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手工編織竹器的詩句 1.關於手工幹活的詩句
手工幹活的詩句
《遊子吟》 唐 孟郊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深摯的母愛,無時無刻不在沐浴著兒女們。然而對於孟郊這位常年顛沛流離、居無定所的遊子來說,最值得回憶的,莫過於母子分離的痛苦時刻了。此詩描寫的就是這種時候,慈母縫衣的普通場景,而表現的,卻是詩人深沈的內心情感。開頭兩句“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實為兩個詞組,而不是兩句句子,這樣寫就從人到物,突出了兩件最普通的東西,寫出了母子相依為命的骨肉之情。緊接兩句寫出人的動作和意態,把筆墨集中在慈母上。行前的此時此刻,老母壹針壹線,針針線線都是這樣的細密,是怕兒子遲遲難歸,故而要把衣衫縫制得更為結實壹點兒罷。其實,老人的內心何嘗不是切盼兒子早些平安歸來呢!慈母的壹片深篤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細微的地方流露出來。樸素自然,親切感人。這裏既沒有言語,也沒有眼淚,然而壹片愛的純情從這普通常見的場景中充溢而出,撥動了每壹個讀者的心弦,催人淚下,喚起普天下兒女們親切的聯想和深摯的憶念。
孟郊,(751~814),唐代詩人。字東野。漢族,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東臨邑東北),先世居洛陽(今屬河南)。唐代著名詩人。現存詩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詩最多,代表作有《遊子吟》。有“詩囚”之稱,又與賈島齊名,人稱“郊寒島瘦”。元和九年,在閿鄉(今河南靈寶)因病去世。張籍私謚為貞曜先生。
2.形容編織的詩詞
壹張機,織梭光景去如飛,蘭房夜永愁無寐。 嘔嘔軋軋,織成春恨,留著待郎歸。
兩張機,月明人靜漏聲稀,千絲萬縷相縈系。 織成壹段,回文錦字,將去寄呈伊。
三張機,中心有朵耍花兒,嬌紅嫩綠春明媚。 君須早折,壹枝濃艷,莫待過芳菲。
四張機,鴛鴦織就欲雙飛,可憐未老頭先白。春波碧草,曉寒深處,相對浴紅衣。
五張機,芳心密與巧心期,合歡樹上枝連理。 雙頭花下,兩同心處,壹對化生兒。
六張機,雕花鋪錦半離披,蘭房別有留春計。 爐添小篆,日長壹線,相對繡工遲。
七張機,春蠶吐盡壹生絲,莫教容易裁羅綺。 無端翦破,仙鸞彩鳳,分作兩般衣。
八張機,纖纖玉手住無時,蜀江濯盡春波媚。 香遺囊麝,花房繡被,歸去意遲遲。
九張機,壹心長在百花枝,百花***作紅堆被。 都將春色,藏頭裹面,不怕睡多時。
3.關於編織的詩詞
隰桑
[春秋]詩經·小雅
隰桑有阿, 其葉有難。
既見君子, 其樂如何!
隰桑有阿, 其葉有沃。
既見君子, 方何不樂!
隰桑有阿, 其葉有幽。
既見君子, 德音孔膠。
心乎愛矣, 遐不謂矣!
中心藏之, 何日忘之?
蠶賦
[戰國]荀況
有物於此,亻蠡亻蠡兮其狀,屢化如神,功被天下,為萬世文。禮樂以成,貴賤以分,養老長幼,待之而後存。名號不美,與暴為鄰。功立而身廢,事成而家敗。棄其耆老,收其後世。人屬所利,飛鳥所食。臣愚不識,請占之亞泰。五泰占之曰:此夫身女好而頭馬首者歟?屢化而不壽者歟?善壯而拙老者歟?有父母而無牝牡者歟?冬伏而夏遊,食桑而吐絲,前亂而後治,夏生而惡暑,喜濕而惡雨。蛹以為母,蛾以為父。三俯三起,事乃大已。夫是之謂蠶理。蠶。
采桑度
[南北朝]樂府詩
蠶生春三月,春桑正含綠。
女兒采春桑,歌吹當春曲。
冶遊采桑女,盡有芳春色。
姿容應春媚,粉黛不加飾。
系條采春桑,采葉何紛紛。
采桑不裝鉤,牽壞紫羅裙。
語歡稍養蠶,壹頭養百塸。
奈當黑瘦盡,桑葉常不周。
春月采桑葉,林下與歡俱。
養蠶不滿百,那得羅繡襦。
采桑盛陽月,綠葉何翩翩。
攀條上樹表,牽壞紫羅裙。
偽蠶化為繭,爛漫不成絲。
徒勞無所獲,養蠶持底為。
贈王肅
[南北朝]謝氏
本為箔上蠶,
今作機上絲。
得絡逐勝去,
頗憶纏綿時。
蠶絲歌
[南朝宋]鮑令輝
柔桑感陽風,阿娜嬰蘭婦。
垂條付綠葉,委體看女手。
春蠶不應老,晝夜常懷絲。
何惜微軀盡,纏綿自有時。
績蠶初成繭,相思條女密。
投身湯水中,貴得***成匹。
素絲非常質,屈折成綺羅。
敢辭機杼勞,但恐花色多。
陌上桑
[南朝梁]吳均
裊裊陌上桑,
蔭陌復垂塘。
長條映白日,
細葉隱鸝黃。
蠶饑妾復思,
拭淚且提筐。
故人寧知此,
離恨煎人腸。
采 桑
[南朝梁]吳均
賤妾思不堪,
采桑渭城南。
帶減連枝繡,
發亂鳳凰簪。
花舞衣長薄,
蛾飛愛綠潭。
無由報君信,
流涕向春蠶。
4.有關於竹子的詩歌
現代詩 a.《竹子》張潤峰 清雋的高潔 在寒碧的漣漪抒懷 文人有吾虛懷若谷 大家閨秀不被深閣塵累 春天看水田飛白鷺 夏聽采茶女囀黃鸝 秋收中送燕子新遷 臘月焐松梅歲寒二友 銀婚的竹席,壹句句 在篾匠的手裏娓娓道來 b.竹子開花 這是我今生的第壹次 也是我壹生中唯壹的壹次 ——題記 長久以來 我固守著腳下的那片土地 從小小的壹叢開始 逐漸茂盛 日復壹日 年復壹年 悄悄地向外生發 我就是我 從來都不曾理會過 那些文人墨客 或褒或貶的言語 自顧蒼翠著 春來我向外延伸的根須 漫延出新的生命 如果沒有妳 壹切可能就會這樣 平靜地延續下去 直到地老天荒 直到我生長的土地 被海水淹沒 可是世界不相信假設 我的生活同樣 不可能再回到 假設之前的原點 妳的出現 讓我空虛的內心 陡然充盈起無邊的激情 我想要為妳爆發 用盡我全部的心力 妳知道我從不開花 妳對我的欣賞 也只是碧翠的葉子 但我清楚妳的遺憾: 作為壹種植物 怎麽能不開花呢? 於是,我決定開花 為了妳,只是為了 妳 我不管不顧上天對我的警告 甚至不管自己是不是真的能 開出美麗的花 我只是想證明給妳看 我的決心 於是,在那樣的壹個夜晚 我為了妳 而開出了花 我是那麽的疲憊 在清晨的陽光中 我甚至都無力打量自己 是壹副什麽模樣 我只是告訴自己 我已經完成了 壹生中最大的心願 妳向我走來 臉上帶著的分明是驚詫的表情 我不知自己做錯了什麽 但我知道已經錯了 妳的遺憾 僅僅只是遺憾 可是現在 我卻連讓妳欣賞的資本 都已經沒有了 憔悴的葉子只是為了開出 那並不美麗的花朵 於是 妳只是惋惜地望了我壹眼 轉身離去 那壹瞬間 我再也支撐不住自己 枯萎 是我最後的結局 3。
散文 a.竹 ·朱聞麟 環繞小村的青青翠竹已和我的童年壹樣只留在記憶之中了,連片的竹林把古老的水鄉小村妝成綠的世界,裊裊婷婷的竹子齊齊伸向天際,似我童年那高不可攀的夢想,似剪的竹葉把春夏秋冬壹壹剪去,只留下片片破碎的回憶。多情的暖風,把竹的清香送入鼻息,沁人心脾。
無比的清純,溶入深深的記憶,時時回味。 竹影搖曳的日子已成過去,只有那編有美麗圖案的竹席依然在夏日裏伴著怕熱的我,失去生命力的竹子整個被用作了晾衣服的工具,長年的日曬雨淋,早已失去了原有的綠色,變成了泛黃的回憶。
也沒見竹子的開花,但它卻真正地在我的面前消失了,也許是現在的孩子已經不需要這樣的竹林了,他們更多地擁有了昂貴的玩具。已都是獨生子女了,父母們也不放心讓他們進入竹林,因為竹林中或多或少地存在著危險,在幽深的竹林裏我也曾經遭遇過蛇。
竹子的清高或許是它消失的真正原因,有壹日,小村的邊上建起了壹座小化工廠,從此竹子就走向了滅絕。沒有竹的日子,人們壹樣快樂,那是經濟騰飛的結果。
然而,竹林在我的心中卻占據了很大的壹塊,在竹林中,有著我無憂無慮的童年,有過我的歡笑、我的快樂。 鮮嫩的竹筍是我最喜歡的食物,筍衣包成的粽子又是那樣的異常清香。
日暮西斜時,成群的鳥雀是我追擊的目標,雖說手中有的只是壹把由幾根橡皮筋制成的彈弓,射出的小石子未必能擊中鳥雀,但興奮的心情卻是無法形容的。爬竹子、蕩秋千、掏鳥窩……竹的清雅高潔,因此與文人墨客產生了不解之緣,以至於到了"不可居無竹"的地步。
在院子裏種上壹叢竹子,它在帶給妳綠色的同時,也給生活增添了壹份雅致,於是就有了"新篁才解籜,寒色已青蔥。冉冉偏疑粉,蕭蕭漸引風。
扶疏多透日,寥落未成叢。唯有團團節,堅貞大小同。
"、"近窗臥砌兩三叢,佐靜添幽別有功。影鏤碎金初透月,聲敲寒玉乍搖風。
無憑費叟煙波碧,莫信湘妃淚點紅。自是子猷偏愛汝,虛心高節雪霜中。
"的感慨,元稹與劉兼把新竹的靜幽和堅貞表現得淋漓盡致,讓人在腦海中浮現出壹幅隱在山間的的小舍,那幾叢青翠的竹子就是全部的裝飾,隱士就像仙者神客,在院間品茗賞竹,這大概就是我們從小就被灌入的世外仙境之美景吧。 文人愛竹,不單是愛它的秀美,更因它的高潔,它那剛正不阿的性格,不畏風霜嚴寒,正是文人學者畢生所追求的,也是做人的根本所在。
"雪壓枝頭低,雖低不著泥;壹朝紅日出,依舊與天齊"這是明太祖朱元璋給予竹的剛正之譽;"淩霜竹箭傲雪梅,直與天地爭春回"是竹的自信;"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是竹的堅強;"壹節復壹節,千枝攢萬葉;我自不開花,免撩蜂與蝶"是竹的清高;"宜煙宜雨又宜風。拂水藏村復間松。
移得蕭騷從遠寺。洗來疏侵見前峰。
侵階蘚折春芽迸。繞徑莎微夏陰濃。
無賴杏花多意緒。數枝穿翠好相容。
"是竹的可人。能得到如此的美譽,人們自然而然地也就喜歡竹了。
竹的偉大還在於它能制成各色的物品,小巧精致的竹籃能盛放物品;堅實的竹凳、竹椅能讓人坐著舒心;精制的竹席又是盛夏必不可少的。竹制的釣桿雖不是金貴之物,但卻是實用的。
小時就是用它壹次次為餐桌上增添了新鮮的魚湯,在那生活並不富裕的年代,這樣的日子也就算是幸福了。竹還與音樂有著不解之緣,秀長的竹節制成壹支支竹笛、簫等樂器,隨即,天空中就會響起壹曲曲動人的思鄉曲,竹把我們的情感融化在這壹個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