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棵樹,壹棵樹
彼此孤離地兀立著
風與空氣
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
它們的根伸長著
在看不見的深處
它們把根須糾纏在壹起
賞析: 對壹草壹木寄以真誠
詩人走在湖南新寧的曠野上,這美麗的有山有水的曠野把詩人吸引住了。這裏的壹草壹木都激發起詩人濃郁的詩情……
詩人的足跡,是詩人自己把握的呢?還是命運使然呢?1939年的秋天,正在桂林生活的艾青,因有人請他到湖南新寧縣衡山鄉村師範學校任教,他就答應了,來到這山水之間作了國文教員。這裏,會對他的詩歌創作產生怎樣的影響呢?這裏的山山水水、壹草壹木似乎都有靈性,使詩人獲得了頗為豐厚的收獲。
《樹》這首詩,就產生在這個時候。
新寧縣是壹派田園風光,似乎離抗日烽火很遠,似乎聽不見中華民族的勇士們與日寇浴血奮戰的槍炮聲和吶喊聲。但詩人的心並沒有沈醉在這壹派田園風光裏,他的心伸出了無數的觸角,時刻感受著民族存亡大搏鬥的脈膊。他的心不能平靜,他的詩仍關懷著天下興亡的大事。
也許這裏的樹有其特殊的風姿吧,也許此時此刻,詩人對這裏的樹有壹種特殊的感
情吧,這裏的樹引起了詩人的註目和沈思。《樹》這首詩產生了。
《樹》這首詩並不長,只有八行。然而,這首詩卻有著巨大的涵量。
“壹棵樹,壹棵樹/彼此孤離地兀立著/風與空氣/告訴著它們的距離”。
這前四行詩,寫出了壹種景象,這景象是實實在在的,不僅是詩人,別人也能夠感覺到。世界上的樹都是單獨的立著的,彼此間都有壹定的距離。單看這四行詩,似乎沒有什麽特別的地方,如果不看下面,別人也很難知道詩人這樣寫的用意。但是看了下面的詩句,這前四句的涵意就明朗了,在這樸素平易之中,有著壹種具有社會性的概括力。
“但是在泥土的覆蓋下/它們的根伸長著/在看不見的深處/它們把根須糾纏在壹起”。
“但是”,壹個轉折,把讀者的目光從地上轉移向地下,這首詩的博大涵意逐漸清楚了。這壹個“但是”,有著巨大的力量,詩人是要人們知道,別只看樹在地面上孤離地兀立,更重要的是要看樹在地下的情景,在地下,樹的根是“糾纏在壹起”的。
這首詩的結構很清楚,前四句寫樹的地上景觀,後四句寫樹的地下景觀。這兩種景觀都是樹的生存景觀。
看完全詩,讀者就會明白,這首詩決不是只寫樹的生存景觀,而是在寫壹種社會的、人民的生存景觀。更確切地說,詩人是在寫當時中華民族的壹種生存狀態和精神。
詩人的概括是極為準確的。在那個時代,中華民族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長期的階級壓迫,使人們過著食不果腹的苦難生活,長期的奴化統治,使人們的精神萎靡不振。他們之間,似乎都是在為自己的生存而掙紮,他們似乎都是彼此孤離著。但這只是生活的表層景觀,就像樹在地面上的景觀。中華民族是有著凝聚力的,這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歷史證明了這點,它的現在也證明了這點。當遇到壓迫的時候,特別是當民族危亡無情地置於人們面前的時候,清貧的中華兒女們會團結起來,進行殊死的鬥爭。詩人是深切了解中華民族的,他知道中華民族內在的巨大凝聚力。因而,當詩人看到樹的時候,便想到了中華民族。《樹》這首詩,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所思所想。魘且恢窒笳鰨?擻謎庖灰帳跏址ǎ?焉詈竦納緇崮諶鶯?瞧渲小!妒鰲氛饈資珝之所以寫得傳神,是因為詩人把兩種事物很好地結合在了壹起。壹種是對樹的生存景觀的把握,當然這壹點比較容易。壹種是對社會景觀的把握,這壹點,就需要有深刻的理解了。在這兩種把握之間,詩人找到了兩種景觀的相通紐帶。靈感也就由此而產生。
《樹》這首詩,最初收入詩人在重慶出版的詩集《曠野》中。詩人在《曠野前記》中說:
“《曠野》集所收詩二十首,均系作者在西南山嶽地帶所作,或因遠離烽火,聞不到‘戰鬥的氣息’,但作者久久沈於莽原的粗獷與無羈,不自禁而有所歌唱,每壹草壹木亦寄以真誠,只希望這些歌唱裏面,多少有壹點‘社會的’東西,不被理論家們指斥為‘山林詩’就是我的萬幸了。”
其實,即便是寫了壹些山林詩,也不是什麽過錯。詩應該有多側面多角度選擇詩美的自由。詩人在這裏自我辯護,說明壹些理論家對詩人的要求太苛刻、太過分。對詩的要求也太狹隘。何況詩人在這些詩中,寫入了“多少有壹點‘社會的東西’,就更不應該受到指斥。
詩人這壹時期的詩作,雖然沒有直接抒寫抗戰鬥爭的如火如荼,但並不能說明詩人沒有關註民族興衰。相反,詩人此時期的壹些詩,無論是以詩的蘊含深廣而論,還是以什麽戰鬥力而論,遠比壹些直接寫抗戰的詩還要震撼人心。《樹》這首短詩,就足以證明詩人的胸懷。它不僅是壹首富於戰鬥力量的詩,也是壹首非常藝術的詩。
詩的力量不僅在於寫什麽,更在於怎麽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