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照高樓下壹句是:流光正徘徊。
此詩句出自曹植的《七哀詩》。原文是:明月照高樓,流光正徘徊。上有愁思婦,悲嘆有余哀。借問嘆者誰?言是宕子妻。君行逾十年,孤妾常獨棲。君若清路塵,妾若濁水泥。浮沈各異勢,會合何時諧?願為西南風,長逝入君懷。君懷良不開,賤妾當何依?
1.詩人曹植
曹植(192年-232年),字子建,是東漢末年著名的文學家和政治家。他以才思敏捷和文采斐然而聞名於世,被譽為魏晉文學的代表之壹。曹植除了在政治上有所成就外,還留下了許多優秀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七哀詩》。
2.《七哀詩》的背景
曹植的《七哀詩》是他在家族遭受巨大變故後,為悼念逝去的母親所作的七首挽歌。詩中表達了他對母親的深深思念和對家族破敗和悲劇命運的感慨。
3.悼文明皇後
七哀詩的第壹首詩是悼念曹操之妻、曹植的母親文明皇後。在這首詩中,曹植表達了對母親的依戀和懷念之情,並描述了母親在世時的美德和對家族的關懷。
4.悼明帝劉莊
七哀詩的剩余六首詩分別悼念了曹操所生三個兒子明帝劉莊、來賓和長樂公主。這些詩作中,曹植表達了對兄弟姐妹的哀傷之情,描繪了他們的短暫而悲劇的命運,以及對於家族衰敗的憂慮和無奈。
5.文學價值與影響
七哀詩被譽為中國古代挽歌詩歌的經典之作,展示了曹植卓越的文學才華和對家族悲劇的深沈思考。這些詩作以其情感真摯、辭章優美而廣受贊賞。同時,它們也對後世的文學創作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來文人挽歌的重要範本之壹。
6.曹植的文學風格
曹植的文學風格以其婉約、豪放並存而聞名。在《七哀詩》中,曹植運用了豐富的修辭手法和意象描繪,通過痛苦的挽歌表達了自己的哀思和對於家族命運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