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什麽意思``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什麽意思``

譯文:楊柳枝青青的垂到地面,楊花漫天飛舞。柳條折盡了楊花也已飛盡,借問壹聲遠行的人什麽時候回來呢?

這首出自隋朝的《送別》,其作者已無法考證,然而詩中借柳抒發的那份戀戀不舍的心境,卻流傳至今。據說,折柳送別的風俗始於漢代。

擴展資料:

題目是《送別》,全詩借柳條、楊花的物象寄寓惜別、盼歸的深情,淒婉動人。柳絲飄飄搖搖,饒有纏綿依戀的情態,故早在《詩經》中,已將楊柳與惜別聯系起來:《小雅·采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歷代傳誦,膾炙人口。

“柳”,又與“留”諧音,故折柳贈別以寓挽留之意,從漢代以來便成為壹種風俗。形於歌詠,北朝樂府民歌中的《折楊柳歌辭》“上馬不捉鞭,反折楊柳枝。

蹀座吹長笛,愁殺行客兒”,已饒有情韻。在南朝、梁簡文帝、梁元帝、劉邈等人的《折楊柳詩》,也各有特色。然而在唐代以前的詠柳惜別之作,還要數隋末無名氏的這壹篇最完美。

首聯上句寫柳條、下句寫楊花(柳絮),讀起來流暢自然,有如天造地設,略無人工雕琢痕跡。然而稍作分析,便發現詞性、音調、意象、情思,又無壹不對,實在是異常工麗的對偶句。

看來作者已懂得調整平仄,上句開頭之所以不用“柳條”、“柳枝”、“柳絲”,是因為第二字應是仄聲。

改用“楊柳”,“柳”是仄聲,卻未能表現“柳條”。而繼之以“青青著地垂”,則萬絲千條,便展現於讀者眼前。

“著地”,狀柳條之長,把讀者的視線由樹梢引向地面。“垂”,表靜態,以見風和日暖。“青青”,既寫柳色,亦點時間。柳色由鵝黃而嫩綠而“青青”,則時間不斷流逝,而今已是暮春了。

上句用“青青著地”狀柳條之垂,下句用“漫漫攪天”狀楊花之“飛”。楊花十分輕盈,如果風力較猛,便向壹個方向急飛;如果風力甚微,便無依無傍,忽高忽低,飄來飄去。

這裏所寫的正是日暖風和之時的景象。“漫漫”,寫楊花飄蕩,無邊無際;“攪天”,寫仰望所見。

天空都被攪亂,則楊花之多,不言可知。由此聯系上句,便知“青青”楊柳,並非三株五株,而是夾路沿河,傍亭拂橋,處處可見。

於是,合壹、二句看:由上而下,所見者無非柳條青青著地;由下而上,所見者無非楊花漫漫攪天。而離愁別緒,也隨之彌漫於整個空間。

條折盡花飛盡!”楊花再多,終歸要“飛盡”的,這是自然規律。而萬樹柳絲,即使天天折,又怎能“折盡”?這兩者合起來,無非是通過時間的推移,表現離別之苦、懷人之切。聯系第四句,則無限情景,都可於想象中閃現於讀者眼前。

“借問行人歸不歸?”這壹問,並不是面對“行人”提出的。怎見得?首先,第壹、二兩句與第三句之間,分明有壹段時間距離。

送行之時,即使俄延很久,也不可能把“青青著地”的“柳條”壹股腦兒“折盡”,更不可能壹直等到“漫漫攪天”的“楊花”全部“飛盡”。其次,臨別之時,只能問行人“幾時歸”,怎好問他“歸不歸”?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送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