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描寫三峽的古詩10首

描寫三峽的古詩10首

詩詞類

1、

上有萬仞山,下有千丈水。蒼蒼兩崖間,闊狹容壹葦。

(上面有萬仞高山,下面有千丈水深。蒼莽的兩面懸崖之間,澗峽寬度只容壹小船通過。)

——唐代白居易《出入峽有感》

2、

巴東三峽巫峽長,猿啼三聲淚沾裳。

(巴東三峽之中,巫峽最長,猿猴鳴叫三聲淒涼得令人眼淚滿衣裳。)

——北魏酈道元《三峽》

3、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妳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唐代李白《峨眉山月歌》

4、

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三峽樓臺淹日月,五溪衣服***雲山。

(關中兵荒馬亂百姓流離失所,躲避戰亂漂泊流浪來到西南。長久地停留三峽樓臺熬日月,與五溪民族都住在壹片雲山。)

——唐代白居易《送客歸京》

5、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巴水穿過巫山,巫山夾著青天。巴水忽然像是到了盡頭,而青天依然夾在上面。三個早晨行在黃牛峽,三個晚上還在黃牛峽打轉。這樣的三天三夜出不了黃牛峽。怎能不使人愁得兩鬢斑斑。)

——唐代李白《上三峽》

6、

雲間鐵甕近青天,縹緲飛樓百尺連。三峽江聲流筆底,六朝帆影落樽前。

(高聳入雲的鐵甕城已近青天,淩雲的縹緲高樓似與天相連。三峽的江聲似乎流入我筆底,六朝的帆影好像映落我杯前。)

——唐代楊炯《巫峽》

7、

白鷺拳壹足,月明秋水寒。人驚遠飛去,直向使君灘。

(白鷺鷥蜷著壹條腿,單足立在冰涼的秋水中,月光明如秋水灑滿大江。白鷺鷥受人驚嚇以後,高飛而起,直向波濤洶湧的使君灘飛去。)

——唐代李白《賦得白鷺鷥送宋少府入三峽》

8、

楚人自古登臨恨,暫到愁腸已九回。萬樹蒼煙三峽暗,滿川明月壹猿哀。

(楚人自來喜愛登高,抒發心中的煩悶。我才到這裏,也覺得憂愁難忍。

莽莽蒼蒼的樹木,終日不散的煙雲,使三峽顯得陰霾沈沈。開闊的江面,明月高懸,不時傳來猿猴的悲鳴。)

——宋代歐陽修《黃溪夜泊》

9、

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清晨,朝霞滿天,我就要踏上歸程。從江上往高處看,可以看見白帝城彩雲繚繞,如在雲間,景色絢麗!千裏之遙的江陵,壹天之間就已經到達。兩岸猿猴的啼聲不斷,回蕩不絕。猿猴的啼聲還回蕩在耳邊時,輕快的小船已駛過連綿不絕的萬重山巒。)

——唐代李白《早發白帝城》

10、

巴山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荊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輕紅流煙濕艷姿,行雲飛去明星稀。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沾衣。

(巴東三峽中山巒壹重又壹重,陽臺山旁是碧綠峭拔的十二峰。荊王射獵時正逢巫山雨意雲濃,夜臥高山之上夢見了巫山神女。雲霞、彩虹和微雨濕了神女艷姿,月明星稀神女化作行雲在峽中飛逝。極目遠望、再也不見神女芳影,聽到峽中猿猴聲聲悲鳴,不覺令人淚落打濕了衣裳。)

——唐代孟郊《巫山高二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三峽》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初入峽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