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奪瀘定橋是由毛澤東、周恩來、朱德***同決定,由劉伯承、聶榮臻具體指揮、王開湘、楊成武為先鋒。
1、1935年5月25日,壹方面是紅軍在安順場強渡大渡河後,要用僅有的幾只小船將幾萬紅軍渡過河去,最快也要壹個月的時間。然而國民黨的追兵緊追不舍,形勢十分嚴竣。當急之下,要於5月26日上午,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決定後,當即作出了奪取瀘定橋的指令。
2、其部署是由劉伯承、聶榮臻率領紅壹軍團壹師和陳賡、宋任窮領導的幹部團為右路軍,由中央縱隊及1、3、5、9軍團為左路軍夾河而上攻取瀘定橋。左路軍由王開湘、楊成武率領的紅二師四團為前鋒攻擊前進。
3、這場戰役打破了蔣介石妄圖把紅軍變成第二個石達開的反革命迷夢,是紅軍長征中具有戰略意義的重大勝利之壹。這次勝利體現了紅軍無限忠於人民革命事業的大無畏精神。
擴展資料:
關於飛奪瀘定橋的22位勇士的挑選
1、1986年,王永模在瀘定縣委派下,趕赴北京拜訪當年紅四團黨總支書記、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鐵道兵司令部副司令員的羅華生將軍。羅將軍告訴王永模,當年的22勇士,是他親自到二連挑選出來的。
2、當時他挑人的標準是,凡是幹部,包括連長、指導員、黨支部書記及排長,首先要挑出來。曾經是戰鬥英雄的,比如在渡烏江戰役中立過功的,也要挑出來。平時作戰勇敢的,挑出來。挑選出來的人,必須是***產黨員、***青團員,起碼也要是入黨入團積極分子。
3、楊將軍告訴王永模,當年戰事非常緊張,打完瀘定橋,部隊又繼續向前打,二十二勇士的名字沒有來得及記下來。後來在長征路上,他們多數同誌都先後犧牲了。
百度百科-飛奪瀘定橋 (紅軍長征重要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