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飲茶意,再飲已是茶中人。人們經常說,喜歡喝茶的人,品的不僅僅是茶本身的味道,也在品這飲茶人壹生的味道,苦盡甘來,甘苦壹念,得失並存。人生就像壹壺茶,品茶人不同,年齡經歷不同,心境不同,都可以品出不同的味道,其中之味,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享用壹壺靜水煮沸的新茶,茶水回繞在飲茶人的唇齒之間,有人覺得淡如清風,有人覺得苦若人生,也有人則覺得甘之如飴。
而且茶能讓人心情沈澱,能讓人思緒平復,並且有醒腦提神,驅除睡意的功效。壹杯香茗在手,散發出淡淡的茶味清香,翠綠色的茶葉壹片片浮於水面,淺酌壹口,不但心清氣爽,而且不論是創作還是浸淫書海,思緒都可以順暢許多。
不少的詩人作家與茶相伴,許多的作品伴茶而作,很多的詩人作家愛茶嗜茶,壹生與茶相伴,作愛茶的詩詞歌賦,成為“茶中人”。
說到愛茶嗜茶,不得不說壹說南宋的著名詩人陸遊,他的壹生跌宕起伏跟茶也是淵源極深。他的壹生也由茶相伴,許多的詩作為茶而作,更甚至,茶也是他對妻子壹往情深表達思念、體會懷念的寄托。
(壹)春殘猶看少城花,雪裏未嘗北苑茶:陸遊的身世與茶陸遊生在兩宋之交時期的茶鄉紹興,他的故鄉從唐代開始,就已經有了日鑄茶等名茶香茗,茶鄉茶藝更是聞名遐邇,鄉情風俗涉及到許多名茶香茗的文化底蘊,讓他從小就對茶有真情實感,倍感親切,所以,當他晚年歸隱的時候,依然選擇在這充滿深情回憶的茶鄉。
時值兩宋之交,家國不幸、民族矛盾的大環境之下和顛沛流離的生活對他造成了很深的影響,同時也給他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記憶,以及幼年接觸家中長輩的愛國思想的渲染,潛移默化,讓他愛國愛民,他輾轉官場多年,因他對茶之壹道頗多研究,有機會任職於在當時十分有名氣的北苑貢焙,在其中擔任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即管理茶鹽專賣的職務。
在這裏,陸遊可以接觸到天下著名的茶道茶藝茶葉的生產地,更是讓他能夠多多的接觸和研究全國各地的名茶香茗、茶藝茶道,並把他們收錄為詩,文人嗜茶可以說在當時的宋代是壹種風尚,是詩人癖好。
陸遊經常自擬唐代茶聖陸羽,在他的詩中,經常自稱繼承陸氏家風,“桑苧家風君勿笑,它年猶得作茶神”,“我本杞菊家,桑苧亦我宗。”這裏所提到的“杞菊家”、“茶神”、“桑苧家”都是他對唐代著名茶人陸羽的尊稱或者別稱,這些詩句不但表達他對先人前輩的敬仰之情,更加表現了對茶之壹道的深情。而他的茶詩著作也有300多首,他收錄的名茶香茗詩句記錄可以稱之為續茶經了,更加充實了博大精深的中原華夏的茶文化。
(二)寓情於茶,融茶於詩:陸遊的創作與茶陸遊愛茶嗜茶,茶是他創作和生活的需要。他特別中意茶有驅滯破睡的功效,他曾在詩中寫到:“江風吹雨暗衡門,手碾新茶破睡昏。”我們可以想象得到,當陸遊在創作中靜心構思、冥思苦想的時候,常常煎茶熟時,恰是詞句成章的時候,還可以通過茶來刺激自己的文思情緒。
茶的香氣,通常在此時可以成為創作文句思維的助推器。他在詩中曾經也有闡述過這個功效:“香浮鼻觀煎茶熟,喜動眉間煉句成”、“豪盞雪濤驅滯思”、“詩情森欲動,茶鼎煎正熟”等等。陸遊的詩都有寫到沖壹壺新茶,喝壹杯香茗,沖走自己的睡意,重振自己的精神,在他嗜睡的時候,文章詩作是寫不出來的,用茶提神醒腦之後,可以將作文寫詩的思緒順暢起來,而且,茶能讓人心情沈澱下來,思緒平靜下來,有利於創作思維的興奮,激發詩人的創作靈感。
除此之外,品茶作為宋代人的流行風尚,也為詩人的生活帶來了不少樂趣,可以增進自身的心性內涵和修養,陸遊的不少詩作都是在這悠悠的茶香中醞釀斟酌出來的。他認為,雖然酒能壹定程度的激發人的靈感 ,但是,又有多少人可以像李白壹樣“恰到好處”的做到“鬥酒詩百篇”?
但是,茶卻不同,壹杯清茗不僅僅可以喚醒詩人的“靈感”,而且還可以捋順文思。這也就是“酒壯英雄膽,茶助文人思。”他的晚年知足而又常樂,只要“飯軟茶甘”,就可以心滿意足。他曾作詩:“眼明身健何妨老,飯白茶甘不覺貧。”並且,在《試茶》小詩中寫到:“難從陸羽毀茶論,寧和陶潛止酒詩。”說明自己可以戒酒停止做酒中詩,卻不能夠缺了飲茶論詩。
(三)甘苦起伏盡壹生:陸遊的生活與茶初飲新茶,味微苦,再品味回甘,之後茶香回繞於唇齒之間,在這細細的品嘗回味之間,心境淡如清風。
茶葉在壺中沈浮,就像人生的起起伏伏,也像陸遊的人生和官場壹般跌宕起伏。青年時的苦澀,愛情求而不得,開始美滿幸福的夫妻,後又被母親執意拆散。青年的陸遊也曾少年誌氣,意氣風發,與從小壹起長大的青梅竹馬唐家表妹情投意合。伉儷情深的愛情差點使他忘卻了家仇國恨,在母親的“敲擊”之下,他又不得與愛妻生離,重拾家國情懷。
在那沈園遇前妻與丈夫遊園觸景傷情,情殤不得愈,做千古絕唱,後接前妻送酒,滿腔苦澀,酒苦、茶苦不如情苦;官場入門不得,初因鎖廳考試名次占據秦檜的孫子之上而遭到秦檜嫉妒,得罪秦檜,次年的禮部考試被秦檜幹涉,入不得官場,後因良藥苦口,忠言逆耳,而被孝宗貶謫外放;陸遊的官場壹生也是起起伏伏,最終晚年被貶報國無門。
雖如此,他也甘之如飴,知足而常樂。情郁之中,他只得以茶作為寄托情感的載體,以茶排除心中積留許久的孤憤。他的壹生如茶壹般甘苦壹念,得失並存,初嘗味微苦,細品味回甘,香氣回繞於心間,在這細細品味之中,心境淡如清風。
(四)閑情雅致伴吾生:陸遊的情趣與茶品茶壹直都被世人當做壹種高雅情趣的藝術享受,陸遊也不例外,而且他對茶藝茶道都深有研究。品茶既需要講究泡茶技術和品茶飲茶的技巧,還需要註重其中的情趣,以追求沖泡飲茶過程中的天然野趣。
茶給詩人帶來的是純潔和凈化,山水之間的靈氣和心靈的純凈融合為壹體,回歸大自然,找回最本真的自我,天人合壹。在當時玉山古茶場的二樓房間有專設的鬥茶室。分茶在當時屬於相當時興的茶藝茶事活動,也叫作“茶百戲”。
相傳這門茶技非常有趣,陸遊也是個中好手,茶人在煮茶點茶的時候,將竹筷子置於茶湯之中攪動,茶湯表面的文脈可以自成各種各樣的花草魚蟲、飛禽走獸的奇觀物像,這種物像是因為茶葉在茶湯之中自由聚散各種幻化形成的,雖然這物像如曇花壹般轉瞬即逝,但是,卻需要茶人奇巧的茶技,非常有審美藝術價值。
陸遊對於各種茶藝,茶道和茶技都精心研究,以茶消遣,博采眾長,自得其樂,經常玩賞分茶,生活中充滿怡然自得的情趣,“墨試小螺看鬥硯,茶分細乳玩豪杯。”此間充滿了小情趣,閑情逸致,讓人生增添了許多樂趣。陸遊的壹生癡茶愛茶,他所錄茶詩更是記在了各種茶技、茶藝、茶道,春秋二社各種習俗,有贊嘆古樸民俗風氣的,有抒發愛國愛民的,都非常有其史料價值,藝術價值,為中華茶文化添加了濃重豐富多彩的壹筆。
陸遊壹生盡管沒有續補《茶經》,卻也將各種茶藝茶技,民風民俗融入他的詩集中,把他的詩變成了另壹種文體的《茶經》,陸遊的飲茶生活既可以陽春白雪,高尚充滿雅韻,也可以即興點茶壹杯,只做怡然自得的趣味,他壹生嗜茶,專研的茶藝茶功也非常精深,融茶入詩,伴茶賦詩,茶和詩相輔相成,相互滲透,茶和文章詩句都是相伴而生的。
茶有了山川旳助力更顯得芬芳四益,山川有了茶的供給更顯得人文氣韻,有了茶和詩,詩人內心的淡然和超脫壹起融合到壹杯杯清茗中。陸遊還非常中意飲茶養生之道,用茶養生健身,從在當下時期活了85歲高領的茶人放翁身上充分的得到驗證。
結語:陸遊壹世愛茶成癡,從青年品到中年,從中年再品到老年,茶香回味似有對人生的大徹大悟,也有其恬靜淡然。品茶,也是在品味人生,茶味回甘唇齒留香;人生回首,酸甜苦辣,百味盡含,也不枉人間走壹遭,陸遊雖然青年情路坎坷,卻也晚年兒孫繞膝,鬥茶分茶盡享天倫;雖報國未能成功,卻也盡力為之。清茶香茗伴他壹生,鉆研茶藝茶文化,求仁得仁,以茶為友,融茶入詩,才能在詩中展現他飲茶似神仙的怡然自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