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遊氏源流
遊氏本源出自姬姓。春秋時,鄭國的鄭穆公生13子,第八子偃,字子遊,生於公元前632年,鄭國宰相,其後子孫以祖父字“遊”為氏,故在春秋時就開始有遊氏。
遊氏春秋時期發祥地在原河南廣平郡(今河北省雞澤縣東二十裏)故堂號曰“廣平堂”。古書《交際大全》載有廣平郡望,其中有“聲實俱茂(雅),秀美而文(吉),清德重名(酢),善詩卓識(誠之),獨步六朝之伯始(肇),並膺三辟於高閭(明根)”的佳句。括號內是歷代遊氏先賢名,內涵深刻。?
遊氏所用堂聯很多,通用的有:“鄭國家聲遠;建陽世澤長”、“程門新世第;立雪舊家風”、“九言教晉卿鄭相聲名周代震;三尺尊程子豸山著作宋朝芳”、“紹定夫之徵讀聖賢書方不愧建陽門第;繼太叔之美行忠孝事乃克振鄭國家聲”、“派衍椷林自建陽而廬陵椒盛瓜綿;基開闊灘分壩頭九大房星羅棋布。”?
二三郎入杭和“九子遊”裔孫播遷?
自子遊傳至遊道保,諱匹,號五丈,當李唐世亂之時,道保南遷南閩劍州建陽禾坪村(今長坪村),建家立業,子孫蕃衍,分布江西之贛州、於都、會昌、瑞金、興國、廬陵等地。到南宋時,因兵荒馬亂,遊氏68世祖,字文珀,號二三郎(約生於1131年)於1175年從江西廬陵林息坑遷來汀州上杭縣勝運裏闊灘壩頭(今稔田鎮化厚村上遊屋老屋子裏)開基立業。?
始祖文珀,妣鐘氏,生二子,四壹郎,四二郎(四二郎外遷失考)。四壹郎妣陳氏、範氏,生九子,稱“九子遊”,裔孫分布海內外,外遷裔孫比家鄉多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瓜瓞綿綿,前賢後秀,英才輩出。“九子遊”分發概況如下:?
長子五十郎,妣林、謝二氏,世居上杭勝運裏闊灘壩頭,裔孫遷徙外地甚多,海外有新加坡、馬來西亞及香港、臺灣等地區,大陸有重慶市,江西的贛州、遂川、黎川、龍南、定南、崇義,廣東的河源,浙江的遂昌,福建的永定、三明、龍巖、武平、漳埔、寧化、明溪等縣市。本縣的歧坑、宮子前、灌子坑、沙子凹、石牌崗等鄉村。?
五壹郎,妣廖、賴二氏,遷上杭古田,後裔壹部份遷鄰鄉步雲上福村,另有壹部分又遷往漳州綠竹園和長汀等地。又有壹部分遷廣東的始興、南雄等地。?
五二郎、五三郎:遷江西撫州臨川大路下。?
五四郎,妣謝氏,遷上杭縣梅溪寨,分支蕃衍上杭堯埔、同康、洋乾等鄉村及福建省將樂縣、廣東省廣州、浙江省等地。?
五六郎遷上杭縣藍溪黃潭、曹田村,後分支遷南靖縣遊坑村,該處建有“廣平堂”祠宇。?
五七郎,妣孔氏,遷永定縣金豐月流夏圳背建基立業,生二男,長子樂水(三十郎)元配王三娘,繼配李氏,遷漳州市尾。次子樂山(四十郎),妣鄒、賴、江三氏,生四子:五九郎,六三郎、念四郎、念季郎。五九郎遷永定大溪鄉開基創業,裔孫外遷東南亞各國及港、澳、臺地區甚多,廣東、江西、浙江等省也不少;六三郎,妣余三娘,遷平和縣秀峰鄉,裔孫又遷廣東車嶺、下樟創業;念四郎妣曾、杜氏,遷詔安縣秀篆鄉,後裔孫分支遷廣東及臺灣彰化、臺北、宜蘭、桃園等地;念季郎(又名存化),妣余氏,遷永定大排、洪源,裔孫繁衍於龍巖、漳平、南靖,臺灣之基隆、臺北等地。縱觀五七郎之裔孫枝繁葉茂,人口達數十萬之眾,是客家遊氏的壹大脈系。?
五八郎遷居廣東省之揭陽、湯田等地。?
五九郎遷居廣東之三饒、洽山、始興等地。?
二三郎裔孫尋根問祖芳言?
入杭始祖二三郎,生贛廬陵林息坑。?
廣平遊氏譜記載,六十八世二三郎。?
南宋年間遷福建,上杭勝運壩頭鄉。?
落地生根開基業,懿德流芳鐘太娘。?
生下四壹、二世祖,陳、範太婆發九房。?
五壹移居上福住,號名叫他千壹郎。?
五二、五三兩兄弟,遷回贛地建宗祊。?
五四移居梅溪寨,五六遷發黃潭鄉。?
五七遷到永定縣,金峰大溪南山坊。?
五八入粵揭陽住,五九移居三饒、洽山鄉。?
兄弟蕃衍各地住,長房五十守故鄉。?
祖祠·祖墓?
上杭壩頭遊氏,於元末(1366年前後)在塘背山建有“立雪堂”書院壹座,占地300多平方米,為遊氏子弟求學之所。歷代在此培育出不少英才。堂內有“立雪堂”金字匾額及“廣地落成裨小學,平基增築育英才”對聯,至今仍按原樣保留。1996年由海內外宗親捐資改建為“遊氏家廟”,亦稱“立雪堂”,比原貌更加宏偉壯麗。?
“立雪堂”原於“程門立雪”,典出宋代學者遊酢、楊時向儒學家程頤拜師求教的故事。遊酢(遊氏66世祖),字定夫,號豸山,與學友楊時都已是40來歲的進士了,還要繼續求學,從福建到河南洛陽拜著名儒學家程頤為師。遊、楊來到程家,正遇上這位老先生閉目養神,蒙眬中知有二人來卻不動聲色,二人恭恭敬敬肅然侍立,壹聲不吭,如此等了好半天,程頤才如夢初醒,見是遊、楊二人,裝作壹驚道:“啊!賢輩猶在此呼?”那天正是嚴冬最冷的壹天,門外已積雪三尺。“程門立雪”傳為佳話,流傳千古。?
遊酢望子孫刻苦學習,留有誨子詩曰:?
三十年前宿草廬,五年三第世間無。?
門前獬豸公裳在,只恐兒孫不讀書。
還有九子遊詩:
九子分支出異鄉,任從隨地立綱常。
年長外境猶吾境,日久他鄉則故鄉。
曉夜沒忘親命語,晨昏須薦祖宗香。
但原蒼天重庇佑,廣平男兒總熾昌。?
上杭縣遊氏於元末明初在上杭城南門(現為臨江路藍巷),建有300多平方米總祠壹座。20世紀70年代改建為上杭縣老幹局。?
二三郎葬於上杭縣稔田鎮九曲裏,遊秀窩之“觀音座蓮”山形,妣鐘氏葬於稔田的磜角裏之“張天海螺”形。有入閩杭始祖吉地蔔贊雲:?
始祖二三、四壹郎,墳葬上杭稔田鄉。?
山名稱為九曲裏,觀音坐蓮朝巽方。?
名山勝地萬龍匯,代代兒孫有書香。?
祖太鐘、陳、範太娘,亦葬上杭稔田鄉。?
小地名山磜角裏,張天海螺好地方。?
壹藤九瓜龍脈旺,椒盛瓜綿萬代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