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的這首詞,完全采用白描手法寫作而成,也是女詞人淒涼晚景最真實的寫照。既沒有幽深的典故,也無晦澀的辭藻,清新自然,只要稍通文詞的人,不必借助任何註解,都能理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無論喜歡不喜歡李清照本人,也不管喜歡不喜歡她的詞作風格,卻不能不被該詞的藝術感染力所打動。這也是該詞的藝術魅力之所在。
詞壹開始,也是全詞最為精彩的部分,連續使用十四個字的疊聲詞,通過復沓重疊,使聲音發生起伏跌宕和聲韻平仄變換,將壹個孤苦無依的老婦人的形象和惆悵寂寞的心情刻畫得淋漓盡致。我們先來看壹看其音韻平仄變化的魅力所在。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淒淒慘慘戚戚。”
“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
“尋尋覓覓”,聲音從低升高,我們看到的是壹個孤獨徘徊的身影在眼前晃動——她在追尋什麽呢?
“冷冷清清”,聲音由高而下,展現的是壹幅冷清淒涼的景象——到處冷冷清清,毫無生氣,她壹無所獲。
“淒淒慘參戚戚。”聲音又是壹個從低到高,然後由高而下的轉換,尤其到最後,聲音越來越低,音節也越拉越長,使人有快要窒息的感覺。再壹次刻畫了作者悲慘淒涼、寂寞惆悵的心緒。——有的只是淒慘悲涼和寂寞無助的心緒。
“尋覓”、“冷清”、“淒慘”,原本也可以表達孤苦無依和惆悵寂寞的心情,但作者嫌力度不夠,無法完全表達自己激烈的情感,就大膽地將它們每壹個詞都重疊起來,並在“淒淒慘慘”的後面綴上了“戚戚”的疊聲詞,這樣壹來,不僅力度加強,效果倍增,而且如同詞人手上拿著十四根鋼針紮在我們的耳朵和十指壹樣——聲聲洞透耳鼓,字字紮在心頭。這就是大膽的藝術的創舉造就的獨特藝術魅力。後人雖有很多模仿這首詞,大量使用疊聲詞在詩詞創作中的,但是終究無法達到本詞的藝術效果。
“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是對開頭部分的進壹步補敘和展開:在這忽暖忽寒的深秋,最不容易度過(最易引起愁思),幾杯薄酒,又哪裏能低檔得住夜晚來臨的寒風侵襲呢!
“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頭頂上大雁飛過,更勾起人的傷心往事:那不是以前傳遞過和丈夫之間往來書信的鴻雁嗎?可今天自己孤影獨立,曾經相親相愛的人,卻已命赴黃泉,魂飛天外?”僅只片片數語,卻是意蘊無窮。
“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
下闕進壹步描寫了“秋風秋雨愁煞人”的悲秋景象。秋風頻頻吹打,黃菊滿地雕落,眼看著就要憔悴死去,誰又有心情趣收拾呢?壹個人孤獨的站在窗前,看著窗外雨打梧桐,怎樣才能捱到天黑呢?這時候,還不知道漫長的黑夜優惠怎麽難熬呢?
“好壹個、愁字了得!” 嘎然收尾,言已盡,愁難了!
讀李清照詞,有人愛其《如夢令》清新,有人愛其《點絳唇》淡雅,有人愛其《浣溪沙》高潔,我獨愛這曲《聲聲慢》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此詞亦於篇末托出壹個“愁”字,這種愁遠非李清照前期詞中那種輕淡的春愁、離愁可比,它融合了亡國之痛、孀居之悲、淪落之苦,而顯得格外深廣與厚重。開頭連用十四個疊字,細致地描繪了她痛定思痛時“憂從中來,不可斷絕”的心理過程。“尋尋覓覓”,包括尋思失墜的記憶,追念如煙的往事。這種尋覓,只能使她更感到現實景況的孤苦。於是,“冷冷清清”,先感於外;“恝淒慘慘戚戚”,後感於內,如此陷入愁境而不得解脫。但全詞除結句壹語道破外,都沒有直接說愁,而是從刻畫冷清蕭索的環境來烘托慘慘悲切的心境。無論忽寒忽暖容易致病的天氣,淡薄的酒味,入夜猛起的秋風,天上的過雁,滿地的黃花,窗外的梧桐和黃昏的細雨,無壹不是生愁、助愁、牽愁的,簡直是觸處成愁,成了愁的世界了。生活給予她精神的壓力這般深重,難怪她說不是壹個“愁”字所能包容得了的。在藝術上,此詞頗多獨到之處。前人壹致贊賞作者創造性地運用了這麽多的疊字,猶如“大珠小珠落玉盤”。後來有不少詞曲仿效這種寫法, 都不如她用得出奇制勝而又自然生動。“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等語,幾乎純屬白話,寫的又都是普通的日常生活,卻典型地表現了作者晚年孤獨無依的生活境遇。詞調取名《聲聲慢》,聲調上也因此特別講究,用了不少雙聲疊韻字,如將息,傷心,黃花,憔悴,更兼,黃昏,點滴,都是雙聲;冷清,暖還寒,盞淡,得黑,都是疊韻。李清照作詞主張分辨五音,此詞用齒音、舌音特別多:齒音四十壹字,舌音十六字,***計五十七字,占全詞壹半以上的篇幅。尤其是篇末,“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壹個愁字了得”!二十余字中,舌、齒兩聲交加重疊,看來是特意用嚙齒丁寧的口吻,來表達憂郁惝恍的心情。這些,都是經過慘淡經營的,卻絕無雕琢的痕跡,同時,用心細膩而筆致奇橫,使人不能不贊嘆其藝術手腕的高明。
釵頭鳳 (陸遊紅酥手,黃縢酒, 滿園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 壹懷愁緒,幾年離索。 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 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莫!莫!莫!
釵頭鳳 (唐婉世情薄,人情惡, 雨送黃昏花易落; 晚風幹,淚痕殘, 欲箋心事,獨倚斜欄。 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 怕人詢問,咽淚裝歡。 瞞!瞞!瞞!<BR>? <BR> <BR> [佳作欣賞] 這兩首詞淒婉感人,真實記錄了陸唐兩人的愛情遭遇。 陸遊和唐婉本是表兄妹,自小青梅竹馬,長大後詩詞唱和,更是情深意篤,成年後結為夫妻,時常把盞吟詩,恩愛歡娛。然而,幸福的生活並沒維系多久,陸遊的母親對唐婉因嫌生憎,強令陸遊休妻。陸遊百般辯解、哀求無果,只得將唐婉遣回——婉妹,妳暫且回去,壹俟時機轉圜,我定當迎妳回家。陸遊勸慰著唐婉,其實也是在勸慰自己,幻想著有壹天鸞鏡還能重圓。可事態的發展完全不是陸遊所能左右的。沒多久,陸母就命陸遊另娶王氏,唐婉也被迫嫁與趙士程。壹對情濃意切的愛侶從此成了陌路。 唐婉被休後數年,陸遊和唐婉又相遇了。相遇在春光明媚的沈園裏,相遇在悲欣交錯的尷尬中。壹時間,陸遊因愧疚而遲疑,唐婉因祈望而欲迎,四目交接的那壹瞬,萬般情感壹起湧上心頭,兩人都有些怔忡。唐婉回過神後,親手捧上壹碗黃縢酒,送到陸遊的面前,陸遊默然接過酒,壹飲而盡。曾經的甘醇如今卻成了滿喉的苦澀,連同這東風楊柳滿園春色,都變得如此的可憎復可惡。斯人憔悴,往日的歡情轉作眼前的柔腸寸斷心如刀割。他真想牽過唐婉的手,遠走高飛從此再也不分開,可是飛到哪裏才能逃得出禮教的規束呢?壹切都無法更改,他再也無法給唐婉以幸福了——無奈總是壹種清醒的痛。陸遊不敢再看唐婉的眼睛,轉過身,提筆在墻上寫下了壹首“釵頭鳳”,寫下滿腹的酸澀與無奈。寫完愴然離去。離開前他看了唐婉最後壹眼,眼裏滿是不舍與不忍,但他還是走了,走得有些趔趄。 唐婉眼睜睜的看著陸遊的離去,欲留不能欲呼無聲,心卻在壹點壹點往下墜。多少次夢裏相見攜手言歡,醒來惟余枕上濕淚痕。今日相逢,妳怎忍心如此離去壹句話也沒有?曾經的山盟與海誓,妳全都忘了嗎?帶我走吧!妳帶我走……唐婉的心在哭泣,絕望在蔓延。看過陸遊的題詞,唐婉徹底絕望了——所有的祈願與幻想剎那間全都如泡影般幻滅。怨憤中唐婉和了這首詞。這壹首和詞,就耗盡了唐婉全部的生命,她再也沒有力氣活下去了。未幾,唐婉郁郁而終,芳齡不足三十歲。沈園壹見,就成了陸唐兩人的最後訣別。 比較這兩首詞,雖同為傷情之作,但在情感的濃烈上仍然有所差異。陸詞表達的是悔恨與無奈,三個“莫”字訴說的是陸遊的無奈、無力乃至無可,哀痛淒涼中仍存有壹絲理性的思維。唐詞則完全是情感的傾瀉,滿篇都是怨恨激憤,最後把這種怨憤凝結為三個“瞞、瞞、瞞”。雖曰“瞞”,實則顯明地表現了唐婉的痛恨、痛惜與痛悔——痛恨命運的不公,人世的惡薄;痛惜的是陸遊,既不敢抗爭於前,又不能更改於後,壹任愛情成病魂,在風雨中飄搖、飄搖;最後痛悔卻是自己,幾年來,所有的悲傷,所有的恥辱,所有的煎熬與掙紮,最終換來的只是三字莫、莫、莫,滿懷的癡望轉為徹骨的絕望,這是錐心的痛與悔!如果說陸遊的三個“莫”,聲聲含淚,那唐婉的三個“瞞”,則字字滴血。女人活在愛情裏,現在愛情死了,壹代才女,唐婉只能化作壹縷芳魂,飄向再也沒有苦痛的永恒天國。 得知唐婉的死訊,陸遊悲慟不已,伴隨悲慟的還有無盡的懺悔。他很清楚,唐婉因他而死,死於他的懦弱與退縮。沈園裏的瞬間對視,他分明看見了唐婉無助的乞望,但是他不能、他不敢。陸遊深切痛恨著自己的無能與怯懦,就連自己最深愛的女人都不能廝守。如今生死相隔,壹切再也無法挽回,他只能壹次又壹次地在沈園裏徘徊,徘徊在壹生都難以排遣的哀思中。“ 楓葉初丹槲葉黃,合陽愁鬢怯新霜。林亭感舊空回首,泉路憑誰說斷腸? 壞壁醉題塵漠漠,斷雲幽夢事茫茫。年來妄念消除盡,回向蒲龕壹炷香。” ——詩中小序曰:“禹跡寺南有沈氏小園,四十年前嘗題小闋壁間,偶復壹到,而園主已三易其主,讀之悵然。”(1192年,陸遊68歲,沈園別後38年)“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夢斷香銷四十年,沈園柳老不吹綿。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壹泫然 ——《沈園二首》(1199年,陸遊75歲,沈園別後45年)“ 路近城南已怕行,沈家園裏更傷情。香穿客袖梅花在,綠蘸寺橋春水生。”“ 城南小陌又逢春。只見梅花不見人。玉骨久成泉下土,墨跡猶鎖壁間塵。 ——《十二月二日夜夢遊沈氏園亭二首》(1205年,陸遊81歲,沈園別後50年)<BR>“ 沈家園裏花如錦,半是當年識放翁;也信美人終作土,不堪幽夢太匆匆。” ——這是陸遊最後壹次沈園題詩,時年85歲。此後不久,陸遊便溘然長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