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敦煌詩句賞析

敦煌詩句賞析

敦煌詩句欣賞賞析

敦 煌

敦煌石窟像馬肚子下/掛著壹只只木桶/乳汁的聲音滴破耳朵——/像遠方草原上撕破的耳朵上/懸掛著花朵

敦煌是千年以前/起了大火的森林/在陌生的山谷/是最後的桑林——我交換/食鹽和糧食的地方/我築下巖洞,在死亡之前,畫上妳/最後壹個美男子的形象/為了壹只母松鼠/為了壹只母蜜蜂/為了讓她們在春天再次懷孕

1986

其實,敦煌在這裏象征著敦煌石窟壁畫所輝映出的中國古老的文明、文化,而整首詩歌是對這種的文明、文化的贊美,以及對用生命建造了敦煌石窟的建造者的贊美。

“敦煌石窟像馬肚子下/掛著壹只只木桶/乳汁的聲音滴破耳朵”,詩人將敦煌石窟想象成壹幅擠馬奶,馬奶滴落到木桶中的圖景。敦煌石窟展現的古老文明感染了詩人,詩人覺得石窟壁畫映射出的文明好像不斷滴下的馬乳壹樣,哺乳流入到到詩人的精神世界裏,詩人覺得這文明經久不息,哺乳了這方土地人們。詩人將這“滴破耳朵”的“乳汁的聲音”通感成如同花朵綻放、懸掛在耳邊。實際是對敦煌石窟所象征的中國古老文明的贊美。

“敦煌是千年以前/起了大火的森林”,詩人將敦煌比喻為“起了大火的森林”,象征著敦煌輝煌的過去,後來的衰敗沒落,象征著這種古文明在歷史的進程中衰敗、沒落。“在陌生的山谷/是最後的桑林——我交換/食鹽和糧食的地方/我築下巖洞,在死亡之前,畫上妳/最後壹個美男子的形象/為了壹只母松鼠/為了壹只母蜜蜂/為了讓她們在春天再次懷孕”則刻畫了在古老文明衰敗的過程中,敦煌石窟的創造者用生命,將古老的文明雕刻在石壁上,正是因為有了他們的創造,才讓我們看到了這種文明,才有了讓古老文明重新被打開、煥發生機的可能。

詩歌的第壹部分是對敦煌所象征的中國古老文明文化的贊美,第二部分是對敦煌石窟的建造者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