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步搖是什麽意思

步搖是什麽意思

步搖,是漢族女子的壹種首飾。

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制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鈿相混雜,簪於發上,材料主要有金、銀、玉、瑪瑙等。

步搖以金銀玉石等質地,宋明以來壹直流傳的頭飾。其形制與質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征。漢代以後,步搖才逐漸被民間百姓所見,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貴族婦女中,還實行過壹陣加於冠上的步搖冠。戴在頭上較之步搖更富有富貴豪華之感。

“步搖”壹詞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在楚國宋玉的《諷賦》之中有“垂珠步搖,來排臣戶”的詩句。女子們將步搖固定在頭發上,在行走之時,下垂的金屬珠玉會不停地搖顫或者撞擊,發出清脆的響聲,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所以稱之為“步搖”。後來將步搖固定在冠上,就稱為步搖冠。

壹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流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步搖。

步搖出現和發展

根據考古研究我國的步搖最初出現在殷周時代,在這段時期,步搖已經是王後在祭祀或者慶典之時必須佩戴的重要的飾品。後來,步搖漸漸流傳到了民間,成為了民間女子必備的飾品。

“步搖”壹詞其實形成在戰國時期,女子們將步搖固定在頭發上,在行走之時,下垂的金屬珠玉會不停地搖顫或者撞擊,發出清脆的響聲,給人以視覺和聽覺上的美感,所以稱之為“步搖”。後來將步搖固定在冠上,就稱為步搖冠。

南北朝時期是金步搖發展的黃金期,在當時,步搖是貴族男子和女子***同佩戴的首飾,也是地位的象征。鮮卑族的步搖主要是由步搖葉片組成的,1957年章吉營鄉房身村鮮卑墓出土的兩件花樹狀金步搖,就是慕容鮮卑步搖葉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