歆的拼音為xīn。
字源演變
“歆”字是形聲字,此字始見於《說文》的小篆文字。《說文》中說“歆,神食氣也。”這裏說的是此字的本義是祭祀時鬼神享用祭品的香氣。
左邊的“音”字表示讀音,右邊的“欠”字在甲骨文中像壹個人張口打哈欠的樣子,所以由“欠”字組成的字多與氣的出入有關,由於“歆”的本義是鬼神吸聞祭品的氣味,所以用“欠”來表示意義。
漢代文字結構比較寬大。於省吾《甲骨文·釋林釋言》:“言與音初本同名,後世以用各有當,遂分化為二。周代文字言與音之互作常見,先秦典籍亦有言音通用者……”。據於省吾之說,歆字在甲骨文中作言,在西周金文中作言或作音,歆字至遲在戰國時代已經產生。歆字形體演變歷程是:言—音—歆。
含有歆的詩句
1、崛起有人扶左氏,千秋功罪總劉歆。——出自清·龔自珍《已亥雜詩 57》
2、軍令未聞誅馬謖,捷書惟是報孫歆。——出自唐·李商隱《隨師東》
3、羽以類萬物,祆物神不歆。——出自唐·元稹《桐花》
4、竹實鳳所食,德馨神所歆。——出自唐·韓愈《孟生詩》
5、牽裾驚魏帝,投閣為劉歆。——出自唐·杜甫《風疾舟中伏枕書杯三十六韻奉呈湖南親友》
6、豫章太守重詞林,圖畫陳蕃與華歆。——出自唐·孫元晏《齊·王倫之》
7、石建每聞宗謹孝,劉歆不敢炫師儒。——出自唐·盧綸《送崔邠拾遺》
8、靈歆醉止犧象盈,自天降福千萬齡。——出自唐·佚名《郊廟歌辭·梁太廟樂舞辭·飲福》
9、閑日徒歆奠饗恩,危時不助神通力。——出自唐·韋莊《秦婦吟》
10、靈歆異蒸糈,至樂匪笙竽。——出自唐·宋之問《謁禹廟》
11、百神歆仿佛,孤竹韻含胡。——出自唐·溫庭筠《病中書懷呈友人》
12、楚人固焚麇,庶幾歆舊祀。——出自清·顧炎武《秋山》
13、靈歆若有答,仿佛傳祝工。——出自唐·尉遲汾《府尹王侍郎準制拜嶽,因狀嵩高靈勝,寄呈三十韻》
14、華歆壹擲金隨重,大是渠儂被眼謾。——出自金·元好問《論詩三十首·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