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壹段香。(宋代詩人盧鉞的詩句)
——通過梅花與雪花的對比,突出梅花雖不耀眼,但卻暗香浮動的特點。
對比的定義
對比,是把具有明顯差異、矛盾和對立的雙方安排在壹起,進行對照比較的表現手法。對比是把對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兩個方面放在壹起比較,讓讀者在比較中分清好壞、辨別是非。
擴展資料
詞語區分
壹、對比和襯托
1.襯托有主、賓之分,陪襯事物是為被陪襯事物服務的,是為了突出被陪襯事物的。對比是表明對立現象的,兩種對立的事物是平行的並列關系,並無主、賓之分。
2.襯托描寫的是兩個事物;對比可以是兩個事物,也可以是壹個事物的兩個不同方面。
3.襯托的修辭效果主要在於突現正面或反面事物,表達強烈的思想感情,深化文章的中心思想。即俗話所說的“紅花還須綠葉扶”。對比的修辭效果主要是用比較的方式提示事物的本質,使好的顯得更好,使壞的顯得更壞。讓人們在比較中鑒別,給人們留下深刻而鮮明的印象。
二、對比與類比
1、對比雙方對立、相反或有差異,對比是為了強烈突出其中壹方
2、類比雙方較為接近,大致無差異
舉例分析:以寫水仙的詩為例
清香自信高群品,故與江梅相並時(《廣群芳譜》)。—形容水仙的芳香與江梅可以相提並論(相近),這是用類比表現水仙清香。
暗香已壓酴醵倒,只比寒梅無好枝(《次韻中玉水仙花二首(其壹)》)。—形容水仙的暗香壓倒酴醵花(出現差異),與寒梅相比(梅花)無好枝,強烈突出梅花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