人性,然暴虐乖戾之氣不改,數為禍鄉裏,肆虐田間,民深恨之,遂逐而欲誅之。有善人憐而赦之,養於家,為家犬事也。此狼雖伏,終野性難馴,貌恭敬而心懷禍胎。陰使禍害之事。
為人救而不受其職,是為不忠;得贍養而不知回報,是為不孝;仗人勢橫行鄉間是為不仁;任性妄為,為禍而不知自慚,是為不義。遭鄉民困,轍搖尾乞憐,民憫之,終不能害。
嗚呼,彼以牲畜之身,妄立人類之群,顛倒黑白若窮奇,貪得無厭賽饕餮。牲畜之輩幾何?徒增笑耳。
2. 有關貪欲的名言警句,最好是古代的詩句和文言文,寫明出處,越多1,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想有時。 ------明,張居正《張大嶽文集》
2,宴安鳩毒,古人深戒;死於逸樂,又何足怪。 ------《忍經》
3,人心不足蛇吞象-------- 《山海經·海內南經》
4,好利者,逸出於道義之外,其害顯而淺;好名者,竄入於道義之中,其害隱而深。
------明,洪應明《菜根譚》
5,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
6,戒貪,貪則無品;戒驕,驕則無知;戒情,情則無進。
7,魚為誘餌而吞鉤,人為貪婪而落網。
8,寧可清貧自樂,不可濁富多憂。
9,心無私欲,自然會剛;人無邪念,自然會正。
10,清白之心不可無,貪欲之念不可有。
11,高飛之鳥,亡於貪食;深潭之魚,死於香餌。
12,貧窮要壹點東西,奢侈要許多東西,貪欲卻要壹切東西。 ------高 裏
13,把金錢奉為神明,它就會象魔鬼壹樣降禍於妳。 ------菲爾特
14,鳥翼上系上了黃金,鳥就飛不起來了。 ------泰戈爾
15,擋不住今天的誘惑,將失去明天的幸福。
16,"貪"字近乎"貧","婪"字近乎"焚"。
17,貪壹分,百姓惡十分;廉百分,百姓喜萬分。
18,貪壹滴,占壹點,點點滴滴是深淵;留份白,留份清,清清白白在人間。
19,窮奢極欲是通向毀滅的捷徑;貪婪到頭只能落個竹籃打水壹場空。
3. 關於得於失 的古文警句易得者易失。佚名
臨乎死生得失而不懼。 得失名言
宋·蘇轍《吳氏浩然堂記》。臨乎:面對。本句大意是:面對死生得失毫不畏懼。這裏的“死生得失”,指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在生與死的考驗面前,如能做到無私無畏,就能置生死於度外,保持崇高的節操。今天可用以贊揚臨危不懼的英雄人物。
北宋文學家 蘇轍 《吳氏浩然堂記》
得失壹朝,而榮辱千載。佚名
憂喜塞翁馬,得失楚人弓。
唐·孫華《閑居寫懷十首》塞翁馬:即塞翁失馬故事,禍福難知。楚人弓:楚***王出遊獵,失掉弓箭,還說:“妳們不必找尋了,拾到的反正是楚國的人。”比喻人的禍福、憂喜可以相互轉換,壞事可以變為好事。
唐代詩人 孫華 《閑居寫懷十首》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
見唐·杜甫《偶題》。文章:指著作,作品。寸心:古人以為心只有方寸大小,故稱心為“方寸”、“寸心”。這兩句大意是:作詩著文是千古不朽的盛事,其中的得失只有作者自己心裏最清楚。在原詩中,杜甫對詩歌的源流發展,作者的成就高下,均作了系統的論述。這是開頭的兩句,主要強調了創作的甘苦。可供論述最了解作品的還是作者本人時引用。
唐代詩人 杜甫 《偶題》
興衰資於人,得失在於教。 得失的名言隋代文人 王通
早榮亦早枯,易得還易失。清代大臣 張廷玉
愛好文雅,廣延詩賦,以知得失。西晉史學家 陳壽
4. 形容“人道德敗壞”的文言文有哪些1. 《小人吟 》
宋 邵雍
小人無節,棄本逐末。
喜思其與,怒思其奪。
譯文君子何嘗要去做小人(某些行為),小人像草壹般去了又生長(小人多)。
但願妳們都能明白這個道理,不要去這般爭。
2. 《小人吟》
宋 邵雍
小人 *** ,重利輕死。
不畏人誅,豈顧物議。
譯文小人 *** ,利益為重死為輕,連被人殺死都不怕的人,還能怕別人的議論麽?
3. 《結交》
唐 孟郊
鑄鏡須青銅,青銅易磨拭.結交遠小人,小人難姑息。
鑄鏡圖鑒微,結交圖相依.凡銅不可照,小人多是非。
譯文把銅鏡比作君子,把凡銅比作小人,意為交友應該交可以依靠信任的人,當親君子遠小人。
4.《冬日讀白集愛其貧堅誌士節病長高人情之句作》
宋 陸遊
漢禍始外戚,唐亂基宦寺.
小人計已私,頗復指他事.
公卿恬駭機,關河入危涕.
草茅豈無人,死抱經世誌?
譯文漢朝的禍端起源於外戚篡權,唐朝的禍端起源於宦官。這些小人們道德敗壞,禍害朝堂。他所提出的抗金建議,均未被采納,並遭到主和派的打擊,曾長期落職閑居江西上饒、鉛山壹帶。晚年韓侂胄當政,壹度起用,不久病卒。 可憐我居住在這草屋之中,空懷有壹身報國的誌向。
5.《君子法天運 》
唐 韓愈
君子法天運,四時可前知.小人惟所遇,寒暑不可期。
利害有常勢,取舍無定姿.焉能使我心,皎皎遠憂疑。
譯文君子相信天命,對命運四季有感知,道德敗壞的小人相信機遇,對節氣世界無法深刻感知。生活中的利害是常有的,人們取舍之間沒有壹定的標準。怎樣才能能使我的心姣姣如明月,遠離這些疑慮呢?
5. 關於節約的文言文訓儉示康
司馬光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華靡,自為乳兒,長者加以金銀華美之服,輒羞赧棄去之。二十忝科名,聞喜宴獨不戴花。同年曰:「君賜不可違也。」乃簪壹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矯俗幹名,但順吾性而已。
眾人皆以奢靡為榮,吾心獨以儉素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為病。應之曰:孔子稱「與其不遜也寧固」;又曰「以約失之者鮮矣」;又曰「士誌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古人以儉為美德,今人乃以儉相詬病。嘻,異哉!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走卒類士服,農夫躡絲履。吾記天聖中,先公為群牧判官,客至未嘗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過七行。酒酤於市,果止於梨、栗、棗、柿之類;肴止於脯醢、菜羹,器用瓷漆。當時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會數而禮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內法,果肴非遠方珍異,食非多品,器皿非滿案,不敢會賓友,常數月營聚,然後敢發書。茍或不然,人爭非之,以為鄙吝。故不隨俗靡者蓋鮮矣。嗟乎!風俗頹敝如是,居位者雖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聞昔李文靖公為相,治居第於封丘門內,聽事前僅容旋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當傳子孫,此為宰相聽事誠隘,為太祝奉禮聽事已寬矣。」參政魯公為諫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於酒家,既入,問其所來,以實對。上曰:「卿為清望官,奈何飲於酒肆?」對曰:「臣家貧,客至無器皿、肴、果,故就酒家觴之。」上以無隱,益重之。張文節為相,自奉養如為河陽掌書記時,所親或規之曰:「公今受俸不少,而自奉若此。公雖自信清約,外人頗有公孫布被之譏。公宜少從眾。」公嘆曰:「吾今日之俸,雖舉家錦衣玉食,何患不能?顧人之常情,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吾今日之俸豈能常有?身豈能常存?壹旦異於今日,家人習奢已久,不能頓儉,必致失所。豈若吾居位去位、身存身亡,常如壹日乎?」嗚呼!大賢之深謀遠慮,豈庸人所及哉!
禦孫曰:「儉,德之***也;侈,惡之大也。」***,同也,言有德者皆由儉來也。夫儉則寡欲:君子寡欲,則不役於物,可以直道而行;小人寡欲,則能謹身節用,遠罪豐家。故曰:「儉,德之***也。」侈則多欲:君子多欲則貪慕富貴,枉道速禍;小人多欲則多求妄用,敗家喪身;是以居官必賄,居鄉必盜。故曰:「侈,惡之大也。」
昔正考父饘粥以糊口;孟僖子知其後必有達人。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馬不食粟,君子以為忠。管仲鏤簋朱纮、山藻棁,孔子鄙其小器。公叔文子享衛靈公,史鰍知其及禍;及戍,果以富得罪出亡。何曾日食萬錢,至孫以驕溢傾家。石崇以奢靡誇人,卒以此死東市。近世寇萊公豪侈冠壹時,然以功業大,人莫之非,子孫習其家風,今多窮困。其余以儉立名,以侈自敗者多矣,不可遍數,聊舉數人以訓汝。汝非徒身當服行,當以訓汝子孫,使知前輩之風俗雲。
6. 關於克制的古文古詩詞存心忍耐歌 忍壹句。
禍根從處此無生。 饒壹著。
切莫與人爭強弱。 耐壹時。
火坑變作白蓮。 退壹步。
便是人間修行路。 任他嗔。
任他怒。只管寬心大著肚。
終日被人欺。神明天地知。
若還存心忍。步步只得便宜。
世人欺我。害我打我罵我騙我。
如何處之。 禪師答曰。
只管任他憑他遠他莫要理他。再過幾年。
妳再看他。 身穿破衲襖。
淡飯隨時飽。 涕唾在臉上。
不棄自幹了。 有人來罵我。
我也只說好。 有人來打我。
我自先睡倒。 他也省氣力。
我也無煩惱。 這個波羅蜜。
就是無價寶。 能依這忍字。
壹生過到老。 聽聽聽。
堂前父母須當敬。兄弟同胞要壹心。
枕邊讒言休要聽。 天天天。
天意與人無兩般。為人莫作虧心事。
舉頭三尺有青天。 由由由。
也有歡喜也有愁。世間苦樂不均事。
萬物從天不自由。 命命命。
五行八字皆前定。切莫算計他人有。
富貴貧窮都是命。 安安安。
夜間壹宿日三餐。非於己事休招惹。
身得安時夢也安。 分分分。
今生衣祿前生定。休將巧計害他人。
兒孫自有兒孫份。 守守守。
命裏有時終須有。莫恨貧苦怨爺娘。
兒孫兄弟常相守。 己己己。
別人閑事不要理。休言長短笑他人。
何不將心諒自己。 憨山大師醒世歌 紅塵白浪兩茫茫 忍辱柔和是妙方 到處隨緣延歲月 終身安分度時光 休將自己心田昧 莫把他人過失揚 謹慎應酬無懊惱 耐煩作事好商量 從來硬弩弦先斷 每見鋼刀口易傷 惹禍只因閑口舌 招愆多為狠心腸 是非不必爭人我 彼此何須論短長 世事由來多缺陷 幻軀焉得免無常 吃些虧處原無礙 退讓三分也不妨 春日才看楊柳綠 秋風又見菊花黃 榮華終是三更夢 富貴還同九月霜 老病死生誰替得 酸甜苦辣自承當 人從巧計誇伶俐 天自從容定主張 讒曲貪嗔墮地獄 公平正直即天堂 麝因香重身先死 蠶為絲多命早亡 壹劑養神平胃散 兩種和氣二陳湯 生前枉費心千萬 死後空留手壹雙 悲歡離合朝朝鬧 壽夭窮通日日忙 休得爭強來鬥勝 百年渾是戲文場 頃刻壹聲鑼鼓歇 不知何處是家鄉 石天基忍耐歌 忍耐好,忍耐好,忍耐二字常奇寶。
壹朝之忿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 身家由此破,性命多難保。
休逞財勢結怨仇,後來要了不得了。 讓人壹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能忍自安(百忍歌) 百忍歌、百忍歌,人生不忍將奈付? 我今與汝歌百忍,汝當拍手笑呵呵! 朝也忍、暮也忍、辱也忍、苦也忍、 痛也忍、餓也忍、寒也忍、欺也忍、 怒也忍、是也忍、非也忍,方寸之間當自省! 道人何處未歸來?癡雲隔斷須彌頂。 腳尖踢出壹字關,萬裏西風吹月影。
天風冷冷山月明,分明照破無為鏡。 君不見,如來割身痛也忍,孔子絕糧餓也忍; 韓信胯下辱也忍,閔子單衣寒也忍; 師德唾面羞也忍,劉寬汙衣怒也忍! 好也忍、歹也忍,都向心頭白思忖, 囫圇吞下栗棘蓬,恁時方識真根本! 知難忍苦好處世 天下有兩難:登天難,求人更難。
地上有兩苦:黃連苦,無錢更苦。 世界有兩險:江湖險,人心更險。
人間有兩薄:春冰薄,人情更薄。 能容自寬(忍讓歌) 不忍壹時有禍,三思百歲無妨; 寬懷自解是良方,含怒傷心染恙。
凡事從容修省,何須急躁猖狂; 有涵有養壽延長,穩納壹生福量。 恣意發狂有失,存心忍耐無憂; 性情兇暴易遭囚,度量容人有後。
羹汙能容人相,受辱胯下封侯; 張飛暴躁斷咽喉,到底終遭毒手。 占盡便宜有報,吃些虧也無妨; 龐涓暴虐早身亡,孫子忍之無恙。
血氣方剛壯士,不宜恃力淩人; 壹言不合怒相爭,烈火壹般性情。 不忍壹時忿氣,卻擔百口憂心; 忠言逆耳莫相嗔,苦口藥能醫病。
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名:“大雄”。
故名:“大雄寶殿”。即佛也。
忍耐好,忍耐是奇寶。壹朝之念不能忍,鬥勝爭強禍不小。
忍氣不下心病生,終生將妳苦纏繞,讓人壹步有何妨,量大福大無煩惱。 寒山問拾得:世人有人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jian我,我當如何處之?拾得曰:只要忍他、避他、由他、耐他、不要理他,再過幾年,妳且看他。
忍壹時,風平浪靜,退壹步,海闊天空。 氣是無明火,忍是敵災星,但留方寸地,把於子孫耕。
妳能把“忍”功夫做到多大,妳將來的事業就能成就多大。 屈己者,能處眾,好勝者,必遇敵。
事不三思總有敗,人能百忍自無憂。 是非以不辯為解脫,煩惱以忍辱為智慧,辦事以盡力為有功。
萬事得成於忍,與其能辯,不如能忍。
7. 求文言文貪小失大為:昔蜀侯性貪蜀侯迎金牛 蜀侯性貪,秦惠王聞而欲伐之。
山澗峻險,兵路不通。乃琢石為牛,多與金帛置牛後,號“牛糞之金”,以遺蜀侯。
蜀侯貪之,乃塹山填谷,使五丁力士,以迎石牛。秦人帥師隨後而至。
滅國亡身為天下所笑,以貪小利失其大利也。 譯文: 以前蜀侯性格貪婪,秦惠王聽說後想討伐他,(但是通往蜀地的)山路深澗十分險峻,軍隊沒有路可以過去。
於是秦軍雕鑿石牛,把貴重的東西放在牛後,稱為“牛糞”,並把它送給蜀國(引誘他們)。蜀侯貪圖寶物,於是挖平山路填平谷地,派了五個大力士去迎接金牛(財寶)。
秦帥帶著大軍隨後就到了蜀國。蜀侯滅國死了君主為天下人恥笑,是因為貪圖小的利益而失去?糯蟮睦?姘。
寓意: 我們壹定要顧全大局,不要因為貪圖壹些小的利益,而使大的利益也失去了,最終壹無所有。
8. 求幾篇古文原文1、司馬遷贊李廣① 《傳》②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李將軍之謂也。余睹李將軍恂恂③如鄙人④,口不能道辭。
及死之日,天下知與不知,皆為盡哀。彼其忠實心誠信⑤於士大夫也。
諺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⑥”。此言雖小,可以諭大也。
字詞註釋 ①選自《史記》。②傳(zhu4n):指《論語》。
③恂(x*n)恂:誠懇謹慎的樣子。④鄙人:鄉野的人。
⑤信:同“伸”,這裏有取信、使……相信的意思。⑥“桃李”二句:桃李並不說話,但是由於花朵美麗,果實甘香,人們自然會接踵而至,在樹下踏出壹條路來。
蹊(x9):小路。 詩文翻譯 《論語》講:“壹個在上位的人,他自己行為正直,不下命令,教化也能推行;他自己行為不正,即使下了命令,人們也不會聽從。”
這正好用來說明李將軍。我看李將軍誠誠懇懇嚴肅認真,像壹個質樸的鄉下人,不善於講漂亮話。
但是當他死的時候,普天下的人,不論是認識他的還是不認識他的,全都沈痛地哀悼他。這是因為他那忠誠樸實的品德,實實在在地展現在士大夫面前啊。
諺語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這話講的雖是平常小事,卻說明了壹個大道理。
2、何嶽拾金不昧原文:秀才何嶽,號畏齋。曾夜行拾得銀貳百余兩,不敢與家人言之,恐勸令留金也。
次早攜至拾銀處,見壹人尋至,問其銀數與封識皆合,遂以還之。其人欲分數金為謝,畏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數金乎?”其人感謝而去。
又嘗教書於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壹箱於畏齋,中有數百金,曰:“俟他日來取。”去數年,絕無音信,聞其侄以他事南來,非取箱也。
因托以寄去。夫畏齋壹窮秀才也,拾金而還,暫猶可勉;寄金數年,略不動心,此其過人也遠矣 譯文:秀才何嶽,自號畏齋,曾經在夜晚走路時撿到200余兩白銀,但是不敢和家人說起這件事,擔心家人勸他留下這筆錢。
第二天早晨,他攜帶著銀子來到他撿到錢的地方,看到有壹個人正在尋找,便上前問他,回答的數目與封存的標記都與他撿到的相符合。那人想從中取出壹部分錢作為酬謝,何嶽說:“撿到錢而沒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東西了,(我連這寫都不要),又怎麽會貪圖這些錢呢?”那人拜謝而走。
他又曾經在做官的人家中教書,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將壹個箱子寄放在何嶽那裏,裏面有金數百兩,(官吏)說:“等到他日我回來再來取。”,去了許多年,沒有壹點音信,(後來)聽說官吏的侄子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並非取箱子。
(何嶽)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帶回官吏那兒。秀才何嶽,只是壹個窮書生而已,撿到錢歸還,短時期內還可以勉勵自己不起貪心;金錢寄放在他那數年卻壹點也不動心,憑著壹點就可以看出他遠過與常人。
意義:拾金不昧歷來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文中敘述了窮秀才何嶽兩次還金的故事,表現了何嶽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義。
3、錢金玉舍生取義原文 錢金玉官松江千總,性剛果,尚廉節。道光壬寅鴉片釁起,錢方假歸省親,聞訊,即束裝起行。
其親友尼之曰:“軍事方急,禍福不可知。君方在假,上官又未有文檄趣君往,何為?”錢不聽。
既至吳淞,從守西炮臺,與部卒同飲食臥起,以力戰相勖。及東炮臺陷,彈丸鹹集於西炮臺。
錢奮勇督戰,喋血數小時,左臂中三彈,曾不少卻。其近卒泣陳:“公有老母在,不可死。”
笑謝曰:“焉有食國之祿而逃其難者乎?幸勿為吾母慮也!”未幾,壹彈來,中左乳,遂仆。彌留之際,猶大呼“賊奴誤國”不置。
譯文 錢金玉做松江縣的千總官,性情剛毅果敢,崇尚廉潔的氣節。道光壬寅年間(1842年)鴉片戰爭爆發。
錢金玉正在休假回鄉探親,聽到消息,立即收拾行裝動身。他的親友阻止他說:“戰事正緊急,是禍是福不可知曉,您正在休假,上級官員又沒有文件催促您前去,為什麽忙忙地回去呢?”錢金玉不聽,回到吳淞口後,就跟從軍隊守衛西炮臺,和士兵壹起吃飯睡覺,壹起行動,他們用努力作戰的話相互勉勵。
到了東炮臺陷落後,槍彈炮彈全都落到西炮臺。錢金玉奮勇指揮戰鬥,浴血奮戰幾個小時,左臂中了三彈,卻毫不後退。
他身邊的士兵哭著說:“您有老母親在,不能死。”錢金玉笑著辭謝說:“哪裏有享受國家俸祿卻在國家有難時逃避的道理呢?希望妳不要為我母親擔心。”
不久,壹顆槍彈飛來,擊中了左胸,他於是倒下了。在臨死的時候,他還大呼“賣國賊害了國家”而不停。
4、鄭玄謙讓無私原文 鄭玄欲註《春秋傳》,尚未成。時行,與服子慎遇,宿客舍,先未相識。
服在外車上與人說己註《傳》意,玄聽之良久,多與己同。玄就車與語,曰:“吾久欲註,尚未了。
聽君向言,多與吾同,今當盡以所註與君。”遂為服氏註。
譯文 鄭玄想註《春秋傳》,還沒有完成。有事外出,與服子慎(虔)不期而遇,同住壹個客店,起初彼此互不認識。
服虔在客店外的車上和別人談論自己註這部書的想法。鄭玄聽了很久,覺得服虔的見解多數和自己相同。
於是走到車邊,對服虔說:“我早就想註《春秋傳》,目前還沒完成。聽了您剛才的話,看法大多與我相同。
現在,我應該把自己所作的註全部送給您。”這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