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長江,橫跨我國東西,是我國最美麗的江河,下面是關於描寫長江的經典詩句,歡迎參考!
描寫長江的經典詩句
01、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____楊慎《臨江仙·滾滾長江東逝水》
02、日日思君不見君,***飲長江水。____李之儀《蔔算子·我住長江頭》
03、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____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04、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____杜甫《登高》
05、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____杜甫《旅夜書懷》
06、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裏江陵壹日還。____李白《早發白帝城 / 白帝下江陵》
07、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李白《望天門山》
08、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____李白《渡荊門送別》
09、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____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10、閣中帝子今何在?檻外長江空自流。____王勃《滕王閣序》
11、日暮長江裏,相邀歸渡頭。____儲光羲《江南曲四首》
12、長江悲已滯,萬裏念將歸。____王勃《山中》
13、長江春水綠堪染,蓮葉出水大如錢。____張籍《春別曲》
14、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____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15、舒卷江山圖畫,應答龍魚悲嘯,不暇顧詩愁。____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16、湛湛長江去,冥冥細雨來。____杜甫《梅雨》
17、惆悵南朝事,長江獨至今。____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18、八月長江萬裏晴,千帆壹道帶風輕。____崔季卿《晴江秋望》
19、長江千裏,煙淡水雲闊。____李綱《六麽令·次韻和賀方回金陵懷古鄱陽席上作》
20、長江萬裏東註,曉吹卷驚濤。____吳潛《水調歌頭·焦山》
21、浮雲遮月不分明,誰挽長江壹洗放天青?____董士錫《虞美人·韶華爭肯偎人住》
22、濤瀾洶湧,風雲開闔。____蘇轍《黃州快哉亭記》
23、長江壹帆遠,落日五湖春。____劉長卿《餞別王十壹南遊》
24、長江巨浪征人淚,壹夜西風***白頭。____宋琬《江上阻風》
25、長江如虹貫,蟠繞其下。____宋濂《閱江樓記》
關於長江的文化介紹
古長江的形成遠古時代,長江流域的絕大部被海水所淹沒。距今2億年前的三疊紀時,長江流域部仍被古地中海(即特提斯海)所占據,當時西藏、青海部分、雲南西部和中部、貴州西部都是茫茫大海。湖北西部,是古地中悔向**出的壹片廣闊的海灣,海灣壹直延伸到今日長江三峽的中部。長江中下遊的南半部也浸沒在海底,中下遊的北部和華北、西北亞歐古陸的東部,地勢較高。發生於距今1-8億年前三疊紀末期的'印支造山運動,那時開始出現了昆侖山、可可西裏山、巴顏喀拉山、橫斷山脈,秦嶺突起,長江中遊南半部隆起成為陸地,雲貴高原開始呈現。在橫斷山脈、秦嶺和雲貴高原之間,形成斷陷盆地和槽狀凹地。同時,雲夢澤、西昌湖、滇湖等相互串聯,從東向西,經雲南西部的南澗海峽,流入地中海,與今長江的流向相反。
今長江的形成發在距今1.4億年前的侏羅紀時的燕山運動,在長江遊形成了唐古拉山脈,青藏高原緩緩擡高,形成許多高山深谷、窪地和裂谷。長江中下遊大別山和川鄂間巫山等山脈隆起,四川盆地凹陷,古地中海進壹步向西部退縮。距今1億年前的白堊紀時。四川盆地緩慢上升。夷平作用不斷發展,雲夢、洞庭盆地繼續下沈。今3000-4000萬年前的始新世、發生強烈的喜馬拉雅山運動、青藏高原隆起,古地中海消失,長江流域普遍間歇上升。其上升程度,東部和緩,西部急劇。金沙江兩岸高山突起,青藏高原和雲貴高原顯著擡升,同時形成了壹些斷陷盆地。河流的強烈下切作用,出現了許多深邃險峻的峽谷,原來自北往南流的水系相互歸並順折向東流。長江中下遊上升幅度較小,形成中、低山和丘陵,低凹地帶下沈為平原(如兩湖平原、南襄平原、都陽平原、蘇皖平原等)。到了距今300萬年前時,喜馬拉雅山強烈隆起,長江流域西部進壹步擡高。從湖北伸向四盆地的古長江溯源浸蝕作用加快,切穿巫山,使東西古長江貫通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