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
秦始皇當始皇帝後,就有了上朝的規矩,後來壹直延續,有時上奏,無事退朝。在後來,沒事也得去,而且規定大早晨就去。卯時,就是太陽剛出來的時候(相當於早晨6-7點鐘)。後來人們就將沒事去了再回來,稱為點卯。後來就成了習慣,各行各業學之。規定早晨上班點卯。
現代上班,是每個人每天都在做的事,不管住在地球的哪壹面,每天早上九點鐘走上街道,都會看到這座城市裏最龐大的壹個族群正快速移動而去。到下午6點鐘,這個族群就會下班。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
古代的上班下班時間,和現代相似,也是晨聚昏散,但具體時辰上,又比現代壹般機關之朝九晚五的通例要提前,與農業社會中大多數人的作息習慣相適應,往往雞叫時分就得起身準備。
《詩經·齊風》中有壹首《雞鳴》,描寫的就是春秋時齊國官員的上班情況:“雞既鳴矣,朝既盈矣”——公雞打鳴時,官員已準備上朝了;“東方明矣,朝既昌矣”——當東方已亮時,官員都已站滿朝堂。
古人雞鳴即起準備上班的傳統,至少在春秋時代就已形成。往後,這個時段逐漸定型為卯時。卯時對應現代24小時制是早上5點至7點。
地方官員也要卯時到崗。從程序上來說,“擊鼓升堂”是地方主政官員每天辦公的開始;下午下班也要打鼓,稱為“散堂鼓”。
古代衙門前所設的鼓原本是用來宣告縣太爺下班的,相當於下班鈴,到了明清時期才作為緊急情況下來不及寫訴狀的百姓鳴冤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