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凡脫俗的人生境界詩句如下:
1、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蘇軾《臨江仙·送錢穆父》
人生就像旅店壹樣,我也只是個匆匆過客。
2、人生若只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納蘭性德《木蘭詞·擬古決絕詞柬友》
人生如果都像初次相遇時那般美好,就不會有“畫扇在秋天被拋棄”之苦了。
3、雨打梨花深閉門,孤負青春,虛負青春。——唐寅《壹剪梅·雨打梨花深閉門》
躲在屋裏只聽見雨打梨花的聲音,就這樣辜負了青春,虛度了青春。
4、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惠能《菩提偈》
菩提原本就沒有樹,明亮的鏡子也並不是臺。
擴展資料:
人生的三種境界:
人與人之間的境界不同,佛家有雲,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人的境界不同,所體會到的世界與感受也不同。人生有這三種境界,最低的境界是平凡,其次是超凡脫俗,最高是返璞歸真的平凡。
第壹個境界:平凡的境界。
人生而平凡,壹個人身處平凡境界的時候,大都憑借本能生活,這種本能是每個人都有的,正如嬰兒生下來就會喝奶。
平凡的境界是我們從未覺醒的活著,大多是被社會的主流生活所推著向前走。長大了自然結婚,生小孩,每天都在忙碌著。但是這種生活是否是自己所追求的,他們很少追問。只是習慣性的按部就班的生活,平凡的生活讓我們停留在活著的初級階段,甚少讓我們過出不壹樣的生活。
第二個境界:超凡脫俗的境界。
超凡脫俗的境界,意味著我們開始從平凡的生活覺醒。這種覺醒讓我們脫離壹種本能的思考。我們在思考如何超越現有的生活。
我們對生活有著許多自己的設想,他們並不想過和別人壹樣的生活。他們在思考創造自己想要的生活,這種超凡脫俗讓他們能夠帶著壹種清醒與睿智地活著。
壹個超凡脫俗的人,往往不會把世俗的意見作為自己生活的主導,他們更多是追求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去討好他人。
第三個境界:返璞歸真的平凡。
壹個人最高的境界是返璞歸真的平凡,在這種生活中,妳會發現,他們會體會到壹種更高遠的境地,那就是活在當下。
相比第二個境地,他們可能會覺得生活壹定要有美感,追求標新立異。但是返璞歸真的平凡,更重要是帶著壹顆覺醒的心在生活,並且用心的體會身邊的每個人。他們不會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在他們眼裏更多是眾生平等,他們會和各種人交流,會體會到生命的廣袤與各種活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