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風使船
水漲船高
順風駛船
移船就岸
焚舟破釜
破釜沈舟
鴻毳沈舟
風雨同舟
刻舟求劍
同舟敵國
白魚入舟
覆舟之戒
同舟***濟
虛舟飄瓦
飄瓦虛舟
積羽沈舟
舟中敵國
濟河焚舟
木已成舟
網漏吞舟
逆水行舟
吳越同舟
順水推舟
載舟覆舟
2.關於舟船的成語關於舟船的成語舉例:
覆舟之戒
釋義推翻船的教訓。比喻失敗的教訓。
出處明·陳子龍《陳涉論》:“後之人主,亦知邱民之可畏,而覆舟之戒始信。”
鴻毳沈舟
釋義毳:鳥獸的細毛。鴻雁細毛雖輕,堆積過多也能使船沈沒。比喻小問題不解決,積累多了就要出大問題。
出處《新論·慎隙》:“鴻毳性輕,積之沈舟。”
木已成舟
近義覆水難收
反義變幻莫測
釋義樹木已經做成了船。比喻事情已成定局,無法改變。
出處清·李汝珍《鏡花緣》第三十四回:“如今木已成舟,也是林兄命定如此了。”
逆水行舟
近義知難而進、逆流而上
反義知難而退、壹帆風順
釋義逆著水流的方向行船。比喻不努力就要後退。
用例即使目下還有點~,也只好拉纖。(魯迅《且介亭雜文·門外文談》)
船到江心補漏遲
近義於事無補
釋義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出處元·關漢卿《救風塵》壹折:“恁時節,船到江心補漏遲,煩惱怨他誰。事要前思,免勞後悔。”
船多不礙路
近義各行其道、互不相幹
釋義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礙。
借風使船
釋義風向哪裏吹,船往哪裏行。比喻憑借別人的力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出處
用例今見金桂所為,先已開了端,他便樂得~,先弄薛昨蝌到手,不怕金桂不依。(清·曹雪芹《紅樓夢》第九十壹回)
水漲船高
近義情隨事遷
反義壹成不變
釋義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出處宋·釋道原《景德傳燈錄》:“水長船高,泥多佛大。”
用例幾回事情壹來,他曉得人家有仰仗他的地方,頓時~,架子亦就慢慢的大了起來。(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五十九回)
3.描寫舟船的詩句明確寫船、舟的: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宴詞-王之渙
長堤春水綠悠悠,畎入漳河壹道流。莫聽聲聲催去棹,桃溪淺處不勝舟。
宿桐廬江寄廣陵舊遊-孟浩然
山瞑聽猿愁,滄江急夜流。風鳴兩岸葉,月照壹孤舟。建德非吾土,維揚憶舊遊。還將兩行淚,遙寄海西頭。
聽流水調子-王昌齡
孤舟微月對楓林,分付鳴箏與客心。嶺色千重萬重雨,斷弦收與淚痕深。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遊。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雲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裏送行舟。
暗寫船、舟的:
早寒有懷-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風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遙隔楚雲端。鄉淚客中盡,歸帆天際看。迷津欲有問,平海夕漫漫。
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壹望斷人腸。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4.寫出有成語裏帶“舟”的成語舟車勞頓 中流失舟,壹壺千金 小隙沈舟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毀舟為杕 柏舟之節 白魚登舟 舟水之喻 鹽梅舟楫 朽竹篙舟 吞舟之魚 吞舟是漏 吞舟漏網 推舟於陸 同舟遇風 同舟***命 溯水行舟 順水行舟 破釜焚舟 李郭仙舟 李郭同舟 借水行舟 胡越同舟 孤舟獨槳 風雨***舟 敵國通舟 沈舟破釜 車擊舟連 舟中敵國 中河失舟,壹壺千金 載舟覆舟 虛舟飄瓦 同舟敵國 網漏吞舟 吳越同舟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 同舟***濟 順水推舟 破釜沈舟 飄瓦虛舟 逆水行舟 木已成舟 刻舟求劍 濟河焚舟 積羽沈舟 鴻毳沈舟 負擔舍舟 覆舟之戒 風雨同舟 焚舟破釜 白魚入舟 柏舟之誓 壹葉扁舟壹月三舟不系之舟中河失舟,壹壺千金中流失舟,壹壺千金借水行舟刻舟求劍同舟之懼同舟***命同舟***濟同舟敵國同舟而濟同舟遇風吞舟之魚吞舟之魚,不遊枝流吞舟是漏吞舟漏網吳越同舟孤舟獨槳學如逆水行舟宰相肚裏行舟船小水不容大舟小隙沈舟戒舟慈棹推舟於陸敵國同舟敵國通舟木已成舟朽竹篙舟李郭仙舟李郭同舟柏舟之節柏舟之誓毀舟為杕水則載舟,水則覆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沈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沈舟破釜濟河焚舟溯水行舟焚舟破釜犀舟勁擑犀舟徑楫白魚入舟白魚登舟鹽梅舟楫破釜沈舟破釜焚舟積羽沈舟積羽沈舟,群輕折軸絕渡逢舟網漏吞舟網漏吞舟之魚罔水行舟胡越同舟舟中之指可掬舟中敵國舟水之喻舟車之利舟車之苦舟車勞頓舟車楫馬虛舟飄瓦虛船觸舟覆舟之戒覆舟載舟負擔舍舟車擊舟連載舟覆舟逆水行舟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陸無屋,水無舟順水推舟順水行舟風雨***舟風雨同舟飄瓦虛舟騎馬乘舟鴻毳沈舟麥舟之贈。
5.描寫船的成語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解釋〗比喻隨便遇到什麽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
任從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解釋〗比喻隨便遇到什麽險惡的情況,都信心十足,毫不動搖。同“任憑風浪起,穩坐釣魚船”。
南船北車 〖解釋〗比喻行蹤不定。
船到橋門自會直 出處茅盾《賽會》:“算了罷!船到橋門自會直!忘八才去趕他媽媽的夜市!” 解釋橋:橋梁。比喻事先不必多慮,問題自會得到解決示例我不相信~故事
洗腳上船 謂居於水濱,舟行極便。語出《三國誌·吳誌·呂蒙傳》:“又勸權夾水口立塢”裴松之註引晉張勃《吳錄》:“扞孫權呴欲作塢,諸將皆曰:‘上岸擊賊,洗足入船,何用塢為?’”
同船合命 比喻處境相同,利害相關。
順水推船 比喻順應情勢說話行事。
順水放船 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采取相應的行動。
順風行船 順著風勢行船。比喻趁著有利情勢做事,用力小而收效大。
順風使船 順著風勢駕船。比喻趁著有利條件做事,容易成功。也指借機行事。
水長船高 比喻事物隨著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
契船求劍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後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壹度以揆之。斯
樓船簫鼓 乘坐樓船,吹簫擊鼓。樓船:有樓飾的遊船。
李郭同船 見“李郭同舟”。
借水推船 亦作“借水行舟”。謂趁勢行事。
見風使船 同“見風使舵”。
及溺呼船 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
船堅炮利 利:鋒利。指戰艦堅固,大炮猛烈。形容海軍強盛。
乘順水船 比喻順勢行事。
撐岸就船 比喻顛倒主從,不合情理。
車載船裝 形容數量很多。
草船借箭 運用智謀,憑借他人的人力或財力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宰相肚裏好撐船 諛人肚量大。
移船就岸 就:湊近,靠近。改變原來主張,乘勢湊上去辦成某事。也比喻不招自來。
穩坐釣魚船 比喻不管發生什麽變化,仍然沈著鎮靜。
順風駛船 比喻自己沒有主意,跟著別人說話或辦事。
水漲船高 水位升高,船身也隨之浮起。比喻事物隨著它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增長提高。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過河。比喻非常危險。
借風使船 風向哪裏吹,船往哪裏行。比喻憑借別人的力量以達到自己的目的。
腳踏兩只船 比喻對事物的認識不清而拿不定主意,或為了投機取巧而跟不同的兩個方面都保持關系。
回船轉舵 行船遇事的回原路。比喻掉轉話頭,緩和僵局。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幹或相安無事。
船多不礙路 比喻各走各的路,彼此不妨礙。
船到江心補漏遲 船到江心才補漏洞。比喻補救不及時,對事情毫無幫助。
看風駛船 指隨機應變,見機行事
看風使船 比喻跟著時勢轉變方向,隨機應變
6.形容船的詞語或者成語有哪些撐岸就船 比喻顛倒主從,不合情理。
乘順水船 比喻順勢行事。
船堅炮利 利:鋒利。指戰艦堅固,大炮猛烈。形容海軍強盛。
及溺呼船 喻禍到臨頭,求救無及。
見風使船 同“見風使舵”。
借水推船 亦作“借水行舟”。謂趁勢行事。
李郭同船 見“李郭同舟”。
樓船簫鼓 乘坐樓船,吹簫擊鼓。樓船:有樓飾的遊船。
契船求劍 比喻拘泥成法,不知變通。語本《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於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後漢書·張衡傳》:“世易俗異,事執舛殊,不能通其變,而壹度以揆之。斯
水長船高 比喻事物隨著所憑借的基礎的提高而提高。
順風使船 順著風勢駕船。比喻趁著有利條件做事,容易成功。也指借機行事。
順風行船 順著風勢行船。比喻趁著有利情勢做事,用力小而收效大。
順水放船 比喻順應當時的情勢,采取相應的行動。
7.關於船或舟的勵誌成語乘風破浪
chéng fēng pò làng
[釋義] 乘:趁著。趁著順風;破浪前進。比喻誌向遠大;氣魄雄偉;不怕困難;奮勇前進;多含施展遠大抱負之意。也作“乘長風破萬裏浪”、“長風破浪”。
[語出] 宋·李洪《偶作》:“乘風破浪非吾是;暫借僧窗永日眠。”
[正音] 乘;不能讀作“chènɡ”。
[辨形] 乘;不能寫作“剩”。
[近義] 披荊斬棘 高歌猛進
[反義] 裹足不前 垂頭喪氣
[用法] 含褒義。現多指在好的條件下或在取得壹定成績的基礎上繼續前進。有時也形容事業迅速發展。壹般作謂語。
[結構] 連動式。
[辨析] 見“披荊斬棘”(720頁)。
[例句] 我們各族人民;在中國 *** 的領導下~;堅定不移地建設四個現代化。
[英譯] sail through wild and waves
[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有個年青人名叫宗愨,字元幹。他從小就跟著父親和叔叔舞劍弄棒,練拳習武,年紀不大,武藝卻十分高強。
有壹天正是他的哥哥結婚的日子,家裏賓客盈門,熱鬧非凡。有十幾個盜賊也乘機冒充客人,混了進來。
正當前面客廳裏人來人往,喝酒道賀之際,這夥盜賊卻已潛入宗家的庫房裏搶劫起來。有個家仆去庫房拿東西,發現了盜賊,大聲驚叫著奔進客廳。壹時間,客廳裏的人都被驚呆了,不知如何是好。只見宗愨鎮定自若,拔出佩劍,直奔庫房,盜賊壹見來了人,揮舞著刀槍威嚇宗愨,不許他靠前。
宗愨面無懼色,舉劍直刺盜賊,家人也吶喊助威。盜賊見勢不妙,丟下搶得的財物,趕緊脫身逃跑了。
賓客見盜賊被趕走了,紛紛稱贊宗愨機敏勇敢,少年有為。問他將來長大後幹什麽?他昂起頭,大聲地說:“願乘長風破萬裏浪,幹壹番偉大的事業。”
果然,幾年以後,當林邑王範陽邁侵擾邊境,皇帝派交州刺史檀和之前往討伐時,宗愨自告奮勇地請求參戰,被皇帝任命為振武將軍。壹次,檀和之進兵包圍了區粟城裏林邑王的守將範扶龍,命宗愨去阻擊林邑王派來增援的兵力。
宗愨設計,先把部隊埋伏在援兵的必經之路,等援兵壹進入埋伏圈,伏軍立即出擊,把援兵打得個落花流水。
就這樣,宗愨果然替國家打了不少勝仗,立下許多戰功,被封為洮陽候。實現了他少年時的誌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