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春天的詩句 - 斷橋和哪位詩人有關

斷橋和哪位詩人有關

問題壹:斷橋跟哪位詩人有關 “斷橋”

唐代詩人張祜《題杭州孤山寺》中有“斷先橋荒蘚合,空院落花深”的詩句,這被視為今日西湖十景之“斷橋”的最早文獻記錄。

斷橋在南宋鹹淳年間因隸屬寶祜坊而改稱寶祜橋。因“斷橋”不斷,當時也出現了用諧音“段橋”解釋為“段家橋”的說法,如周密《武林舊事》卷五“斷橋”下就說“又名段家橋”。但因為在“斷橋”不斷的問題上沒能達成***識,所以後人們圍繞“斷橋”的名義問題聚訴紛紜。

翻閱典籍,除西湖斷橋之外,詩文中說道“不斷之‘斷橋’”的還有幾例。如金趙秉文《墓歸》詩雲:“行過斷橋沙路黑,忽從電影得前村。”明邵經邦《斷橋》詩雲:“聞到橋名斷,從金勒過。”清顧於觀《南樓四詠》詩雲:“門前空有斷橋在,十日人無款竹扉。”可見“不斷之‘斷橋’”在古代是比較常見的,並非杭州西湖所獨有。

然而橋既不斷,為什麽稱為“斷橋”呢?據考證,這裏的“斷橋”實即“籪橋”,而“籪橋”則是與捕魚蟹之“籪”相伴的壹種橋,它主要是用協助捕魚蟹的。每年秋冬之交,螃蟹會進行生殖洄遊,到江海交界的淺灘中繁殖後代,漁人便利用螃蟹的這種生活習性加以捕捉。他們把蘆蒿、竹竿等編連起的“籪”插在江河之中,擋住螃蟹向下 *** 進的路,然後螃蟹必沿“籪”爬上,以求越過下行,而漁人就在“籪”側的橋上捕捉它們(當然也有劃船前往捕蟹或收籠的)。這種捕蟹方法在江南壹帶尤為常見,陸遊《稽山行》有“村村作蟹椴,處處起魚梁”(“椴”亦可作“籪”)之語。清藩衍桐《兩浙軒續錄》載海鹽才女李壬《由武原至梅裏》詩雲:“沿塘兩岸遍桑麻,畫舫朝移日又斜。望見籪橋心便喜,急收帆腳到儂家。”這裏的“籪橋”就是指與放置魚籪、蟹籪有關的橋,這種說法在部分地區至今還有。但因放置魚籪或蟹籪過多對河流及湖面的水流影響較大,古代官府就已有所限制。近代以,這種捕魚蟹的方法,隨著人工養殖業的興起而逐漸被淘汰。

杭州西湖為錢塘江的泄湖,在中唐以前,錢塘江與西湖的水域連成壹片,湖中水流因孤山分流,攜帶的泥沙逐漸形成了“白堤”。流經孤山的兩股水流在寶石山東南端合流而出,“白堤”也便成為壹道天然“魚梁”。漁人在“白堤”東端設籪捕魚蟹,而且依籪設橋,以方便捕捉魚蟹和到孤山的交通,這樣的橋叫做“籪橋”,也在情理之中。張祜的詩句中寫作“籪橋”,因為那時“籪”字或許還沒有產生,或許很少有人使用。五代以後,特別是自吳越王錢穆築海塘以,錢塘江的魚蟹經西湖而洄遊的現象消失,漁人也就逐漸不再用籪捕捉魚蟹了。隨著杭州都城文化的發展和西湖旅遊形象的提升,“斷橋”已失去設籪捕捉魚蟹功能的本義,但“斷橋”之名卻由於文人作品的稱頌和民間口耳相傳而得以沿用。

問題二:斷橋描寫的是哪位歷史人物或傳說人物 斷橋描寫的是傳說故事,是《白蛇傳》壹部份,講許仙與白青二蛇在西湖斷橋初次相見的故事

問題三:西湖的白堤的得名與哪位詩人有關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亙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裏。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稱為白堤。 白堤的特點是壹株柳樹壹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

問題四:與斷橋有關的歷史人物 摸魚兒雁丘詞

元好問

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天南地北雙飛客,老翅幾回寒暑。歡樂趣,離別苦,就中更有癡兒女。君應有語,渺萬裏層雲,千山暮雪,只影向誰去。橫汾路,寂寞當年簫鼓,荒煙依舊平楚。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啼風雨。天也妒,未信與,鶯兒燕子俱黃土。千秋萬古,為留待騷人,狂歌痛飲,來訪雁邱處。

這首詞的首句大家壹定很熟悉。不過全詞未必了解,今天特將其錄下,並講壹講其中的故事。當年,元好問去並州赴試,途中遇到壹個捕雁者。這個捕雁者告訴元好問今天遇到的壹件奇事:他今天設網捕雁,捕得壹只,但壹只脫網而逃。豈料脫網之雁並不飛走,而是在他上空盤旋壹陣,然後投地而死。元好問看看捕雁者手中的兩只雁,壹時心緒難平。便花錢買下這兩只雁,接著把它們葬在汾河岸邊,壘上石頭做為記號,號曰“雁邱”,並作《雁邱詞》。早就知道那句“問世間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許”,但直到現在才讀到全篇,才了解其中的故事也才真正讀懂了它。後來壹直很喜歡,常常默默念著那壹句句刻骨銘心之語。這是壹首詠物詞。在詞前有小序說“太和五年乙醜歲,赴試並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壹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地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累石為識,號曰雁邱。時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邱詞》。” 這就是說,大雁殉情的事強烈的震撼了他,所以在詞的開篇,便陡發奇問,破空而來。作者本要詠雁,卻從“世間”落筆,以人擬雁,賦予雁情以超越自然的意義,想象極為新奇。也為下文寫雁的殉情預做張本;古人認為,情至極處,“生者可以死,死者可以生”。“生死相許”是何等極致的深情!遙想雙雁,“天南地北”冬天南下越冬而春天北歸,“幾回寒暑”中雙宿雙飛,相依為命,壹往情深。既有歡樂的團聚,又有離別的辛酸,但沒有任何力量可以把它們分開。而“網羅驚破雙棲夢”後,愛侶已逝,安能獨活!於是“脫網者”痛下決心追隨於九泉之下,“自投地死”。過片以後,作者又借助周圍景物襯托大雁殉情後的淒苦。在孤雁長眠之處,當年漢武帝渡汾河祀汾陰的時候,簫鼓喧鬧,棹歌四起;而今平林漠漠,荒煙如織,簫鼓聲絕,壹派蕭索。古與今,人與雁,更加感到鴻雁殉情的淒烈。但是死者不能復生,招魂無濟於事,山鬼也枉自悲鳴,在這裏,作者把寫景與寫情融為壹體,更增加了悲劇氣氛。詞的最後,是作者對殉情鴻雁的禮贊,他說鴻雁之死,其境界之高,上天也會嫉妒,雖不能說重於泰山,也不能跟鶯兒燕子之死壹樣同歸黃土了事。它的美名將“千秋萬古”,被後來的騷人歌詠傳頌。全詞行文並不復雜,而行文騰挪多變,用事實回答了什麽是至情,寄人生哲理於淡悟之外。《神雕俠侶》中李莫愁的狂歌當哭,雌雄雙雕的先後投水而死,更增加了本文的意境。想當初綾子初見此詞就已經被深深吸引住了。

問題五:甸柳莊屬於歷城區還是歷下區 甸柳莊屬於歷下區,歷下區的郵編250012、250013、250014都可以。

問題六:西湖白堤是為哪位詩人而得名的 白堤原稱“白沙堤”。橫亙在西湖東西向的湖面上,從斷橋起,過錦帶橋,止於平湖秋月,長1公裏。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說的就是這條堤。後人為紀念白居易,稱為白堤。

白堤的特點是壹株柳樹壹株桃,所以每到春天桃紅柳綠、芳草如茵的時節,遊人走在白堤上時似在畫中行。

問題七:杭州西湖,相傳,日月潭和宋朝的哪位詩人有關 白堤與唐朝詩人白居易有關,蘇堤與宋朝詞人蘇軾有關。

白堤原名“白沙堤”,是將杭州市區與風景區相連的紐帶,東起“斷橋殘雪”,經錦帶橋向西,止於“平湖秋月”,長約2裏。在唐即稱白沙堤、沙堤,其後在宋、明又稱孤山路、十錦塘。

唐代詩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時有詩雲:“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蔭裏白沙堤。”即指此堤。後人為紀念這位詩人,稱為白堤。

杭州西湖蘇堤是北宋元五年(1090),詩人蘇軾(蘇東坡)任杭州知州時,疏浚西湖,利用浚挖的淤泥構築並歷經 後世演變而形成的,杭州人民為紀念蘇東坡治理西湖的功績,把它命名為“蘇堤”。