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湖州,李季蘭在觀中生病時,陸羽前去探望,李季蘭非常感動,寫了壹首《湖上臥病喜陸鴻漸至》給陸羽,這是惟壹壹首公開寫給陸羽的詩,內有“昔去繁霜月,今來苦霧時,相逢仍臥病,欲語淚先垂”的句子,看詩的內容,以友誼的成分居多,不涉男女情愛。但她的《相思怨》壹詩,裏面的愛與激情就大肆流光溢彩了:
人道海水深,不抵相思半。海水尚有涯,相思渺無畔。攜琴上高樓,樓虛月華滿。彈得相思曲,弦腸壹時斷。
不知道這首情詩是寫給誰的,有人說是寫給陸羽的,僅是推測而已。陸羽貌醜口吃,面對這樣的美女道士,估計沒有表達的勇氣。
李季蘭的情愛經歷,有跡可尋的,是三次失敗的戀愛。
第壹次戀愛有點單相思的味道,她寫了壹首情詩給長她十多歲的詩僧皎然,表露欲與皎然結為夫妻的願望,皎然卻畏首畏尾,不敢接招;李季蘭的第二個戀人,是詩友閻士和,兩人因和詩生情,和詩時以“妾”、“君”稱呼,儼然夫妻。然而,皎然與閻士和是好朋友,不知是吃醋,還是真心為閻士和好,他勸閻士和放棄李季蘭,最終,兩人的戀情以閻士和離開李季蘭告終;李季蘭的第三個戀人,也是壹位詩人,名叫朱放,他與李季蘭相處的時間最長,但他們的戀情也是有花無果。
李季蘭的氣質與才華令無數才子傾倒,但才子們都不肯與她結為伉儷,是什麽原因呢?
皎然是個和尚,他覺得和尚與女道士結婚,不太像話,於是打了退堂鼓,而閻士和與朱放都是官員,與李季蘭的地位也相差了壹大截,和“文學女青年”談壹下文學,交流壹下感情還可以,要想娶回家當老婆,那種勇氣是沒有的!
李季蘭的名聲很大,後來,連代宗皇帝也聞名召她進宮,但見到之後就掩飾不住自己的失望:原來是壹個五六十歲的“俊媼”啊!對於女人,表面好才,其實好色,歷史上的皇帝們大抵都是這個德性。
所以,“美女老太太”李季蘭馬上就被打發回了道觀。縱觀她的壹生,應該是感情坎坷豐富的壹生,否則她寫不出“至親至疏夫妻”這樣的經典詩句,愛有多深,恨有多深,今日還是濃情蜜意,轉眼就形同路人,這正是眾多夫妻的真實寫照。所以,對於李季蘭來說,她壹生未婚,也算不得特別的遺憾了,找不到真心愛自己壹生壹世的男人,與其經歷“至親至疏”的冰火兩重天,還不如繞開婚姻的圍城為好。
後來李季蘭同叛將朱泚和詩,朱泚兵敗被殺,她受到牽連,被亂棍打死。李季蘭死得冤,她與朱泚詩歌往來,壹不想當官,二不想發財,簡而言之,她並不想以此來撈取世俗意義上的好處,純粹是出於文學愛好,才糊裏糊塗被卷入政治漩渦,命喪黃泉,這是壹個典型的玩文學玩丟了性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